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大会址”日记|传承千年,上广漆是修缮中最“磨人”的活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邹娟
2021-02-21 09:3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中共一大会址修缮工程中最“磨人”的活是上广漆。拍摄:张呈君 剪辑:王思琪(01:23)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今起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2021年2月20日,星期六,晴。

油漆工徐正堂觉得,一大会址修缮,最“磨人”的活,是上广漆。

说这话的时候,徐正堂站在一大会址二楼窗户边,为一扇拆卸下来的木窗上最后的面漆。冬末春初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当天最高温度23℃,他说:“今天这样的温度,最适合上广漆。”

19岁时来自江西省上饶市的徐正堂就入行做起油漆工,到今年,已有41年工龄。

徐正堂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不同的建筑,对油漆工的要求也不一样。庙宇,以及上世纪初的老建筑,基本都用广漆。

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一大项目修缮项目副经理赵为华介绍,广漆也叫大漆,是用漆树的液体加上桐油熬制,属天然的油漆,因为只有中国才有,所以又叫“国漆”。广漆工艺,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这次“一大会址”修缮工程中,基本所有木材表面都刷广漆,施工面积2000多平方米,这也是修缮工程中最大的难点。

上广漆之所以难,不仅因为原材料找起来费力一些,也在于其上漆工序,足足有12道,时间急不得,天冷做不得。

脱漆就是一个大工程。 本文图片均由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图

比如,一大会址所有木质建筑表面,都需先脱漆。现代工艺,建筑表面的油漆厚度一般不超过1毫米,脱漆的时候相对简单。但广漆工艺下,漆面足足有4-5毫米厚。脱漆的时候,整面墙的刮、磨,往往就耗费大量时间。

脱漆之后,木质表面容易坑坑洼洼,这时候,工人需要再次将整个表面打磨平整。

有拼缝或者裂缝的地方,需要贴“夏布”。夏布,就是民间常说的麻布,即以苎麻为原料而编织的平纹布,这种看似平常的布也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主产区为江西、湖南和四川。

上漆之前贴夏布,防裂。

“贴夏布的作用,最主要是增强木质表面的柔韧性,防止木质开裂,也一定程度防止白蚁啃噬木材。”赵为华说道。

贴好的夏布

贴好夏布,工人开始现做油漆。首先,生漆拌石膏和瓦灰,做成腻子批在木材表面,把坑坑洼洼的地方批平磨光滑,木材之间的缝隙也要填上,批好一次,用砂皮打磨一次。工人现场调配生漆腻子。“批嵌-腻子-打磨”这套流程需要做三四次,有些甚至要五六次。一位师傅一天时间,只能做两扇门。​

徐正堂为窗户批嵌。

工人现场调配生漆腻子。

这之后,要给木质表面上底漆,待干,再上面漆。一道底漆两道面漆,根据实际需要反复数次。往往一扇门或窗,全部做完,需要2-4天。

批嵌好的窗户

“不光是工序复杂,温度也会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因为批生漆腻子,要自己现场调,生漆在空气里不到一分钟就变颜色。腻子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伴随氧化反应,颜色会由浅变深。”徐正堂说,广漆风干得慢,怕沾灰,对温度、湿度都要求较高。最适合的温度,就是25℃左右。

目前,中共一大会址修缮工程正处于“最后冲刺”阶段,外部细节打磨和内部修缮、展陈等正加紧进行。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