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胡卫委员:为“空巢青年”提供身心健康、婚恋咨询等服务

澎湃新闻记者 李文姬
2021-03-02 14:09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澎湃新闻记者从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胡卫处获悉,今年他将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推动“空巢青年”群体向“筑巢青年”群体转变的提案》。

提案指出,“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居住(主体以租房为主)的成年人群体。 2018年我国有超过7700万独居状态的“空巢青年”,其中五分之一的人群分布在深圳(307 万人)、北京(300 万人)、广州(289万人)和上海(241万人);预计2021年,“空巢青年”的数据会上升到9200万人;而近五年不断突破的各地区离婚率,即“有巢青年”退返“空巢青年”群体,加剧了该数据的攀升;有调研显示,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被认为是“空巢青年”群体面临的两大困境。

“空巢青年”人数的持续攀高,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空巢青年”群体中出现身心问题的人群比例日渐增加。持续攀高的“空巢青年”人数一定程度影响了结婚率和生育率。

在尊重“空巢青年”群体中对于独居甚至独身的个体生活方式选择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胡卫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半公益形式、公益组织,社区服务等模式,为“空巢青年”群体中需要的人群提供身心健康能力服务和家庭建构实务能力服务,前者包括身体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后者包括婚恋咨询服务、个体和家庭财务管理及风控能力提升服务等,切实改善“空巢青年”群体的身心状况和婚恋难题。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婚恋难题已是80后开始的独生子女群体的凸显短板,不仅仅是建构亲密关系困难,组建家庭困难,亦导致居高不下离婚率的主因。通过社会性的系统专业指导,可有效通过“爱的课程”和“家庭实务课程”推动“空巢青年”群体向“筑巢青年”群体的转变,也一定程度减少因建构亲密关系能力和建构家庭能力不足导致离婚的“有巢”向“无巢”退返基数。

二、以社会引导和支持的方式推动“空巢青年”群体向“筑巢青年”群体转变的共筑机制,如社区共筑、社群共筑、志愿者活动共筑等多种方式。一方面推动社交粘合度,在增加社交基础上推动婚恋的成功比例,另外一方面通过丰富社区和社区的文化文娱文体等各项活动,组织志愿者各项公益服务活动,提高社会参与度,增加现实感,向即使“空巢”但不“空心”的方向努力,为该群体的独身人群提供身心平衡和健康的广泛基石。

三、通过国家和地区政策的落实,改善相当一部分“空巢青年”在住房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如优惠的首套的按揭政策、交易税收政策、房贷利率政策、购房补贴政策、专项扣除政策、廉租房政策等等,不要让“空巢青年”群体中的婚恋比例因房止步,积极推动“筑巢青年”的易居机制。

四、建议国家和地区层面对“空巢青年”群体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和相关课题研究,以期国家和地区能对该群体能有更好的系统性支持和引导。“空巢”与否,从个体层面看是一个主动或被动选择的居住方式乃至生活方式,不可轻易去评判,亦是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的;而从社会和国家政策层面,则需要关注关心关照“空巢青年”这一群体,尤其是该群体中确实需要帮助的人群,通过合适的举措,帮助和推动“空巢青年”群体向“筑巢青年”群体实质性转变的系统性社会支持已是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钟煜豪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