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好,邻居:一周城市生活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足不出户”的“原年人”贡献了史上最强春节档,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不再是“空城”,商场、景区、博物馆等商业文化机构的人流络绎不绝。
也有不少人选择与邻里们共创维系彼此。2月6日举办的麓湖社区春晚,在线观看人数达到惊人的8.85万,很多人在弹幕中频频赞叹节目比中央台、地方台春晚还要精彩。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牛年开工之际,我们从身边出发,看看社区有哪些新变化,又会迸发出哪些新能量。
(本期主持:王越洲)
近期回顾
本期回顾将带大家走进上海陆家嘴、虹桥机场两个地标级商圈周边的社区,了解社区、居民和第三方社会组织如何利用闲置空间提升社区活力,以及艺术又如何助力社区微更新。
“嚇灵!星梦停车棚”
2021年1月22日,上海大学博物馆在陆家嘴东昌新村星梦停车棚的“三星堆”特展图片展开幕,在疫情管控的情况下人数设置为有限参观。陆家嘴东昌新村的老居民陈国新自愿学习做讲解员。
不久前,由上海大学博物馆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的图片展在陆家嘴东昌小区的居民停车棚开幕。对博物馆来说,这种空间的共享是“破天荒的”;对居民来说,车棚的使用非但不受影响,原来照明不足的的停车棚,现在反而因展览变得更亮堂了。
“喔哟!”“嚇灵!”“灵额灵额”,这是我们快完成布展,把照明全部打开以后,有一居民骑车到停车棚时突然发出的感叹。为了把三星堆文物的图片展带进居民小区,上海大学博物馆委托了一家展陈设计公司到“星梦停车棚”现场考察,在不改变居民停车的习惯下设计了展陈动线图,利用挡板将停车区域分割开来,并定制了内藏照明的悬挂式展架,在正反两面陈列图片。展览集中在停车棚的A区和B区。
1月28日,陈国兴第一次为参观者做展览讲解
在C区,人们还可以看到停车棚微更新的文献图片。“星梦停车棚”原来是一个垃圾乱堆的地方,2019年11月,小区居民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获得了资金支持、专业支持和组织支持,将这里更新为外有墙绘、内有秩序的停车棚。
由于停车棚对面陆家嘴金融区的“三件套”(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像布景一样耸立在停车棚后面,夜色降临以后,高楼的亮化工程与小区形成反差,所以居民为停车棚起名“星梦”,并把它视作自己的星梦实体。
2019年末,我在艺仓美术馆的“陆家嘴慈善之夜”了解到星梦停车棚的故事。当时,东昌居委会书记曹骏发表了题为《星梦停车棚的“星”与“梦”》的演讲,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里也可以成为社区美术馆,因为这里有居民的故事。于是,我在2020年8月策划的“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展览中,将文献展部分放在了刘海粟美术馆,而社区实体展就选在了星梦停车棚。后来,上海大学博物馆正好有“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的社区项目,我也将它带到了星梦停车棚,在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和社区枢纽站的共同合作下顺利开展。
展览进社区,除了是文化遗产宣传活动之外,更是社区治理的一部分。三星堆图片展是与以往的博物馆展览完全不同的复合项目,展陈设计公司出了详细的效果后,在布展中还再次根据空间做了微调,包括保留车棚的透空处、改变停车位前标示号码的设计以匹配展览的色调等。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大学博物馆也参与到了社区微更新之中,这就是我称为的通过艺术项目在社区层层累加的“再微更新”的可能性。(图/文:王南溟,陆家嘴第五届社委会委员)
“我们都是机场人”
自2月11日大年三十下午起,上海第一家以民航为核心主题的社区参与式博物馆在虹桥机场新村启动试运营,不少就地过年的社区居民纷纷来到博物馆参观、互动。
虹桥机场新村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不仅住在这里的居民与租客大多工作在虹桥机场,就连社区内不少服务单位也是民航下属企业,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曹欣礼的话来说,“吃饺子的多过吃馄饨的”(编者注:意思是北方人多过南方人)。
从2020年6月起,虹桥机场新村与大鱼营造一起,以打造航空文化主题社区为重点,用参与式设计的方式进行了相关点位改造。团队在调研过程中选择了地处社区中心的一间10平米的小白屋作为临时据点,社区中的大小朋友在使用小白屋休息、玩耍、娱乐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居民故事和有趣的想法。社区博物馆的理念也脱胎于此:“用更大的居民参与式空间,让居民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策划自己的展览。”
作为临时据点的小白屋
展厅主要展示了通过“全家福照片换酱油”活动征集来的新村居民家庭大合照以及社区大事记,讲述了从“我”到“我们”的故事。让人倍感新鲜的是,展陈周边的互动模块,贴一张贴纸,写一张便条,居民就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持续参与博物馆的共创,展览的内容也将不断迭代。
展场内随处可见的留言板
本次展览有两位社区策展人,一位是曾经生活在虹桥机场新村的民航宣传干部罗克平,他还精心挑选了家中珍藏的民航老物件和历史照片;另一位是去年刚入职机场新村社区的应届毕业生刘潋彬,春节这几天,他也和居民志愿者一起在博物馆为参观者导览、讲解。
2021年,虹桥机场即将迎来建场百年,这个毗邻机场的“小社会”在有了社区博物馆之后,会变得更不同吗?(图/文:王越洲)
