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生前最后一年,作家丁玲回忆自己被绑架的那一天

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2021-03-22 09:2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

百年以来,上海不断地改革探索、创新实践,成为全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

2021年,澎湃新闻追溯百年时光,探访革命旧址,巡礼红色场馆,寻踪秘密电台,钩沉革命刊物,解密红色特工,重读左联人物……即日起,重磅推出“红色上海·初心之路”系列报道。

昆山花园路住宅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特殊标注除外)

进入上海昆山公园,穿过极具英伦风情的自然花境、路灯、指示牌,一处维多利亚式老式洋房建筑映入眼帘:红灰色相间的清水墙,红瓦屋顶,立面呈现连续券柱式构图,线脚更有细腻装饰。

毗连的低层公寓沿昆山花园路分布,此路7号曾是作家丁玲的寓所。1933年5月14日,她在这里被绑架。

白色恐怖

1931年2月7日,作家柔石、作家胡也频、编辑李伟森、作家冯铿、诗人殷夫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被称为“左联五烈士”。

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在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同为左联成员的丁玲,在这一天与丈夫胡也频天人两隔。

丁玲曾在一段自叙中写道:“当也频参加共产党的时候,当我们参加左联的时候,我们不是没有意识到革命者会有牺牲的一天。但我们想,既然参加革命就不能顾自己个人的生死安危,就应该有向警予、李大钊那样视死如归的精神。”

她将出生才几个月的孩子送到湖南母亲身边,独自一人回到上海,“踏着也频的血迹继续冲上前去”。

胡也频牺牲后,丁玲曾想去苏区工作,但党组织交给了她一项重任,在上海负责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左联自成立后,曾创办多个刊物,先后被当局查禁,一些主编和编辑也受到严密监视,行动不便。当时,丁玲是一个普通女作家,由她出面办刊物,不会太引人注意。

1933年冬春之际,丁玲结束居无定所的日子,搬入公共租界昆山花园路7号,和第二任丈夫冯达共同生活,他们的家是党的秘密机关。

“我明白上海是白色恐怖严重的地方,许多同志牺牲在这里。我随时得准备着,说不上哪一天我也会走上也频走过的路。果然,这一天来到了。我被绑架的时候,我对于死是早有准备的。”生前最后一年,丁玲在北京协和医院回忆起这一天——1933年5月14日。

当日上午,丁玲去正风学院参加文艺小组会,冯达去看两位《真话报》通讯员,他们的家可能被国民党特务盯梢,两人相约,决定中午12点前回家,到时如果一人未回,另一人立即离家,并设法通知组织和有关同志。

快到12点,丁玲先回了家,正要走开时,《真话报》总编辑潘梓年来访,耽误了一点时间,过了12点,楼梯上响起杂乱的步履声,一伙特务架着冯达冲上楼。

昆山花园路7号楼梯。

丁玲回忆,特务把他们推进路边的一辆汽车里。大马路上人来车往,熙熙攘攘,没有谁知道他们被押在国民党特务的一辆汽车里,朝着什么地方,什么境界驰去。

同日,左联诗人应修人前来此处联系工作,在拒捕时与敌特搏斗,坠楼牺牲。

飞蛾扑火

丁、潘“失踪”,中外人士声援营救。

蔡元培、杨杏佛、胡愈之等文化界人士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要求释放丁、潘,但当局矢口否认绑架,并拒绝透露丁、潘下落。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组织了丁、潘保障委员会,并发表《文化界营救丁、潘宣言》,要求立即给二人自由。

丁玲小说《母亲》封面

丁玲被捕不久,鲁迅向出版家赵家璧传话,希望良友公司迅速出版丁玲的作品。1933年6月,丁玲长篇小说《母亲》被以最快速度印行,配合斗争,稿酬寄给丁玲母亲。

不久,上海、北平等地报刊传出丁玲被害噩耗。听闻此消息,鲁迅愤然作旧体诗《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鲁迅书《悼丁君》 来自网络 

丁玲回忆,刚被捕时她很坦然。

“随你们怎么办,顶多不就是那一下,我们走在前面的、牺牲的烈士已经很多了;现在仍关在监牢里的我们的人,还有不少,不止是我一个人。”未曾想到,从上海被捕后,她被押送南京幽禁。

每当深更半夜的时候,她一个人在院子里看着长着青苔的石板。“我会想到,我将像胡也频一样,他被埋在龙华一个没有人去的、没有人知道的院落里,我也许就会葬身在这夜晚映着月光的长着青苔的一块石板底下。”

三年间,面对威胁、利诱、欺骗,丁玲始终拒绝给敌人做事、写文章和抛头露面。她曾自杀以死抗争,最终还是顽强活了下来。

1936年5月,她设法通过鲁迅联系到党,同年,在党组织的营救下,逃离南京,取道上海、西安,奔赴陕北,受到毛泽东等人的欢迎。

瞿秋白曾评价丁玲:“飞蛾扑火,非死不止。”

1922年,丁玲去上海平民女校寻求真理之火,1923年转入上海大学寻求文学真谛,1930年参加左联,1931年主编《北斗》,1932年入党,飞蛾又飞来扑火。“是的,我就是这样离不开火。三三年几濒于死,但仍然飞向保安(注:地名,指陕西保安)。”丁玲曾这样评价自己。

斯人已逝,昆山花园路住宅,如今也已是民居,门厅处拼花瓷砖斑驳模糊,木楼梯狭窄逼仄,长长的晾衣竿从窗口伸出,满是生活气息。与当年一样的是,这里僻静依旧。

小孩子在宅前奔跑,叫卖吆喝的车从门前经过,驻足聆听,还有居民吹奏乐器,是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参考《红色作家丁玲》)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