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超美的它,记录了一百多年的凝固光影
《天堂电影院》电影海报
沉甸甸的《电影海报艺术史》,很容易让我想起最喜欢的电影片段——《天堂电影院》的尾声。
让·雷诺阿的《底层》、维斯康提的《大地在波动》、弗里兹·朗的《狂怒》、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还有卓别林、基顿、劳雷尔和哈代、埃立克·冯·斯特劳、丽塔·海沃思……四十几个黑白片时代的经典吻戏镜头一一呈现。
这个片段是老阿尔弗雷多用当年被剪的接吻片段所接成,那是他与多多的约定,三十多年后终于成真。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多多的人生记忆,更是一部温情的电影小史。年少时的多多,像极了幼年时的我们。物质匮乏,却知足常乐,对电影的好奇与迷恋,使之心无旁骛。
他与电影放映师阿尔弗雷多成了一对忘年交,一起玩乐,一起被多多的母亲咒骂。那时,电影放映前要由牧师检查,把观众不宜的镜头(如接吻戏等)剪掉才可放映。那时候的人们无比迷恋电影,他们会因为镜头被突兀的剪掉而鼓噪,也会因为电影里的离别哭号一片。
导演托尔纳托雷曾说,电影院对一个人来讲或许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目的。对多多来说如此,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电影从未没落,它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
电影海报同样是一种呈现方式。海报是最古老的商业大众传播形式之一,因为极具时代感,也是许多人热衷的收藏品。电影海报诞生于19世纪,上世纪60年代掀起收藏热,90年代时已成为拍卖场上的宠儿。
电影与海报是一对最佳的互补组合,前者是流动的艺术,后者却是凝固的,以平面视觉化的方式展现着电影的精华,并与电影有着文化内涵上的同源性。作为电影的重要宣传媒介(早期甚至是唯一媒介),它是电影公司精心设计的产物。
中国画报出版社的《电影海报艺术史》,就以110个专题和579幅图片,从创意和商业的角度介绍电影海报的设计、风格的发展、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商业在电影海报发展中的作用等。
书名:《电影海报艺术史》
作者:伊恩·海顿·史密斯
译者:杜盈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这是一部时间谱系的电影海报发展史,宛如《天堂电影院》里最后的吻戏镜头那般光影流转。于我这种早期煲碟爱好者来说,一幅幅海报掀起如潮的观影记忆,一个个经典画面仿佛在书页上浮动,再渐次与海报相融。
当然,它远远超出我的观影记录。比如书中第一章,也就是上世纪10年代部分,早期好莱坞电影如《阔人》与《灵魂交易》,早期史诗片如《四骑士启示录》与《卡比利亚》,都非我所能得见,但海报已经极为精美。
至于此后的有声电影初期、西部片黄金时代、科幻与原子时代、超级英雄系列等,还有德国表现主义、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等流派,都在书中呈现。
电影海报不仅仅呈现电影,也记录时代之变。电影海报的重要开拓者——法国艺术家谢雷特,早期的剧院和歌舞厅海报极力捕捉巴黎歌舞厅、剧院和音乐厅的享乐氛围。在他的海报作品中,女性始终占据中心位置,并融入复杂的城市生活。这就是著名的“谢雷特女郎”,正如书中所写:这种鼓励女性社交的意识形态,在当时的法国社会也是惊世骇俗之举。
1892年,谢雷特为《光影默剧》设计了海报,这种早期的动态影像,严格来说还算不上电影,但谢雷特的设计极其精美。
当然,世界上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海报与谢雷特擦肩而过。1895年底,卢米埃尔兄弟进行了世界上首场收费的电影公映,而在谢雷特与商业艺术家奥佐尔的海报设计中,卢米埃尔兄弟选择了后者,也使得奥佐尔成为世界上第一张电影海报的设计者。
这张海报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将观众囊括其中。此前巴黎各大剧院和歌舞厅的海报,唯一突出的是表演者,以表演者的华丽服装和优美姿态吸引民众。而第一张电影海报的设计,占据C位的是观众们,他们眼前的银幕上,是黑白电影镜头的画面呈现,观众们则盛装华服,姿态表情各异。
很显然,这份电影海报的主旨,是希望告诉世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出现了,它跟以前不一样。
或许连设计者自己也不会想到:一个时代开始了。
原标题:《超美的它,记录了一百多年的凝固光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