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花上万块买娃的年轻人
原创 院办小黑糖 跳海大院
不想生娃,不想养娃。
最近几年,这种想法逐渐牢牢扎根于许多年轻人的脑中。然而,关于不养娃,有一些人有着一个相当特别的理由,那就是:
已经养了一个(甚至多个)娃了。
而且,已经受够了。
中文博大精深,养娃和养娃之间的,其实存在着云泥之别。
今天要说的这个“娃”,并不是真的孩子,而是BJD娃娃,全称Ball Joint Doll,中文俗称球形关节人形。
可能说到这里你还是没有什么对标的认知,但是只要熟读每年娱乐圈各种八卦的人一定不会错过。一个价值200万的“天价”人形娃娃,坊间戏称为“娃界爱马仕”。
这个娃娃就是BJD娃娃。
但也因此,外界从此产生了一种“你们娃圈非富即贵”的刻板印象。不过,养娃的烧钱程度的确可以堪比养真娃。
简单来说,BJD娃娃其实就是一种依靠球形关节连接的可动人形,根据身高可以分为2分、3分、4分、6分、8分、12分等,这个分,就是用180cm除以X得出来的。所以娃看起来不大,其实还是有一点份量的。
除了关节可动,其实TA的手脚、头发、眼球,甚至是性别都能够改动(狗头)。养一个娃,就能享受到给TA化妆、改妆、换衣服、做衣服、摆拍等各种炫娃晒娃日常,真正的DIY养娃,每一个DIY的细节都能让你治愈感满分。
新京报前段时间曾经发布过一个关于#年轻人为啥愿意花上万买娃# 的报道,其中提到,养娃的人多数为女性,年龄在18-35岁之间,职业多为学生和白领,集中在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在小众爱好崛起的今天,养“娃”已经成为了一种亚文化新风尚。
整体来讲,BJD娃娃虽然曾经小火过一段时间,但仍是一个拥有严格壁垒的小众文化圈层,有很多人站在圈外围观,但真正下场养娃的人仍然只是一小部分。
院办找到几位娃圈人,近距离地了解了娃圈的生态。
第一个娃娘叫李艾达,19岁,是一个广告学专业学生,入圈3年,有2个6分男娃,总计投入约2w多。
这是院办采访的拥有娃衣最多的娃娘,2个娃,上百件衣服,据说还有30+件在路上,她甚至专门准备了一个箱子装娃的衣服。
这是李艾达其中一部分娃衣和配件,因为实在摆不下了没能展出全部。
这里的娃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有,这里面的娃衣有些是平价的,但也有价值316块的时尚羽绒服单品,院办双十一买的羽绒服也比这贵不了多少(苦涩),并且他有不止一件,在数量上已经战胜了院办(苦涩again)。
图片提供:李艾达
艾达觉得养娃的乐趣就在于摆弄这些,她基本上不买成套的娃衣,更喜欢买单件回来自己搭配。
养娃过程中,最耗费时间的就是拍摄环节,需要提前想好主题,搭配衣服,还要挑好道具以及拍摄的场景选择,给娃拍一套大片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丝毫不亚于自己拍一套写真照。
图片提供:李艾达
院办采访的第二个娃娘是个老师,22岁的糖酒,入圈2年多,短短的时间里她居然拥有了30多个娃娃,投入8w+。
这是院办采访的娃娘中接娃数量最多的,拥有30+娃娃,男娃女娃各种分的都有,除了BJD娃娃,还有棉花娃娃,尤其钟爱特型娃。
糖酒带她的娃去参加娃娘聚会,认识了很多新的小伙伴。
她经常带娃出门,“一般会带擦克林,眼泥还有一些小配件方便拍照”,参加吃饭、下午茶之类的活动,她的娃娃和她的闺蜜们都非常熟。
这是她带出门的娃,小的娃直接揣口袋里就带出门了。
她给院办展示了一个叫应龙的特型崽崽,第一眼就被惊艳到了。
穿上衣服是这样的。
院办初步核算了一下,想要养好一个娃,可能得精通搭配学、色彩学、摄影艺术、布景艺术、手工艺术等多门手艺,不排除排不上自己喜欢的妆师(专门给娃化妆的人),自己还得亲自辅修一下BJD化妆术(裂开)。
“老板,有货吗?”
“你要几分的?”
“你有几分的?”
