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代表建议:建立国内外高校学分互认机制,便利学生跨国转学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2021-03-05 21:47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受访者供图

又是一年一度全国两会时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处获悉,今年两会上她将提交关于鼓励留学生回国、完善大学受捐资金管理制度、开设生命伦理学专业、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教育纳入中学教育的建议。

杨松告诉澎湃新闻,在议案准备阶段,她深入调研,走访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向国际留学教育业内人士毕然等深度了解中国学生国际交流发展现状。在调研中,杨松代表意识到,去年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我国众多优秀大中学校学生面临的国际求学风险和压力加大,直接影响到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和国家人才安全。

杨松建议,建立学生在国内外高校间转学及学分互认的机制,为学生在国内外高校间转学提供便利。

建立国内外高校间的学分互认机制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 各国大学纷纷停止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授课, 签证限制及相关政策对中国留学生带来了学习生活困扰和经济损耗, 留学生的学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杨松说,疫情常态化下,留学生转学回国的意愿越发迫切, 解决归国留学生学籍问题成为学籍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对此,杨松结合调研情况建议:教育部门要鼓励国内高校出台政策, 在疫情期间等特殊情况或时间段接受优质生源回国借读或正式入学; 建立国内外高校间学生转学及学分互认的机制,为学生在国内外高校间转学提供便利;鼓励增加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为出国留学受阻的学生提供更多就学选择; 学习全球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经验, 借鉴大学捐赠基金等形式为国内高校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提升国内高校教育质量和国际化办学能力, 吸引更多的中国学生和更高质量的外国学生在中国大学就读, 提升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健全大学受捐基金的运行制度

同时,杨松在调研基础上建议,健全大学受捐资金管理制度,打造大学受捐资金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杨松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大学规模不断扩大,其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我国教育资金来源正逐步趋向多元化,但资金来源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办学潜力没有被有效挖掘。

她建议,国家出台和完善大学接受捐资的相关政策制度,鼓励和支持大学接受社会捐赠,通过加强高校校友会建设、加大非校友个人、公司、慈善基金会等组织的社会捐赠力度,保证高等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并开放大学受捐基金的投资限制;建立健全法律监督体制,有效监督捐赠资金的使用,为高校发展提供充足资金。

高校开设生命伦理学学科

此外,杨松还建议高校开设生命伦理学学科,增设硕士博士点。

她指出,医学科技快速发展在极大地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伦理冲击,而我国生命伦理学等研究和立法都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制度规范体系不健全,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人员伦理意识相对淡薄。同时, 我国的生命伦理学研究一直受到西方话语限制, 现有的研究领域和成果不能完全解释我们自己面临的问题。

对此,杨松建议:加强高校生命伦理学学科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学科设置中增加生命伦理学科课程, 必要时增设该专业的硕士及博士点;中央及地方财政支持科研单位、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 吸引优秀的教师及科研人才加入生命伦理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加强生命伦理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的论坛、学术交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动国内生命伦理学领域的研究,为生命科学立法提供理论依据;学校、社区及基层社会组织大力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与生命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帮助各个年龄段的少年儿童提高生命认识,尊重生命, 热爱生命, 敬畏生命, 提升生命质量。

将职业生涯规划及心理疏导纳入中学课程教育

杨松还建议,按一定比例,在中学设置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及心理疏导顾问(教师)岗位,开设相关课程。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些职业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或者消失。学校和社会对于学生学业和发展规划的指导已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杨松说,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都需要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同时国家应重视培养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通过校企联动等方式积极调动社会资源, 推动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

具体来说,杨松建议,将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学校教育,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学业和职业生涯项目,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了解自我和社会。同时,为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专/兼职生涯指导老师; 完善教师培养体系, 除了学校指导老师外,可通过邀请企业、社会组织中的优秀职业人给予学生实际的引导和帮助; 也可在课堂以外, 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为学生提供职业体验以及职业生涯教育活动。

此外,杨松认为,学校应大力发展家庭教育指导,重视家校结合, 指导家长尊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规律, 重视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并做好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