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同·两会】8位政协委员大会发言

2021-02-21 19: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2月21日,在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8位市政协委员围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聚焦“十四五”规划制定实施和实现转型出雏型良好开局,紧密结合省域副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进行了大会发言。

市政协常委高谦:

奋力蹚出

大同转型发展的新路

“十四五”是大同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

建 议

一是要聚焦大同转型的目标定位,打造具有长效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协同创新基地;

二是要加快推进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协同构建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协同推进开放合作,协同发展产业转移经济;

三是要围绕“六新”要求,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先进制造聚集地;

四是要建立“四单一网”,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健全企业项目投资负面清单,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不断创优营商环境。

市政协常委薄玉林:

做优做强煤机制造业

“六新”突破为我市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 议

一是要做优做强煤机制造业,谋划强力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建立煤机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强力培植煤机业发展壮大;

二是要强化有为政府的服务功能,大力支持本土品牌,建立扶持煤机产业发展基金,集中力量营销宣传;

三是要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加强煤机制造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快煤机产品研发队伍建设,引进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技术,提升我市煤机智能化建设改造水平,推动煤机装备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为转型出雏型提供有力支撑。

市政协委员段爱旭:

让中药材产业

成为致富支柱产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中医药产业作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产业进行推动,有力地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建 议

一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好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中药材生产和质量提升、中药工业现代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科技创新等七大工程;

二是要着力培育“山西药茶”“大同药茶”公共品牌,引导中医药生产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合作,努力打造以黄芪为代表的本土优质药材品牌和企业品牌,让中药材产业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市政协委员杜慧娥: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对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和提振农民精气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 议

一是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农村文化,充分运用村规家训、牌匾楹联、俗语格言,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带动乡风民风逐步净化;

二是要破旧立新建立促进乡风文明的行为规范,同时建设好、使用好村史馆、民俗馆,把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乡贤文化融入其中,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阵地;

三是要发挥发家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等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铸魂。

市政协常委刘东: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破解青壮年就业难题

“十四五”时期,解决“一青壮”就业是重要民生工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破解企业“用工荒”和职教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是我市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存在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校企深度合作流于形式、办学经费缺口较大、“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建 议

一要强化对职业院校的政策扶持和实际支持;

二要探索建立“招生即招工”新模式;

三要针对市场变化推出“随行就市”的培训项目;

四要创造条件争取现有职业院校升格上档,在“十四五”期间,整合现有资源,全方位提升大同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市政协委员张俊:

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近年来,我市瞄准产业招商方向,大招商招大商,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为全市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面对“十四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对标发达地区,当前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着建设用地指标短缺,招商引资承接项目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集群效应不明显;公共服务不完善,影响招商引资吸引力的问题。

建 议

一是加大投入,优化投资硬环境;

二是提升服务,改善投资软环境;

三是强化宣传,拓宽招商渠道;

四是创新方式,推动精准招商;

五是改革创新,完善招商引资运行机制。

市政协常委张润田:

建平台定政策

破解康养产业发展难题

“十四五”期间康养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我市要抓紧布局康养服务业,积极打造五大康养平台,出台五项配套扶持政策,推动我市康养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打造五大康养平台上

建 议

一是打造康养产业双创基地平台;

二是合理布局社区康养平台;

三是打造慢病康复和亚健康调理平台;

四是打造康养旅游承接平台;

五是打造康养产业线上平台。

在出台五项专门政策上

建 议

一是出台市场准入政策;

二是出台康养医保挂钩政策;

三是制定税费优惠政策;

四是出台资金支持政策;

五是科学制定康养企业、康养产品行业标准。

市政协委员崔转正:

发展跨境电商

推动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

2020年,大同市跨境电商发展虽迈入“快车道”,但仍存在着起点低、基础弱、竞争大的问题。

如何更好发展跨境电商

建 议

尽快推进各项政策落地;加快建设大同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发展具有大同产业特色的跨境电商新业态;通过加大跨境电商企业和人才孵化力度,打造“东小城环球港”跨境电商产业基地,盘活市内存量商贸物流资产等,依托我市机械制造、农特产品、文创产品等出口产业基础,借助大同陆港保税B型物流园区的优势,大力开展“9610和1210”业务模式,全力打造“大同国家进口示范区”,成为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集散城市。

©大同日报社融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张世敬 陈 杰

摄影:于 宏

原标题:《【大同·两会】8位政协委员大会发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