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日惊蛰:惊蛇走虺的怀素草书与其他

薛元明
2021-03-05 08:46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开始。古称“启蛰”,因汉景帝名“启”,为避讳改为“惊”。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很多地方至今保留这一习俗。

怀素草书中的“惊蛰”二字,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一泻千里,神采飞动,奔放流畅,如惊蛇走虺,但狂而不怪。

《惊蛰》草书 集怀素字

惊蛰就到了。

为节气集字,最终选定的是怀素的两个字。书法史中评价怀素草书如“惊蛇走虺、骤雨狂风”,可谓至当不过。古人的语言总是那么富有诗意、韵律和想象力,即使专业化的书论也是如此。很多人习惯于把庄子视作一个思想家、哲学家。其实,他首先是一个大文学家,“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杨沂孙 篆书《夏小正》八条屏选二

惊蛰最早称为“启蛰”。《夏小正》记载:“正月启蛰”。因汉景帝名“启”,为避讳改为“惊”。两个名称不同时期都曾用过。日本至今仍用“启蛰”。“惊蛰”二字,惊显动,蛰主静,堪称绝配。书家印人习惯久坐。久坐伤身,所谓文静必然柔弱,该动一动了。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懒得动很不好,浮躁了坐不住也不行,要动如脱兔、静如处子,“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清张若霭画墨妙珠林(卯)册 惊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为编者所加)

中国很多民俗都是根据节气的更迭而来,是人适应天地、阴阳变化的纪念仪式。比如春节的鞭炮,除了驱除年邪的作用,同时也是“惊蛰”的作用,“惊”的是身体中的阳气,使其发散。“惊”有提醒、提神的作用。武松尽管一身本领,看到大虫,还是惊出一身冷汗,再多的酒,也醒了。小学课本中有“惊弓之鸟”,印象很深。本质不是说鸟类而是人。像《步步惊心》这种流行剧,名字就能令人心惊肉跳、惊魂不定。芒果台偶像剧中的人物,总是不食人间烟火,初始惊为“天人”,看多了必定会腻。

黄士陵《夏小正》册页

少年之时,春心萌动,陷入一场恋爱,心如鹿撞,不时会为一点小事惊慌失措,患得患失。事后想想,很多时候是画地为牢,退一步海阔天空。每日在拥堵的城市为生活奔波,只要开车,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碰擦,让人惊魂不定。这时候,最需要一颗坚强的心脏。书坛的怪相触目惊心,让人惊掉下巴。那又能怎样?做好自己。要做书法家,你的心一定要很大。人生任何时候要学会等待,不轻言放弃。冬季漫长,煎熬难耐,万物都是蛰伏待机。众生皆苦。何人例外?

民谚有“二月惊蛰抱蚕子”的说法。惊蛰开始,可以准备孵化蚕卵了。待到春风时节,树叶新绿,渐成浓荫时,蚕儿刚好孵出。要说还能从养蚕中悟到什么的话,那一定是蜕变和成长。蚕的一生,要蜕皮、要成蛹,更要成蛾。对蚕来说,每一步都是华丽蜕变。人到中年,忽然想到,这不正是一种生命之于另一生命的问候和启发吗?

谭泽闿 唐 鲍溶《霓裳羽衣歌》四条屏

然而,很多民谚所描述的,如今只能在书本和网络上查阅,凭借空想来获取感受,始终会隔膜。试想今日的儿童,有几人爬过树、淌过水,撵过狗、捕过鸟、逮过鸡,捉过青蛙?称得上“小顽童”一枚。对于儿童来说,少年时代是成长的最重要阶段,由放肆到收敛,由懵懂到成熟,由顽劣到稳重。没有童年愉快的时光,就没有将来美好的回忆。陆游诗所描述的“出从父老观秧马,归伴儿童放纸鸢”,很少能够体验,关键是没有时间。离自然越远,离童真就越远。

童大年《景祐大和》对联

惊蛰之后,春雷会如约而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春雷响,万物长”,始于有文字记载的农业文明传承,一直深深植根于农耕民族的心中。按照气候规律,惊蛰前后,中国各地的天气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开始春耕。“过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农民照例要开始在田间地头忙碌了。“心系农耕苦、惟愿仓廪足。”无论如何,但愿辛勤劳作的人都有一个好的年景!

生物学家考察发现,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古人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过后,进入仲春时节。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燕归来,多么令人赏心悦目。惊蛰不仅有玉兰花的盛开,海棠已经花含苞待放,茶花的清香更是四处弥漫。身在城市,很多时候无法体验。中国地域广大,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和每个节气同步合拍。即便如此,仍然想念每一个节气。城市生活中,仍对节气保持一种敬意,乃是对传统文化的眷恋。

吴昌硕《小圃净流》对联

吴昌硕《舞鹤轩》

回眸红尘世事,终有一天,会繁华落尽,归于平淡,无波无澜的期待守望,至美至深的简静无言。南京这座城市特别适合生活,让我时常感念那些茫茫人海中的萍水相逢。很多人在光阴的罅隙里,渐行渐远,既然无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但总有一些人,能够让彼此心中一直留着最初的记忆,可以甘之如饴。

(本文原题为《书法中的惊蛰》)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