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西北干旱地区城市“双修”特色探索 | 2019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

2021-03-01 16: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总体一所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收录于话题#2019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1#同衡佳作34

西北干旱地区城市“双修”特色探索

——兰州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专项规划

● 获奖等级:

2019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 项目完成单位: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 院内合作部门:

总体一所、风景园林一所、生态城市研究所

市政规划研究所、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三所

● 项目地点:甘肃省兰州市

● 项目规模:741平方公里

● 编制时间:2018年02月起至2018年12月

2017年住建部开始推进城市双修工作,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兰州市响应要求,开展双修工作,是加快新时代“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建设的必要手段。

规划概况和主要思路

兰州市是典型西北干旱黄土地区城市。城市格局“两山夹一川”集中体现兰州历史文化特征的地理背景。其中南北两山主要为湿陷性黄土地貌,植物难生长。黄河穿城而过,其支流鱼骨状水系遍布兰州,日常是干旱没水状态。在文化上兰州市是历史上著名丝路枢纽、黄河文化底蕴深厚,也呈现明显的工业文化特征。

城市的五组轴线和山水视廊是古代营城理念和新中国第一部城市规划结晶,具体体现了兰州市山-河-城空间特色。

规划对城市双修需要涉及的十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了7大问题。其中重点聚焦在两个方面。

(1)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本底特殊,粗放的城市建设对生态空间侵占和污染问题严重,生态修复难度大。兰州市48条旱沟不同程度的存在被建设侵占、水污染、水景观不佳等问题。兰州市实行河长制以后,将旱沟全部用栅栏围挡起来。旱沟从利用方式和实际管理都成为一个人无法进入的消极空间。南北两山现状上水绿化模式急需改善。一方面随着黄河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过去粗犷的绿化用水方式不可持续。另一方面上水绿化管道维护成本也较高。

(2)城市风貌、文化和宜居品质与省会城市全省示范地位不匹配。虽然兰州市历史悠久,但兰州老城在50年代已经基本毁掉,现有文化遗存保护情况不佳。城市风貌和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影响城市竞争力和市民幸福感。

本次双修工作采用自细节到系统,侧重实施性的问题识别和解决思路。

生态修复重点聚焦在影响整体生态格局的两大生态要素:山体及旱沟,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促进城市生态大系统的修复。

城市修补以“兰州特色”为引领,格局上强化轴线和视廊结构,文化上着眼于黄河丝路文化和工业文化基因的修补和发扬,民生上针对现状短板对症下药,落实城市特色和宜居品质的省会示范。

兰州“双修”规划核心思路

项 目 特 色

特色一:系统统筹,特色+问题导向的城市双修规划技术方法

以扎实的摸底报告为基础,规划突出“西部黄河之都、丝路山水名城”的城市特色总体目标,借鉴总体城市设计技术方法,识别城市特色空间要素,以城市风貌结构为空间主线,叠加现状短板地区、核心规划结构、机遇空间,形成双修工作总体统筹空间体系。

采取问题导向的空间策略。把十大行动空间落位叠加起来,明确3级生态修复和5级城市修补地区工作的轻重缓急。在此基础上,遴选3个现状问题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的地区作为示范节点。

基于格局把控,以十个方面全覆盖策略,实现若干细节问题的体系化解决,并分别制定实施计划,确保实施。

通过各有侧重的三个示范地区详细设计,分别突出山体、水系和历史文化地区双修工作的典型性和示范性。

双修重点区域思路

特色二:因地制宜,探索适宜兰州本地生态特征和发展阶段的修复策略

反思传统修复方式。在西北干旱地区,传统以种树绿化为主的生态修复方式成本高昂,而且树木蒸发量远高于降水量,长远会抽干地下水,使植被更难存活,生态更加恶化。

(1)树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分区分类提出山体修复策略。

其一,尊重自然规律和兰州市原生的苍凉大气之美,通过适度人工干预,低成本低维护促进生态系统正向演替。按照南北两山植被生长的垂直分区、阴阳分坡、不同坡度三要素排列组合的9种情况分区精准修复。

其二,提倡城市绿化在有水源条件和市民易于接近的空间开展。在市区可见的核心地区,进行人工干预精细化修复。市区不可见的非核心地区通过人工辅助,自然恢复,维护干旱大地景观。

