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学何为|云大校长方精云:西部边疆地区如何建设一流大学?

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实习生 吴宜函
2021-03-12 06:4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编者按】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国高校从此开始了“双一流”建设的历史过程。

不久前,第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已迎来周期总结工作。在第一轮周期中,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遇到了哪些困难?未来各家“双一流”高校准备采取哪些新举措?

澎湃新闻特推出“大学何为”专题,聚焦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试图回答中国高校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备受关注的话题。

今天刊发的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专访。

2021年初的一个中午,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接受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的采访后,在去学校食堂的路上,看到一辆校园公交车急速驶过,他连忙和身旁的人说,“要跟保卫处说一下,这条路午饭时间段不能走机动车,过往的人太多。”

方精云并没有意识到,此时已经超过了下午一点,早就过了学校里吃午饭的高峰时间,但他对校园管理中的每个细节都十分在意。这种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也成为他到云南之后的常态。

那天,他吃饭的速度也很快,因为马上还有一个会议在等着他。

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图

2019年4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生态学系教授方精云正式受聘为云南大学校长,引发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从首都北京到边境省份云南,方精云的这次赴任也成为云南大学加速打造“双一流”高校的一个新契机。

在云大校长任命大会上,方精云坦言,“虽然我在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有过较长的工作经历,也有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体验,自信自己是一个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人,但担任一个大学层面的管理职务还是第一次,缺少经验。”

方精云说,他到云大,不是为了来当校长的,而是来做事的,是来服务于广大师生员工的,也是为了实现他个人的一点教育梦想而来的。

正是因为这份梦想和情怀,在云南省相关部门领导多次与他沟通以后,在北京大学的支持下,他来到这所此前与他几乎没有交集的学校任职,成为这所高校首个由省委省政府以聘任方式产生的校长。

在方精云来云南大学任职以前,他对这所边疆大学的认知仅限于它悠久的历史。始建于1922年的云南大学,曾有过一段“黄金时期”。

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云大校长,一再呼吁当局和社会各界人士要重视高等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经当时省政府的积极支持和他个人的努力争取,云大于1938年改为国立,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

那时的云南,还是大师辈出的沃土。

在那段“黄金时期”,曾东渡日本追随孙中山的国学大师刘文典一直任教于云大;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一的费孝通开创了云大的社会学系,史学家方国瑜在云大任教达47年;而作为熊庆来校长的学生,时任西南联大教授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被聘请到云大兼职讲课。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在世界上最具影响的15所中国大学之一。

不过,随着五十年代全国性的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期间,云南大学划归云南省管理。某种程度上,相对过往,云大的发展进入平淡期。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加大了对云南大学的支持力度:1978年,被国家列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96年,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是其中为数不多的非“985工程”高校。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图

如何去定位这样一所历史悠久、几经沉浮的西部大学,成为方精云从北京来到云南后,花了很长时间去思考的“课题”,他希望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在西部办一所具有特色的大学。正是这样的决心,让他在任命大会上提出,希望把云南大学建设成为西部最好的大学。

没有“之一”。

“当时的发言稿我准备了很久,有人也提出,要不要在这句话后加‘之一’,但我觉得加了的话就没意义了。”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方精云谈了他的想法。

“四川、重庆在我的理解里不算是西部,要把它们的学校排除。我理解的西部地区是有国境线的,也代表了欠发达地区,比如云南、广西、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如果云大按照自身发展规划去努力,通过10年或者更长时间是可以做到的。”他解释说。

正如《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中提到的,学校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成为一所立足祖国西南边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性、国际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

那么,何为世界一流大学?曾在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国家有过学习和访问经历的方精云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和定位就是要能够培养一流人才、有一流的科研、有一流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科学的治理体系。

“我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时候,就经常讲不要只想着发文章,发文章不是科研的目的,发文章只是科研过程中的一个表现形式。真正要搞清楚的是,你做的研究到底是要干什么?能做出什么?要解决什么基础理论问题或社会需求问题。此外,在服务社会方面,与国外的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应该要作出更多更大贡献。”方精云说。

2020年6月23日,方精云在云南大学202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致辞。以下图片均为云南大学提供

【对话方精云】

谈“双一流”建设:制度建设比人才引进还要迫切

澎湃新闻:在去年9月结束的“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对照“双一流”建设方案,云南大学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和目标,建设符合度高,目标达成度好,实现了质的提升,您如何看待这个评议?

