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牛年春节“人潮汹涌”,旅游人“财源滚滚”了吗?

2021-02-20 19: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1,牛年春节,两组消费数据引爆国人眼球。

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8210亿元,同比增长28.7%,比2019年增长4.9%。

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破80亿元,刷新多项纪录。特别是初一当天,票房超17亿元。

餐饮、零售、电影等大众消费市场相继井喷,旅游消费市场也是人潮汹涌。不过,旅游行业是否迎来开门红,最重要的是,大家是否“财源滚滚”,真正赚到钱了?劲旅君特邀6位旅游从业者,讲讲他们的春节故事。

今年春节终于有了利润,

“就地过年”带来明显消费增长

威海某景区负责人 ▏涂俊

先来盘点一下景区初一到初六的经营数据:

总客流量19500人次;

经营总收入585000元;

整体收入比2019年增长11%;

门票收入与2019年持平;

(2020年春节景区闭园,无参考数据)

今年春节假期,总算见到一点利润,虽然不多,却在信心上给予所有人极大鼓励,至少能够在2021年看到越来越好的希望。

春节经营良好,原因有三:

一是本地及周边区域游客数量有所增长;

二是“就地过年”政策促使更多人留在本地游玩消费;

三是当地政府年前就在协助本地旅游企业进行宣传和引导,使本地游客春节期间出游意愿较高;

不得不说,“就地过年”政策影响明显,景区很大一部分客流都是外地留在本地过年的人群,这部分人群在景区的消费力,保守估计对整体营收的刺激占比达到10%-15%。

虽然景区门票收入与2019年持平,但是二次消费收入明显提升,得益于客群中家庭出游人群的大幅增加,景区亲子娱乐项目和餐饮项目的收入有明显增长。

鉴于以上,我们给今年春节经营打8分,良好。

从春节推测,今年年清明节和五一劳动节,景区游客数量和经营收入会有大的增长,甚至超过2019年,我们调整了经营计划,加大三方面投入:

加大营销投入,争取在春节基础上,清明和五一小长假有更大经营突破;

加大旅游项目和产品提升投入,增加更多好产品,提升客单价;

加大智慧化设备投入,通过设置自动贩卖设备、智慧旅游设备以及其他科技手段和设备减少用人,控制工成本。

春节只有人潮汹涌,

却不见财源滚滚

曲阜风光旅行社董事长 ▏孔祥雷

牛年春节,曲阜本地旅游业的整体客流量还是相当可观的,目测至少很多景区的生意是相当不错的。

然而,这一切与我无关。

我们是在当地做旅游团地接业务的,春节虽然出游人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散客,且以自驾出游的50-150公里范围内区域的游客为主。因此,看似旺盛的旅游市场,与旅行社没有太大关系。

相较于2020年春节,可以说,只见人潮汹涌,不见财源滚滚。

整个假期,我们旅行社仅仅是销售了一些周边景区的门票,收益甚微。2021年,我们打算开通直播间,通过挖掘新流量,实现线上与线下业务的互动,寻找潜在盈收点。此外,我们还将投入很大精力开展文旅部人才中心研学旅行指导师培训业务。

对于今年的生意,谈不上悲观,且行且看吧。

春节客流量增长近乎100%,

2021年景区运营“以稳为主”

甘肃省陇南市官鹅沟大景区管委会主任助理 ▏袁绍明

官鹅沟景区地处甘肃陇南,日常客源以本地及周边600公里的目的地为主。

今年春节,单从客流量上看,达到51000人次,相较于2019年的26000人次,近乎翻倍增长,确实让我们喜出望外。

客流暴涨原因,一方面,春节期间本地及周边地区积攒的旅游需求集中爆发、景区举办冰雪旅游节起到积极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就地过年”政策进一步催化了本地市场旅游需求的快速释放。

我们同时观察发现,春节期间,自驾游、本地及周边客源、便利的交通、充足的酒店客房……这些景区关键词没有发生本质改变,不难判断,客流量大幅增长,也是存量市场潜能被进一步激发的表现。

受到春节良好业绩影响,预计今年清明和五一小长假景区客流量将至少增长30%以上,遗憾的是中长途目的地的客源可能会因为学校约束、亲子家庭的疫情顾虑增长不会大,本地客源将继续保持主力位置,这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努力改进的地方。

今年景区整体规划和建设上,不会大额度追加相关投入,以平稳为主。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持续推进各项工作,加大宣传推介,加强营销合作,争取做到恢复疫情前的运营水准,2021年将全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

牛年春节“颗粒无收”,

所有希望寄托在清明和五一

天津某旅游门店负责人 ▏宁毅

很遗憾。

牛年春节,颗粒无收。

我在天津投资一家旅游门店,2020下半年,靠着周边游产品和南方长线旅游产品,勉强能够糊口度日。然而,年初河北疫情乍起,连带京津冀防疫形势再次严峻,生意陡转直下。

好不容易熬到春节,疫情有转机,但是天津周边游被叫停,国内长线旅游产品各种限制条件太多,再加上政府鼓励“就地过年”,很多人能不出去就不出去,春节期间几乎没有人报名参团。

