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字号”深潜就得国产化,他说开发海洋不能总靠国外技术

2021-02-26 17: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新片上线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拥有一艘名叫“鹦鹉螺”号的潜艇。它的驱动完全靠电力供给,而电力则从海水中转换,这令它可以无限期地在海上航行,甚至在海底连续潜行数天都不需要浮上海面。

鹦鹉螺号复原图(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少年胡震曾被这艘潜艇所震撼。更奇妙的是,他后来竟然真的成了和潜艇打交道的人。

2020年11月,“奋斗者”号在马里纳亚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的纪录。胡震作为“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潜水器的总师,是“奋斗者”号最资深的奋斗者之一。

做经理不如搞潜艇

1992年,国家“863”计划第一次面向全国征求海洋领域研究方向,但以中国船舶七〇二所牵头,提出设立的载人潜水器方向,并没有被获准立项。

这时,胡震刚来七〇二所一年。怎么搞深潜?他一时间也找不到答案。恰好一个去亲戚公司当部门经理的机会摆在面前,胡震就想去试试。然而,一个星期后,他还是回到了所里。

有人觉得他放弃一个年薪百万的工作有点傻,但要他放弃深潜,他是不甘心的。“总感觉我们国家这方面迟早要发展,开发海洋肯定要靠自己,不可能总靠国外技术。”

不甘心的何止胡震一人。在国内海洋界数位院士的努力下, 2002年,我国启动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自行设计、自主研制工作,目标任务是下潜7000米。而此前,国内只有下潜600米的经验。

十年,终于等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国字号”的硬骨头。当上“蛟龙”号副总设计师的胡震发现,别说设计研制,当时团队里真正见过深海潜水器的人都寥寥无几。一行人甚至一度只能从国外的科普读物和影视作品里找灵感。别人看《泰坦尼克号》看爱情故事,他们盯着里面每一帧潜水器的镜头,生怕错过了什么。

听起来有些心酸,但谁让他们真的无可借鉴呢。正因如此,听说浙江大学陈鹰教授在美国进行了一次下潜后,他们想方设法地找上门去。“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教授都惊呆了,他以为我们这边是去一两个人聊聊,结果我们去了18个人。”

靠着这样的劲头,他们打破了“从0到1”的瓶颈,一点点将曾经无数次在图纸上、脑海里、梦里见到的潜水器,完成总装,成型“出炉”。从50米,到1000米,再到3000米,5000米,深海潜水器就这样在跌跌撞撞中往前迈进。

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首次突破7000米深潜。就在这一天,胡震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在神舟九号与“蛟龙”号的海天对话中,神舟九号航天员齐声祝福:“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那一刻,胡震感觉到很幸福,他知道自己的路选对了。

胡震

“我们的工艺水平比国外还先进”

“蛟龙”号第一次海试回来后,第二台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就正式立项了。这一次,他们要下潜4500米。

是要求放松了吗?不,这回真正的挑战是关键技术国产化率要超过85%。

面对“蛟龙”号时,胡震有一点一直“耿耿于怀”。“‘蛟龙’号上有部分关键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部分核心装备也是从国外购买的。像载人舱球壳就是我们设计,俄罗斯进行加工建造的。”

如果说“蛟龙”号是对世界先进技术和装备的集成,胡震更渴望在“深海勇士”号上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

挑起“深海勇士”号总设计师的担子后,他面对的最大的挑战还是载人舱球壳。这可是潜水器的大脑。深海里,每下潜1米,每平方米外壳上的水压就多1吨。4500米深,就是每平方米要承受4500吨的压力。一旦承受不住,让水漏到常压舱里,急速喷射的海水可比子弹还快。

怎么办?从选材开始就必须慎之又慎。

潜水器的材料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质量轻,二是够结实。

看着简单吧,胡震团队从这一步就卡住了,他们精挑细选的上百种材料,都在实验中失败了。握着手里的报告和资料,昏黄的灯光下,胡震坐在办公桌前沉思。整理思绪后,他把目光瞄向载人航天所用的钛合金材料。

密度小,制成的产品就极轻。抗腐蚀,能延长在深海中的使用寿命。韧性强,在海水的强压中浮潜也不容易变形。

胡震团队找出了钛合金材料的诸多优点,但从材料到一个完美的载人舱球壳,他们也不过迈出了第一步。单是一个“焊接”就能把他们难住。

“蛟龙”号的载人舱球壳,采用的是“瓜瓣焊接”。这种技术此前只有俄罗斯掌握,它的难度在于“手工焊接”,差不多要两个月,而且对工艺的要求非常高。胡震觉得沿着这条路走,很可能陷入死胡同。他开始带着团队同期尝试新的技术路线,最终敲定了“半球冲压成型+电子束焊接”的方法。

这是一个艰难的跨越。胡震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深海勇士”号原本研制期限是5年,但仅载人球舱的国产化就让他们干了6年。而他们的工夫也没有白费,“深海勇士”号最终的国产化率超过了95%,让我国载人潜水器整体技术进入到了国际先进行列。

胡震在“深海勇士”号海试中曾三探南海,有一件趣事,他至今讲起仍会激动:“我曾经在水下4500米处看到不少土堆,非常规则,四周有槽。回来问海洋专家,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有人说可能是海底生物筑的。简直不可思议!”

海底深处到底藏着多少秘密?一次成功的深潜能为海洋科技带来多少可能?……对胡震来说,这实在太有吸引力了。

3个多月前,“奋斗者”号的万米深潜,填补了“蛟龙”号覆盖不到的那0.2%的海域。而胡震心里的蓝图,远比这更广阔。

“奋斗者”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