方精云:首先感谢专家的高度评价,其实我们自己要正确地认识这个评价。我个人对这个评价的理解是,有些工作完成得好,有些完成得不太好,平均起来是完成了既定任务和目标,但还有欠缺与不足。我感觉完成得最好的是,部分学科与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进步较快。

其中最让我欣慰的,也是云大将来发展有潜力的,就是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我们引进各层次人才200余人,现有院士、长江、杰青、优青等高层次人才72人,校内培育“特聘教授”“东陆学者”“青年英才”“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人才近700人,形成了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政治学与边疆问题研究、天文学五大人才高地。

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提出的“一个引领”“两个第一”“三个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一个引领”,即民族学引领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两个第一”,即生态学、政治学处于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三个中心”,即建设好生命科学中心、古生物研究中心、天文学研究中心。当大家以后一说起“云大到底怎么样”时,我们希望这几个方面确确实实能够成为云大的亮点,能代表云大的特色优势,让人一想到云大,就能想到这些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另外,我还要特别提到云大办医学的进展。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于2020年整建制划归云大,为云大办医学创造了必要条件。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医学,就无法成为真正的综合性大学。仅发展文理科,云大的影响力无法明显提升,包括在对社会的影响力方面,医学、工科的教学科研成果是普通老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并且能直接受益的。

为此,我们在学科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出以新工科和医学作为新的增长点。云大发展新工科要做什么?我认为必须要结合云南省的特色,就是要基于云南的区位特点和优势,结合云南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未来学科发展趋势,布局那些涉及国计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学科,包括贵金属的提炼提取、制备新材料、高原湖泊治理、生物多样性以及信息、材料、能源、大数据等新工科,这是下一步要大力推进的,要通过引进人才等各种举措来推进。

此外,我们在“双一流”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理工科方面。总体来说,还是底子薄,队伍较弱,创新性不强。这其中,理工科对学科核心问题的研究很重要,但在这方面我们队伍不强、成果不够。另外,体制机制也需要完善,2021年要成为云大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年,要进一步梳理完善治理体系,使之真正适应一流大学建设的要求。

澎湃新闻:在《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中我们看到,到2020年,学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若干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建成全国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前,云大哪些学科可以说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学校做了哪些开创性的建设?

方精云:我们目前较强的学科是生命科学、古生物学、天文学、民族学、民族政治学、南亚东南亚研究等。为了加快学科建设,我们的主要举措是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保障。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不仅要引进,还要着力于自身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学风和校风的建设也很重要。

我在2019年底就提出,我们要认真梳理现有人才状况,我们的国家级人才到底处于什么水平,能不能总结出一套比较客观的评价指标,然后把这个评价指标运用于对其他老师的评价。比如,有的老师现在不是杰青,但是他的水平可能达到了杰青的层次,那么他可以提出申请,学校根据这套评价指标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给予他相应的待遇。也就是说,不管你有没有相应的头衔或“帽子”,只要你水平达到了,就给你待遇。2021年,学校要启动“云南大学东陆人才计划”,就是要推进校内校外人才的“一轨制”。当然,这需要稳妥有序地予以推进。

通过这样的人才计划,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让校内的人才受到平等待遇,从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属于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内容。从某个角度看,制度建设比人才引进还要迫切,因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了,其成效是长期的;只有好的制度体系才能形成一个公平的环境。所以,我希望在云大任职期间,能够建立起一套比较好的制度体系,建立起现代大学的科学治理体系,这是我特别看重的工作。

2020年6月23日,在云南大学202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方精云为毕业生拨穗

谈目标:把云南大学办成西部最好的大学是有可能的

澎湃新闻:作为立足西南地区的“双一流”高校,云南大学多次强调人才队伍的建设,这也是西部地区高校在发展中相对于发达地区的一个明显劣势,云大如何去弥补和赶超?

