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平均年龄74.5岁,他们才是真正的学霸
原创 小新同学 有间大学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谁也没想到,在群星荟萃的2021央视网络春晚上,最受欢迎的竟然是这个“年纪最大”的节目——
由平均年龄74.5岁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团员们带来的《同一首歌》《少年》歌曲串烧。
这一节目在B站收获200余万观看,在抖音获得1300万点赞。引发网友们追捧的是华发苍苍的表演者们身上展现出来的“少年感”。
当《同一首歌》舒缓的歌声缓缓流淌完毕,接棒的旋律是活力四射的《少年》。团员们捋起袖子,舒展手臂,眼中迸射出不输年轻人的热烈光彩,仿佛又回到当初挥斥方遒的青春年华。
那一刻,年龄感在歌声中模糊,他们既是庞眉皓发的长者,也是历尽千帆眼神依旧坚毅的少年人。时间只不过是考验,而种在他们心中的信念丝毫未减。
从山沟沟到清华园
到中国电力事业的广阔天地
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成团于2008年,最初是曹玉英将来自五湖四海的上海校友们召集到一起。
曹玉英是清华大学1958级电机工程系校友,与其他从小出色的清华学霸不同,她的考学经历更加富有时代色彩。
出生在黑龙江一个山沟沟的曹玉英自小家境贫寒,为了分担一家五姊妹的生活压力,14岁便参加工作,在航天工业局当一名打字员。
这份公务员的工作在今天看来是令人艳羡的,但当时的曹玉英并不满足于“在机关里待下去,没有文化,将来的路就是做一个人家的太太”,她希望做一位女性知识分子。
1951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工农速成中学暂行实施办法》,让一些优秀的、具备高小文化水平的工人农民重新接受中学教育,拥有报考大学的机会。
曹玉英抓住了这个机会,通过努力考取了清华大学。
清华园 / 图虫创意
但这只是第一步。“速成”来的文化知识无法适应清华大学的学习强度,更何况曹玉英报读的专业是电机工程,需要许多复杂的数学物理知识为支撑。
初入清华园,她常常被自己成绩单上的2分(5分满分,3分及格)刺痛眼睛。
就在此时,沙守礼出现在她的生活中。音乐是两人爱情结缘的纽带。当时学院每周组织独唱会,曹玉英都会受邀表演。
沙守礼倾倒于其“小夜莺般”的歌声,向她伸出学习上的援手,也献上爱情的红豆枝。
沙守礼对曹玉英歌声的评价。/纪录片《往事如歌》
但曹玉英一开始并没有接收到对方的爱情信号。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清华大学禁止恋爱,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全心全意投入到了学习当中,“每天除了锻炼、吃饭,就是学习”,到毕业时拿到的都是4、5分的成绩。
她没有忘记当年选择电机工程系的初心。工农速成学校的政治课上,老师告诉他们:“我们国家的工业建设,一个是电,一个是交通,是我国发展的先行官。”
曹玉英想,“那我就当个先行官吧”。一句誓言,此后一生,她一心扑到了中国电力事业上。
晚间的电力传输塔 / 图虫创意
1964年,大学毕业的曹玉英回到黑龙江老家,为大庆油田建设发电厂,并很快成为了黑龙江电力系统的“大拿”。
当年的电厂发展还未成熟,条件十分艰苦,安全事故频发。
一旦遇到安全急报,即使是半夜4点,也要立即出发。遇上冬天下油田,呼气成冰,常常在脸上结成厚厚的霜。
但当看到大庆油田的磕头机(游梁式抽油机,是传统油田标志性的采油设备)一个个建起来,油田越发展越好,艰辛便都化作高兴。时隔多年,这种激奋的热情仍让曹玉英记忆犹新。
她深情地说道:“我完成了,我尽了自己的努力了,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油井和储油罐 / 图虫创意
这股认真的冲劲也被曹玉英用在了组建合唱团上。
合唱团最初只有十几人,连声部都分不出来。怎么办呢?挨家挨户找校友,鼓动他们加入艺术团。沙守礼回忆:“她一个一个给人打电话。那段时间,我们家的电话费暴增。”
如今,合唱团已经有100多位团员,每逢周六下午,便从四面八方汇入上海静安区一座写字楼的小礼堂。由工程师、大学教授、运动员唱出的音符,谱成一首首婉转的合唱曲。
“陈陈不能没有钢琴”
同样因音乐结缘的还有合唱团现团长刘西拉和指定钢琴伴奏陈陈。两人一位是1957级土木工程系校友,一位是1956级电机工程系校友。
两人相识于学校文工团——刘西拉是当时学校的乐团首席,陈陈则是钢琴队的队长。为了在音乐会上合作,整整一年,两人都相约一周半天的时间一起排练。
陈陈是数理化三科全满分考入清华的才女,陈西拉也是才艺兼备的风流人物,学校里关于这两位金童玉女的传言不少,两人在一起是喜闻乐见的事。
陈西拉形容陈陈“像莫扎特的音乐一样,就在严格的节奏和没有强烈的对比下,有深刻的内涵”。
陈陈确以严格的节奏来要求自己的人生。以满分考入清华园之后,她亦无一丝懈怠,甚至平时乐队排练的时间都要在周末补齐,为此推掉了不少舞会的邀约。
清华六年,她拿到了全5分的成绩。
陈陈那年考大学的作文题目是“为什么要报考你的专业”,她在作文纸上写道:“我想将来搞三峡工程,在山头上看到周围一片光明。”
三峡水电站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于2009年全部完工。/图虫创意
这个愿望意气风发,但没有拿到很高的分数,也许是改卷老师觉得太宏大、太遥不可及。
但是陈陈做到了,虽然实现理想的路途并非一片平坦。
响应国家三线建设需要,毕业后陈陈和刘西拉来到四川德阳和成都,支持西南建设。两人至今都记得很清楚,成都和德阳相距71公里,坐火车要一个多小时,骑自行车则需要三个多小时。
