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刘王庙:传递浙江民间信仰文化的“好声音”

2021-03-04 19: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刘王庙:传递浙江民间信仰文化的“好声音”

 

文|卢江良

 

每年除夕、清明和农历八月十四,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东的莲泗荡,都会举行一场极具江南特色的规模宏大的水上庙会。其时,数以万计的江浙沪渔民驾船云集于此,进行祭祀、会亲、娱乐和商品交易,船只连绵数十里,旗幡如海,人潮如涌,蔚为壮观。而这场名为“网船会”的盛大“渔民狂欢节”,源于一座被誉为“浙江省民间信仰事务管理的典范”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刘王庙。

 

从“祭祀场所”到“人文胜地”

水灾、旱灾、蝗灾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三大灾害。而在水旱之后,蝗灾经常相继而来。因蝗虫能够飞翔,所到之处,庄稼尽毁,紧接着就会引起饥荒。所以,蝗灾的危害比水灾旱灾更为残酷。中国从先秦开始,就有蝗灾,《诗经》载“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其中的螣,就是蝗虫。

而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根据昆虫学家邹树文统计,自公元前 722 年至公元 1908 年的2630年间,中国共发生过蝗灾455次,平均每5.7年爆发一次。而邓云特在《中国救荒史》中也统计过,秦汉时期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

然而,在中国古代,由于对蝗虫的科学认知甚少,人们普遍将蝗灾解释为天谴,认为不是人力可战胜的,甚至把蝗虫当作“蝗神”,遇到蝗灾时,往往烧香拜佛,求助于神灵,从而耽误了灭蝗的时机。有的时候,运气比较好,蝗灾来了后,正好遇到成群的飞鸟,地里的禾苗才能得以保全。

特别是元朝,蝗灾尤为严重。据史书记载,从中统三年(1262年,当时南宋尚未灭亡)到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共103年间竟有66年发生蝗灾,高达每1.56年一次。就在元朝灭亡前九年至正十九年(1359年),境内更有数十个州县同时发生蝗灾,到了导致百姓“人相食”的地步。

在这个大背景下,刘王庙主神应运而生。关于其生平,流传着不同版本,当地较为认同的是:刘承忠系元末人,时为驻守江淮的名将。因江淮地区蝗虫肆虐,民不聊生,他便率官兵夙夜鏖战捕杀蝗虫,立下大功。后由于劳累过度,不幸溺死于莲泗荡,还有一种说法是为救溺水村民而死。

刘承忠死后,为了永远地缅怀他,当地百姓在他住过的大悲庵内建造了一座祠堂,取名“刘公祠”。刘公祠建成后,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每逢其诞辰、忌辰、清明、除夕,香火更是旺盛。老百姓对他也由感恩到崇敬,遂将他视为农业丰收的保护神,年年祭祀,以祈消虫免灾、五谷丰登。

到了明朝洪武初年,刘承忠受封“刘猛将军”。清雍正二年(1724年),朝庭诏令各省府州县为他建庙,每年春秋致祭。此后,历代皇帝七次加封于他。自同治帝加封为“普佑”并亲书“普佑上天王”牌匾后,刘承忠被尊称为“刘王爷”,很多地方的将军庙也改称“刘王庙”或“刘王殿”。

至于嘉兴刘王庙始建于何时?没有明确记载。只听说,原称“刘猛将庙”,清同治皇帝加封刘猛将为“普佑上天王”后,改称现名;曾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和民国八年(1919年)两次大修,后于1958年和1972年分两次被拆尽;1986年至2007年,在原址经过多次修建形成目前规模。

修建后的刘王庙,已不止是一座庙宇,而以此为依托,形成了嘉兴市莲泗荡风景区,内设刘王庙、刘公塔、望湖楼、九曲长廊、湖心亭、石拱桥等建筑。而刘王庙大殿内,依然供奉着刘王塑像,背面刻着《猛将神歌》《驱蝗咒语》,两壁绘有“蝗旱成灾”“灭蝗除害”“与民同渔”等六幅壁画。

目前,以刘王庙为核心的嘉兴市莲泗荡风景区,已拥有莲泗荡刘公园、刘公塔、江南水乡渔俗文化博物馆、400米景观河堤等45个旅游资源单体,并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人次由十多年前的20万剧增到了50万。这里已成为一处点香祈愿的福地、品味水乡民俗文化的胜地。

 

从“古老信仰”到“民俗文化”

庙会,亦称“庙市”,因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因商贩为供货游人信徒,遂成贸易活动,所以叫“市”。其形成与发展和寺庙的宗教活动有关,最本质的是祈求生命和健康,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倡孝扬善、祛灾避凶”。而嘉兴刘王庙,作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有着自己的庙会。

不过,它的庙会与众不同。在我们的概念,大凡庙会的活动地点,往往是在寺庙周边,在旱地上举行的。但嘉兴刘王庙的庙会,安排在湖面上的——每到庙会期间,在浙江嘉兴运河一带,来自江、浙、沪的渔民便会集结在这里,形成网船十里长龙阵。其名称也别具一格,称之为“网船会”。

这或许有两个因素:一作为刘王庙的主神,刘承忠是溺水而死的,在湖上祭祀、祈福也合乎情理,就如端午节划龙舟纪念投河的屈原一样;二刘王庙所在地莲泗荡地处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东边。这一带,港、河、浜、荡密布,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堪称“水之乡、泽之国”,顺势借了“地利”。