方精云:我们要持续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对一些急需人才,要打破条条框框,不拘一格,不唯帽子、学历、出身,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包括短期、柔性、兼职、双聘等进行引进。同时还要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工作环境,既强化人才的引进,又善待现有的校内人才。目前,学校已经研究出台对没有“帽子”但有重要贡献的老师的激励办法,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今年将要启动的“云南大学东陆人才计划”。

澎湃新闻:面对第五轮学科评估,您认为云大有哪些动力?又有哪些压力?

方精云:云大的发展动力还是我们引进了一批人才,同时,云南省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此外,我们还着力建设一个好的制度体系,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让他们感到工作和生活舒心。所以,文化和校风建设始终是学校管理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澎湃新闻:您在受聘大会上提到,要努力把云大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好的大学,这个目标是很宏大的,您是如何考虑的?

方精云:当时我有四个判断,第一,我国西部地区,除了四川、重庆、陕西、甘肃之外,目前没有特别好的高校,像云南、贵州、广西、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这些地方是西部边疆地区,也是欠发达地区。第二,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支持。云南省政府一年给予云大8亿多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这在其他西部省份极少有,同时,教育部也从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借此机会,我要感谢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第三,如果我们有很好的规划和设计,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公平的制度体系,就会让大家觉得云大的环境是能够做学问、做研究的,就可以把师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调动起来,“人心齐,泰山移”,从而喷发出磅礴力量。第四,云南有自己独特的区位因素,被称为“生物王国”,贵金属、旅游等资源丰富,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特色优势办大学。因此我认为,把云南大学办成西部最好的大学是有可能的,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020年9月14日,方精云在云南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致辞

对答一流大学之问:不能仅有高楼和仪器,更应看重内涵

澎湃新闻:您是如何理解“世界一流大学”这个目标和定位的?何为世界一流大学?

方精云:我理解的一流大学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能够培养一流的人才、卓越的人才,如果是一流的大学,就看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有多少到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去当教研人员,有多少为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毕业生;二是有一流的科研,要作出科研业绩;三是要服务社会,要为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尤其是服务社会方面,中国的大学肩负着比国外大学更重的使命和任务。国外的科技创新主要依靠企业,但是在中国,由于科技体制的原因,我们的科技创新目前主要还是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所以我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时就经常讲,不要只想着发文章,科研的目的不是发文章,发文章只是科研过程中的一个表现形式,真正要搞清楚的是,你做的研究到底是要干什么?能做出什么?要解决什么基础理论问题或社会需求问题?在服务社会方面,与国外的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应该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第四,就是科学的治理体系,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制度体系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果学校乱糟糟、闹哄哄的,即便能够取得一时的成绩,也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我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和定位就在于以上四个方面:培养一流人才,有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科学的治理体系。

澎湃新闻:您认为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科学的?

方精云:就是“公平、公正、科学”。一所大学主要由学生、老师、管理服务人员三类人员组成,每个人都要在其位做好自己的事,做管理者的就要做好管理,当老师的就要教好书,做研究的就要做好学问,做服务的就要做好服务工作,这就是我认为的,一个好的制度体系所能带来的氛围和效果。

澎湃新闻:您在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国外有学习和访问经历,同时也在北大、中科院有过工作经历,您认为目前中国的大学整体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还存在哪些差距?

方精云:我认为既然是世界一流的大学,肯定不是与发展中国家的一般大学去比较,而是要和西方美欧等国家,包括日本的一流大学去比较。和它们相比,我认为我国的大学都还需要继续努力,都正在在逐步接近“世界一流”的进程中。一流的大学不能仅有一流的高楼大厦和一流的仪器设备,也不能仅仅看你在《自然》或《科学》杂志上发了多少文章,而更应该看重学校的内涵。因此,我在多个场合都给有关部门提过建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

影响中国大学国际地位提升的,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不是看文章,而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比如,我国的杂交水稻、青蒿素、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还有“两弹一星”等等,在国外发表文章吗?这些研究成果对中国的影响之深刻是多少篇文章也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不能“用文章论英雄”,而要看科研的真正价值和贡献,这才是科研真正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