“6分女身,4分单头”
“三个月后拿货”
“成交”
这不是黑市,这是来自娃圈正规渠道下购买时,极有可能产生的接头黑话。
娃圈的黑话有多少,入坑手册能写一百条不带重复的!汉服和JK加在一块的圈内专用术语都没有娃圈一半多。看娃圈二转信息就跟地下党对暗号似的,但凡要是没点耐心的小白,还没等“洗白”(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取关于BJD的信息),可能就直接从入圈到退圈了。
这也是娃圈看着如此美丽,但却还是小众文化的原因之一,它的爱好壁垒比其他大众爱好的壁垒要高得多。
比如“z娃”是指正版娃娃,“d娃”则是指山寨娃娃,娃圈极其小众,所以对于山寨的态度统一严苛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比如“裸娃”是指刚生产出来的,无妆面、无假发、无眼珠,无任何装饰的BJD。
而“壮士”则是指妆师,专门给娃化妆的人。
“出生”并不是指你娃的生产日期,而是你接到娃的那一天。而且在娃圈里,头和身体不是同一天接来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在二转的时候也要标注清楚这一点。
“点数”则是指娃的配件,一般如果看到别人的二转信息注明了“缺点”,懂行的人就会会心一笑,这是指娃套装点数不齐全,介意慎拍的意思。
养BJD的人一定要有够强的心脏和一定的经济实力,不一定非富即贵,只要自己能够接受就可以了。除了要有一等小半年的耐心,还要能经得住圈外人“你不是在养小鬼吧”的种种质疑。
娃娘李艾达就表示,她接到第一个娃的时候就足足等了快四个月,但是接到娃的时候真的非常开心。
如果你不小心被“坑”进了这个圈子。
恭喜你,将在无限快乐和无限吃土之间反复横跳。
一个娃娘/娃爹(养娃的人),每天可能都要面临来自外圈的灵魂拷问包括但不限于:
我真的没有在养小鬼,这是树脂小人,少看点《人形师》,看我娃多可爱,TA一点都不吓人;对,你没听错,裸头3000,还是闲鱼上二转的 ;家里真的没矿,只是把每月必要的开销除去后节省给娃了;是的,除了定期换妆+换装,我还得给娃去黄、洗澡、拉筋、加垫片,各方面细致讲究地跟养一个碎钞机真娃没啥区别了。
真一入娃坑深似海。
在娃圈的一个基本认知是,接到娃只是走进BJD娃圈的第一步,养娃才是真正烧钱的开始。烧钱的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化妆、娃衣、娃柜、娃包、娃鞋、护理娃身体的各种专业用具等等。
娃娘糖酒买过最贵的一件娃衣单品是1k+,但她特别强调,这不是娃圈的娃衣常态,整体而言,大部分娃衣还是属于“平价”的。后来她补充到2、300百的娃衣属于平价,院办内心表示,可能我们对“平价”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 ...
不过经院办查实,娃圈的娃衣价格基本还是比较正常的,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人,并不是传言中的全部都贵的离谱。
而且娃圈特别好的一个点就是,即使有一天你想要退圈了,也可以二转给其他娃娘,包括娃衣,可以把各种损耗降低到最小。甚至有些已经关仓的热门款,如果养得特别好,还能有保值溢价空间。
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等很久都不来的情况(娃圈基本操作);二手转娃可能会遇到奇葩买家,都发货了结果她不要了(娃娘糖酒的遭遇);排不上自己喜欢的壮士而自己因为手残也无法进阶为妆娘被迫含恨退圈(另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娃娘的真人真事)。
比如,给娃化妆这件“小事”。
你想象中:
实际给娃化妆的时候是这样的:
《BJD娃娃化妆术全解析》天霸/人民邮电出版社
《BJD娃娃化妆术全解析》天霸/人民邮电出版社
《BJD娃娃化妆术全解析》天霸/人民邮电出版社
每一个细节处理得当,才能诞生一个精致娃。最后的成品是这样的。
《BJD娃娃化妆术全解析》天霸/人民邮电出版社
一般来讲,一个妆面的市场价在150-300人民币之间,新手壮士会收100以下,稍微有名气的价格区间大概是300-500,热门壮士则可以上千,而且基本靠抽。每个娃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接受程度来选择不同价位的壮士,穷养富养都可以养得很开心。
而且找壮士这件事,本身也像开盲盒一样,虽然有卖家秀这回事,但是每个娃的情况不同,就算事先做的准备工作再多,找的壮士再贵,也有可能会出现微小的差错。
娃娘李艾达表示,有一次她找了一个壮士,误会了壮士所在地的城市湿度(因为给娃化妆用的消光在湿度过高的情况下没法喷,偶尔还会因为温差而裂开),结果准备寄娃的时候才发现壮士在湿度非常大的贵州,本来以为一个月就能完成的妆容结果等了一年,期间裂消光就裂了三次,那一年里她每天都默默看着天气预报上的湿度报告独自心塞。
好在最后完成的妆容她很喜欢。
图源:李艾达
再比如,给娃拉筋这件“小事”。
这是采访过程中,娃娘李艾达表示自己养娃以来觉得最累的事情。据她介绍,因为BJD内部是由粗皮筋拉住、连接肢干来活动的,如果娃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或者放久了之后,皮筋就可能会松掉,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或者请别人帮忙解开,然后剪短一截再套回去,“要使出吃奶的劲儿”。
养娃虽然是一个爱好,但对于娃娘们来说,她们投入的心血就像是对待一个陪伴自己多年的朋友一样,有的娃娘会带自己的娃去见朋友,有的娃娘会在春节来临的时候也给自己的娃换上一件红色的新衣服。
李艾达给娃买的过年穿的新衣服。
对于她们来说,娃的存在就像是一种漫长而又充满默契的陪伴,TA的价值无法用一个冰冷的数字去衡量。
就像他人眼中那些看起来价值不菲的宅男珍宝手办一样,是给平淡无奇但仍然怀有中二梦想的人生增光添彩的神奇力量。
参考资料:
天霸.《BJD娃娃化妆术全解析》[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8
原标题:《花上万块买娃的年轻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