注:虹桥机场新村社区博物馆正式开放日期待定,详情请关注大鱼营造或长宁程家桥微信公众号
本周主题推荐
书单|社区的公共性
《治城》
本书聚焦城市社区治理,通过作者在全国十余个城市二十多个社区的实地调研,对社区治理研究和实践领域中的主要经典议题进行再讨论。
本书收录了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以“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性”为题的公共艺术理论系列讲座以及工作坊记录。
这些随笔虽为时评,观照的是“这里”和“现在”,却都关乎公共生活长久而普遍的知识和道理。
《花家地2014-2017》
作者罗森及他的团队通过长期的实地考察与调研,深刻而详尽的展现了花家地社区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花家地作为一个个案所呈现出的情景、问题,其实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和社会变化的缩影。
《跨越边界的社区》
项飙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6年时间里对“浙江村”进行实地调查,深入“浙江村人”的日常生活,以近乎白描的写作手法,细致呈现了“浙江村”这一流动群体的落地、发展和变化中的诸多细节。
《光明共和国》
虚构的中美洲城市圣克里斯托瓦尔,曾经与周边任何一座大城市一般无二。它是地区的经济中心,种植茶叶和柑橘。随着小企业的繁荣发展、水电站的建造与河道的修葺,整座城市开始加入到现代文明的行列。人们如此沉浸在繁荣中,却不知他们身处的世界早已全然失效,变成了一个粗陋的、没有意义的构造,官僚机构像沾了胶水的网一般笼罩着所有人,生活像节拍器一样呆板而乏味,有的房子把它的住户变成了爬行动物,有的把他们变成了人,也有的,把他们变成了昆虫。孩子们是新世界的美梦,旧世界的遗民,他们的出现,恰如一声轻轻的叹息,宣告了古老美洲文明的终结;如下水道中精心搭建的光之殿堂,破开了目之所及的一切迷雾。
片单|社会动物
本片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拍摄拉萨大昭寺附近的八廓居委会,从治安、计生、人口、商业网点整治、解决居民纠纷等一系列工作细节,展示出这个最基层的权力机构与居民们的关系。
《麦路人》
影片聚焦在香港底层的贫困人口中,一群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住所,只能选择以快餐店为家的人们。因为快餐店24小时营业、不拒绝顾客长时间在店里逗留的营业方针,从而生成了这样一种特殊的人群。他们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又游离于社会的主流。在香港,他们被称作“麦路人”,音同粤语发音的“陌路人”。
《脸庞,村庄》
JR和瓦尔达开着一辆货车去法国一个个村里,碰到有意思的人,拍照、听故事。邮差、农民、工人等等一个个平凡人的脸,经过放大和张贴,置于城市最醒目的地方,瞬间拥有了迷人的线条魅力和某种非凡的意义感。
湖北武汉常青第一小学,三年一班的班主任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民主的含义,在班中组织了一次班长的选举活动。候选者总共有三人:成成,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颇有心计的他在这次选举中不遗余力,志在必得;罗雷,作为这个班的前任班长,他有着根深蒂固的威信和指挥力;许晓菲,三个候选人中唯一的女孩,乖乖女甚至爱哭鼻子,似乎是最没有竞争力的候选人。三个孩子围绕班长的职位展开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同学和家长也不可避免地卷了进来。
赖纳•文格尔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该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由于他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讲“独裁统治”课程。
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杰克是一个大汽车公司的职员,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危机和憎恨。
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遇上了卖肥皂的商人泰勒,一个浑身充满叛逆、残酷和暴烈的痞子英雄,并因为自己公寓失火而住进了泰勒破旧不堪的家中。两人因缘际会地成为了好朋友,并创立了“搏击俱乐部”:一个让人们不戴护具而徒手搏击,旨在发泄情绪的地下组织。
俱乐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地下组织,而泰勒也以自己个人的魅力,吸引着那些盲目的信徒。俱乐部的成员们到处滋事打架、大肆破坏,泰勒本人的行为也越来越疯狂。
杰克对于“搏击俱乐部”的现况及泰勒的行为越来越无法忍受,和泰勒发生争执,泰勒离开了他。然而,杰克发现,他走到何处都无法摆脱泰勒的影子,他开始思考:我到底是谁?
线下活动推荐
北京·音乐丨气氛微妙聆听会
详情请关注puuush推推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推荐
文学研讨会丨未马《从前慢》:当时间失去刻度
时间:2月28日,伦敦时间14:00;北京时间22:00
详情请关注科幻研究在伦敦微信公众号
乐单丨对牛弹琴:中国音乐合辑
详情请查看:https://tinyletter.com/buddhaboxes/letters/episode-17-year-of-the-ox-mix
线上书市丨亚洲艺术书俱乐部
详情请关注万花筒书店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shenjw@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