至于参加庙会的信众中,渔民占了大多数,一方面是当地百姓很大部分以打渔为生,另一方面可能跟一个传说有关:一支船队夜间突遇风浪,黑暗中找不到航道,随时有沉没的危险,便跪下求菩萨保佑,其中有人高喊:“赤脚刘王救命!”忽见前方出现一盏红灯,引导船队进入航道,最终化险为夷。

由于笃信刘王能保护船民平安,刘王庙的影响越来越大,参加网船会的渔民也就越来越多。特别从清雍正二年(1724年)起,刘猛将军庙被朝廷列入祀典后,更是名声雀起,每年清明和农历八月十四刘王诞生日,“远近赴会者扁舟巨舰,不下四五千艘,自王江泾长虹桥至庙前十余里内排泊如鳞”。

据相关资料记载,民国三十六年的庙会,有“十八万三千之多的猪头献上神座”;民国三十七年的庙会,有“五十万人虔诚顶礼”,敬献给刘王的纱帽“价值黄金六两”。期间,扎肉提香、赞神歌、杂耍、高跷、舞龙、舞狮、花鼓、莲湘、龙舟船、踏白船等各类表演数不胜数。网船会之盛况,可见一斑。

而整个网船会,最令人惊叹的是“扎肉提香”。表演者用铁钩钩住自己前臂皮肉,钩下悬挂重达数公斤的香炉、铜锣,甚至更为沉重的铁锚。但奇怪的是,被钩住的皮肉未见滴血。巡游开始,这些表演者在旌旗手的护卫下一路敲锣吟唱,浩浩荡荡来到刘王庙前。所到之处,路人翘首以待,啧啧称奇。

这种最基层群众的自发性集会,从元末明初到1958年,整整延续了600年,以致于1958年至上世纪70年代末这期间,虽然中止了大规模活动,但民间小规模祭祀始终没有停顿。老百姓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着这位“灭蝗功勋”,甚至不惜以“扎肉提香”这种极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虔诚敬仰。

到上世纪80年代初,民间的香火重又燃起,当时前来赶会的仍以水路为主。90年代初,乡村公路逐渐延伸到各村,通往刘王庙有了公路。2000年起,王江泾镇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对莲泗荡风景区进行提升改造;2009年以来,莲泗荡风景区每年举办网船会,传承和展现运河文化和江南民俗风情。

当然,恢复后的网船会,已与以往的有所不同。嘉兴市秀洲区和王江泾镇在继承和发展原生态的网船会的过程中,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断融入经济、文化、旅游元素,让其在延续“古老信仰”的同时,不断流淌出“运河民俗”。为此,网船会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虽然基本上没打渔的人了,但全国各地前来参加网船会的人数依然高达数十万、民间渔民社团仍有将近150个。在21世纪的今天,他们来祭刘王,除了祈求吉祥保平安,最重要的目的已转化为借助世传的民俗活动来娱乐消遣、会亲访友、平和身心,从而构架起属于自己的文化精神生活空间。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

众所周知,民间信仰自从人类文化出现以来,就已普遍存在于各个民族之间。古代,中国人之所以信仰神明,主要是为了疏解心中的困扰、家庭和社会的纠纷以及自然环境的折磨。他们由于在一个时期内无法以人的体能、智能所能解决的情况下,唯有诉求于神明的指引,以期获得援助、救济和保佑。

但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很多民间信仰已被人们所遗忘,但有的则经过嬗变演进,逐渐形成了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资源,通过对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法律教育、文学艺术、绘画建筑等方面的影响和渗透,不仅在信仰群众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浙江省民间信仰事务管理的典范,刘王庙一直用刘承忠“勇、猛、精、进”的品质,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百姓。时至今日,刘王庙民间信仰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向老百姓灌输正确的伦理价值观,使之拥有健康的品格;还通过社会的力量,让老百姓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的秩序。

特别是近年来,刘王庙紧跟时代核心,一手抓场所规范化管理,一手抓文明创建,重塑刘承忠的精神品质,丰满英雄形象,将盲目的崇拜转化成有内涵的敬仰,并以“网船会”等民间信仰活动为载体,弘扬“忠勇智仁”的民族传统美德,让刘承忠的故事流传更广,也让刘承忠的品质更加深入人心。

同时,还通过创新编排大型越剧《刘猛将传奇》等文艺形式,不断引导人们向善向真向诚、追求幸福生活,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积极引导信众传承民间信仰中蕴含的和谐思想,在信仰多样性、平等性、和平性的基础上,共同追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合境界。

除此,当地政府还以“刘王庙民间信仰”为基底,充分挖掘“庙会文化”“渔俗文化”“水资源文化”“浙、苏边界的地方文化”等资源,精准提炼出“爱国”“生态”“和谐”“友善”等包涵在民间信仰中的核心理念,使“刘王庙民间信仰”这份丰富的本土性“文化资源”变成了优质的“文化资本”。

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广大民众信仰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它是非官方、非组织的文化,一直处于模糊的灰色地带。2014年,浙江省民宗委出台《浙江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管理办法》,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鉴于已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规范有序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2015年4月,浙江省民宗委将全省第一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证书颁给了刘王庙;2016年4月和2017年8月,刘王庙又先后成为浙江省第一个民间信仰文化研究基地和浙江省首批重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如今,被“正名”的刘王庙,经过数年“提纯复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焕发时代活力,进一步拓展了“共创社会文化效益”之路。它不仅成了浙江优秀民间信仰文化的典型,传递着浙江民间信仰文化的好声音,同时也成了江南水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影响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