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再造Clubhouse,到底难在哪?
原创 iNED 新经济发展研究院 收录于话题#新经济茶馆20#语音社交1#Clubhouse1
“On Clubhouse tonight at 10pm LA time.”
马斯克的一条推文,让 Clubhouse 从一款硅谷圈的小众 App,变成一款席卷全球的“当红炸子鸡”。
一码难求的“邀请制”激活了人们的社交资源,渴望入圈的人们站在门外焦急地等待入场的机会,而那些场内的幸运儿,也兴致勃勃地穿梭于不同的语音房间,好似赶着参加盛大的线上鸡尾酒会,沉醉于屏幕里传来的思想碰撞的声音。
显然,闻风而动的资本界和创业者不会忽视 Clubhouse 背后蕴含的机遇。映客旗下“对话吧”抢先一步,打响了中国版 Clubhouse 竞赛的第一枪。
为何 Clubhouse 对受众的吸引力如此强大?语音社交模式能在中国成立吗?
本期的新经济茶馆,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Clubhouse 与语音社交。
Clubhouse 到底赢在哪?
Clubhouse 是一款基于音频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在 Clubhouse 中,人们只能通过建立房间进行语音交流,不能发文字、发图,也不能发视频,不能录播,听后即焚。
同样是主打音频内容,为什么播客发展了多年,却没有出现一款现象级爆款产品,而 Clubhouse 却在短短不到一年内完成了从0到1再到出圈的过程?
除了马斯克等业界“顶流”发挥的“带货”作用之外,Clubhouse 本身的内容机制设置就“很令人上头”。
一方面是邀请制带来的排他性吸引力。
国内许多 Clubhouse 的首批体验者,同样也是早期知乎实行“邀请制”的第一批原住民。很多人都感慨:“Clubhouse 就像是十多年前知乎里面那样快乐,一旦开放到所有人进来,这样的快乐就会消失。”
这种强调精英属性,利用过滤机制筛选入圈人群的玩法,能够最大程度地积聚一部分语言沟通顺畅、观点想法清晰、具有高社会价值属性的精英人群。参与者在高纯度的内容社区中享受着思想交锋的快感,观看者也抱以仰望的目光注视着屏幕中一个又一个发声的符号。
另一方面,“听后即焚”的内容消费模式最大程度地激活了人们的“卷入度”。
在如今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人们习惯于用“收藏”代替“记忆”。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所说的那样,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记住信息所在的位置,而不再去记忆信息本身。
Clubhouse 听后即焚的玩法设置激活了人们在消费内容时“害怕错过”的心态,使其在聆听时最大程度地动用自身的感官和记忆,努力将所听的内容放进脑海,因而也使用户对产品产生了更强的黏性和好感度。
除此之外,还有社会的因素。
身处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就像一个个原子化的个体散落在各自的角落,渴望被注视,又害怕张开自我。有人说:“孤独感不是来自一个人做事情,而是随之产生的喜怒哀乐需要倾诉时,发现身边空无一人。”
语音社交让人们上瘾的背后,折射出了转型社会下人们无处安放的自我表达欲和与他人产生联结的愿望。
龙门阵
Clubhouse 这样的语音社交软件,能在中国成功复制吗?
有人说,Clubhouse 所代表的语音社交仅仅是提供了一种内容的基础设施,真正让其出圈的还是名人加持带来的精品内容,而后者存在的不确定性更高。
许多人都记得进入早期知乎社区时那种被大千世界冲击的激动感,但随着用户的下沉,这种精英社区属性逐渐消失,大量的“土著”大V逃离知乎。
再造一个中国版 Clubhouse,在技术上并非难事。但创新者或许更应思考:在邀请制支撑下的高品质内容,会不会随着产品的全域开放而面临冲击?缺乏文字回复带来的监管难题是否会对产品的推广形成阻力?如何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商业化设计?
人们在期待一个中国版 Clubhouse 的同时也应当意识到,Clubhouse 如今的迷人之处,或许也会是未来导致水土不服的隐形诱因。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新经济茶馆丨再造 Clubhouse,到底难在哪?》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