说起“就地过年”政策,天津能够在本地出游的基本上是温泉、滑雪等,以自由行为主,没人报名参团,对于我们这种以卖跟团游产品为主的门店,没那么利好,沾不上红利。

我给门店今年春节经营表现打6分,及格。虽然没赚钱,但也没花钱。

我们做旅游门店的都把希望寄托在清明和五一小长假,从疫情防控情况来看,还是相当乐观的,毕竟旅游是刚性消费需求。

不过,我对2021年上半年还是保持谨慎乐观,现在的策略是压缩一切不必要的支出,同时寻找其他的工作、投资机会,不放弃在旅游领域的探索,也更加主动的跨圈尝试,伺机而动。

17个房间春节爆满,

“就地过年”让公司团建客源明显增多

北京怀柔花筑·清舍民宿业主 ▏刘建军

我们门店是花筑·清舍,在北京怀柔的神堂峪自然风景区,春节假期,从除夕到年初七,17个房间全部满房,入住率100%。客流量平均每天30人左右,累计营业收入10万元左右,相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相比2019年也有一定增幅。

虽然牛年春节疫情影响还在,但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赚钱,收益也不错。

春节期间,我们民宿消费群体没有太大变化,还是以中青年人偕老带小为主。今年唯一略有不同的是以公司团建形式一起过年的客人增多,很多公司将同事们组织到一起,让没能回家的同事们有了新的团聚方式。

客观来说,“就地过年”政策直接推动了京郊旅游业发展,许多原本计划远途出游的客人回流到京郊民宿,一方面起到了稳定疫情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确实给京郊民宿带来了很大的流量。

我给春节期间民宿的表现打9分。

特别是当成年人在民宿打牌、喝酒、聊天时,小朋友一般很无聊,我们特地购买了一批儿童益智玩具,桌面沙壶球、十几种棋类、3D游戏眼镜、少儿百科全书、大富翁游戏等,并在院中挂满了春节灯谜,猜对就可派送礼品,用民俗活动丰富孩子的过年乐趣,获得房客好评,是个大大的加分项。

有一个点评我印象很深,一家人大年三十和初一晚上住在这里,我帮他们订了炮竹,也特意向他们询问了初一初二早餐有没有特别的讲究,并提前准备好了烧烤用具等等,他们在平台上分享了在民宿过春节的种种细节,也为我们的服务点赞。这些让我们觉得很开心。

预计今年国内再出现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不大,清明及五一长假必定还是会有火爆预订情况。我们现在回头客已经占到全年预定量的40%以上,接下来会持续耕耘,吸引更多稳定的熟客。

春节营收创全年之最,

开工首日客流持续居高不下

河南黄河神仙湾休闲农业旅游度假区负责人 ▏海涵

我们景区是农旅、文旅融合类型景区,春节假期,从初一到初六游客都爆满。初七,开工第一天,客流量还居高不下,营业收入创全年之最,甚至超过十一黄金周。

相较于去年春节开园就遇到闭园,算是个很好的补偿。

景区的游客绝大多数都自周边区域,“就地过年”政策让周边具名的消费能力比其他节假日出现更大幅增长。特别是全家出游的比例不断提高,现在很多人重视家庭体验,景区的消费主要围绕孩子进行。

仔细盘点了一下,春节期间我们是赚钱的。

由于景区并不依靠门票收入,所以大量的二消项目成为我们的盈利引擎。景区园区内有40余项二消项目,选择多,男女老少都能参与,体验也好。借力抖音营销,景区推出新项目了大话之门(大话西游的场景),打出“不去宁夏也可体验爱你一万年的感觉”的营销口号,成为周边最新的网红打卡点。

虽然景区春节期间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但我还会给团队的表现打9分,优秀。景区总面积4000亩,其中500亩园区做旅游,园区内40多个项目,整体只有20个员工,包括售票、管理等,一人多岗,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提升了经营效率,还有1分是我们需要不断提升的硬软件配套及正在完善的发展目标。

我们预测清明和五一小长假,景区所在地区的旅游业整体客流量会恢复到正常水准的70%-80%左右。

接下来,我们景区会继续坚持自己亲子研学、影视基地的定位,加快二期项目开发,加大自媒体宣传力度和亲子研学产品市场推广力度,通过网红打卡模式,利用自驾客源实现自然引流,在OTA上推出更多组合家庭产品。

再补充一点,我们景区有3000亩果树种植区,是当地沟域经济示范区的龙头企业,水果采摘、销售等农旅体验可以从5月持续到11月。再加上“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两大国策加持,一旦疫情稳定,“农旅”将成为景区今年最大的盈利点之一。

(文中涂俊、宁毅为化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