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茂名非遗⑤】明朝末期传入化州的跳花棚舞,你看过吗?

2021-03-01 08: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跳花棚》舞,又称《跳棚》、《高棚舞》,流传于广东茂名化州石湾街道办事处中火嶂山下中火嶂村委会长尾公村,明朝末期由姚氏七世祖(姚姓第七代)从福建福州府蒲昌县珠机巷大井头村迁居化州时传入。

该舞曾流传化州官桥、那垭、梁村等地,后失传,长尾公村便成为唯一的跳棚村。地方志书对明、清两代州人民跳棚的情况略有记载:觐光门外沙洲为棚,城乡社会择善歌者,着童子傀衣、傀巾,夤夜持铃合歌合舞,奏鼓乐,上下坛场缓步。

化州跳花棚介绍

跳花棚,乃用竹子稻草在田头村边搭建之草棚,挂上大红灯笼及鲜花,演员少则十多人多至百人,饰以“七十二贤”及各种花草。跳棚舞有固定的演唱台本,分为接神、安座、开棚门、小孩儿、秀才、后生唱歌、锄田等18场,内容多为农事耕耘、男女情感、生活趣谈,旨在驱邪除恶,祈求风调雨顺、物富民安、五谷丰登。

每年秋收过后,化州官桥中火嶂一带村民,在村边田头搭起草棚,跳起原始粗犷的民俗舞“跳花棚”。表演者穿着古代服装,戴着怪异面具,手持斧头、镰刀、锄头等道具,在锣鼓号角伴奏下,边唱边舞,抒发“驱邪除恶,物阜民安”的喜悦心情。每到“跳花棚”表演的日子,都会吸引四邻八乡的人扶老携幼前来观看,盛况空前。“秋光好,跳棚舞,庆丰收,邪恶无。”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化州“跳棚舞”进入全盛时期的写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的文化生活呈多元化,化州“跳花棚”一枝独秀的风光不再,到上世纪90年代日渐式微,曾一度濒临失传,如今在当地文化部门的重视之下,才化险为夷。

跳花棚反映了农耕文化形成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是研究当时当地社会和生产力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历史物证,是研究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的宝贵资料。

2011年,该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5年化州跳花棚参加茂名民间民俗艺术展演

2006年化州跳花棚参加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展演

2016跳花棚参加佛山秋色巡游

2019北京世园会“广东日”茂名专场活动

少聚集

茂小布推荐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中央宣讲团成员施芝鸿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冷空气和降雨在路上,茂名接下来的天气…茂名发布编辑部

原标题:《【茂名非遗⑤】明朝末期传入化州的跳花棚舞,你看过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