南北两山山体现状条件分析

兰州市南北两山生态修复策略

(2)变旱沟消极空间为积极空间,实现生态、景观、服务综合效益提升。

兰州旱沟是影响广泛,综合问题十分严重的消极空间。同时56%的居民迫切需要日常生活的绿地、步道等设施。

结合旱沟的特点,规划采用水利、水保、市政、景观等复合手段,消除防洪和生态安全隐患,使旱沟得到多功能利用,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使冲沟成为兰州特色的开敞空间。

对48条旱沟进行详细调研,同时结合各旱沟周边居民的不同需求,菜单式制定具体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措施。

第一,还空间于水的通道,保障行洪通道和居民人身安全。明确需拆除的12处违章建设,清除22条冲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36条冲沟的管线需入地或美化,以保障行洪通道畅通。

第二,发挥冲沟生态作用。具体包括:1)通过旱生湿地等低影响开发措施,更好地吸纳、蓄滞周边建成区和道路的雨水,缓解降雨带来的冲击和市政管网压力。2)冲沟沿岸合理配置乡土植物,构建地带性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3)建立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为城市生物提供完整而连续的生物通道。

第三,复合利用冲沟。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沟底建设旱生湿地景观,河堤应对不同洪水重现期,营造多级可淹没的景观平台,增加绿色开敞空间,解决绿化严重不足的问题。通过柔化驳岸,美化滨水岸线,建设绿道体系,使冲沟成为多功能利用、激发城市活力的积极空间。

兰州市旱沟生态修复策略

(3)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进行山体和河道全径流一体化综合治理。

建立山、水、植被的共生关系。山体修复植被涵养降雨径流主源地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河道整治针对湿陷性黄土采用改良后的海绵城市和生态岸线建设方式。

山体河流一体化修复示例

特色三:品质提升,探索文化和宜居的省会示范

(1)通过规则设计+工程项目,突出兰州市山水与城市轴线相呼应的特色结构。

抓住城市文脉特点,增强黄河风情带活力和吸引力。对存量土地和增量土地综合采用保留、置换、更新的方式,精明提升滨河功能的公共性;分段优化滨河城市界面。

分段优化滨河城市界面

优化五组城市山水轴线。对山-河-城6组重点视廊区,进行建设高度的分区管控,建立山、河、城的紧密视觉联系。

显山露水的城市高度管控分区

(2)修补文化和展示体系,凸显黄河丝路文化底蕴和工业城市文化特色。

以绿道串联主要文化区和展示节点,形成市民日常休闲和文化体验的复合功能体系。重点优化其中重要节点。

第一步,抢救性保遗产。

整治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重要历史建筑周边环境。完善工业遗产保护机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的物质场所。

第二步,优化文化展示和体验。

对已有工业遗产进行分类利用引导。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分别为建筑群体与建筑单体。建筑群体改造为工业遗产创意街区或者结合建筑及周边环境整合成公共活动空间。对可移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与整合,建设兰州工业遗产展览馆,进行统一的保护与管理。

本着尊重现实的原则,通过现状环境改善、增加景观标示、空间环境再造、生态功能修复、主题活动植4种方式分类恢复历史记载的兰州八景特色节点。

文化保护和展示体系图

(3)基于需求修补民生设施

基于POI大数据,根据不同服务个性化需求,划分四类54个15分钟城市生活圈,实现民生设施和口袋绿地查漏补缺。

15分钟生活圈模式图

实 施 效 果

双修规划以《精致兰州行动计划》文件下发且全面应用于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取得良好成效。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风情线动情说到:“都说江南美,黄河之滨也很美嘛。”

双修规划将规划策略形成全体系的项目库,分期纳入政府“三年项目库”、“五年项目库”和“中远期项目库”。各项目明确部门责权,同步纳入各局委办近期工作任务。目前核心项目已开展实施,已修复山体2万亩、旱沟整治262公里。同时文化保护与展示、15分钟生活圈、城市绿地修复、交通微循环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下,在当前城市发展从增量粗放式扩张转为存量精细化提升的大趋势下,兰州双修工作中重点体现了对于城市核心问题地区的精准识别,基于生态本底特征的精细化分析和针对性措施,以系统性思维修复城市整体生态系统,对城市文化和特色内涵的挖掘、尊重和有机修补等技术方法和思路具有良好的推广和示范意义。城市管理需要绣花一样的精细,城市生态的修复和品质风貌的修补作为城市存量整体提升、优化民生宜居环境的重要手段,需要长期持续的推进。

原标题:《西北干旱地区城市“双修”特色探索 | 2019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