距离尚不是问题,刘西拉回忆道:“问题是陈陈没有钢琴弹。”当其时物资匮乏,在德阳这样的小城更不可能买到一架钢琴。
好不容易打听到一位同事家里有一台闲置的钢琴,刘西拉立刻拜托人家借来一用,夫妻俩离开的时候再还回去。
征得了同意,他请几位清华的男同学帮忙,用一辆架架车装上钢琴,推三里路推回了自个家。
这架钢琴是两人在四川13年艰苦日子里的一抹艳色。
改革开放后,两人获得公派留美的机会并在拿到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双双回国。
1990年代,陈陈终于兑现了当年的誓言,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飞赴宜昌,参与三峡工程建设。因她当时还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因此不得不两地奔波。
四五年间,陈陈往往是放下书本就赶航班,且所乘的多是红眼航班。飞机抵达武汉后,还要换乘长途汽车去往宜昌,颠簸下来要一天时间。
而刘西拉刚回国时赴清华任教,只能和陈陈隔着半个中国互寄相思。直到他1998年来到上海交大任职,两人才终于结束了多年的异地恋。
如今81岁的刘西拉壮心不已,仍在讲台上传道授业。他和陈陈的硕博弟子均已超过百人,在五湖四海发光发热。
如今刘西拉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工作日为同学们上10节专业课,周末则准时参加合唱团的排练。
工作日是老师,周末是合唱团成员。/纪录片《往事如歌》
他会在电脑上条理清晰地记下一周的安排,以便有条不紊地履行作为大学老师和合唱团团长的责任。
1957年,清华大学时任校长蒋南翔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从此成为清华人代代相传的火炬。耄耋之年的刘西拉和陈陈,都骄傲地践行了这一精神。
心怀热爱
永远是少年
2021央视春晚不是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第一次登上全国观众瞩目的大舞台。
2017年,团员们在《出彩中国人》的舞台上带来一曲《我爱你中国》,让撒贝宁潸然落泪;2020年他们在《经典咏流传》带来的多国语言版《登鹳雀楼》又惊艳了许多观众。
“少年”们表演《登鹳雀楼》。
但当接到《少年》的歌唱任务,团员们还是觉得十分新鲜和挑战。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快节奏的流行歌曲。
“和我们年轻时唱的歌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刘西拉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团员们大都出生于抗战时期,小时候在学校里唱的都是像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这样的歌曲。”
但是琢磨过《少年》的歌词,团员们又惊喜地发现,这首写“少年”的歌,写的不仅是现在的青年人,也是五六十年前初出茅庐的他们,甚至也可以是今天已经走过人生一程程的他们。
刘西拉特别喜欢“Never, never give up, like a fire”这句歌词。
“我的中学语文课本上有关于苏联卫国英雄古丽雅的故事,有一句形容她的话是‘让生命燃烧’,当时看得我们热血沸腾,这也契合了《少年》的歌词。原来,不管什么年代的年轻人喜欢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
五六十年前,一群年轻人唱着激情澎湃的《毕业歌》走出清华园,跃入广袤的亟待建设的华夏大地。那时他们的愿望非常单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于是曹玉英在大庆油田看着一台台磕头机拔地而起,陈陈奔赴三峡工程贡献力量,程不时设计出我国第一代大飞机“运10”,“将军夫妻”朱凤蓉和张利兴在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为核试验事业奉献青春……
年轻的热血,全都洒在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节目播出之后,不少年轻人留言表示“看着看着也就没有那么怕老了”。时间可以带走容颜,但带不走心中热爱。
听哭了的网友们。/ b站
时过境迁,曾经唱着“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的青年人早已两鬓斑白,但却依旧目光炯炯,映出的是心中星辰。
在古稀耄耋之年,他们重新唱起“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亦没有一丝违和感。
歌声不停,初心依旧,眼前这个“少年”,也还是最初那张脸。
参考资料
[1]纪录片《往事如歌》
[2]腾讯网.清华学霸艺术团如何唱响“少年”,听老团员讲述幕后故事
[3]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来自上海!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学霸合唱团为何刷屏?
[4]新华社吴振东 刘玉璐.这群“少年”燃爆全网,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5]澎湃新闻.对话唱《少年》清华老人:半生漂泊为国
[6]北京青年报.清华学霸合唱团 “少年”往事是奉献
今日互动
你被这个学霸艺术团,
感动了吗?
撰稿 | 杨松松
原标题:《平均年龄74.5岁,他们才是真正的学霸》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