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年夜饭的大圆桌,其实只用了三百年,几千年的方桌为何不用了

2021-02-21 10: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录于话题#传统文化60#清朝历史59#宗教史40

年夜饭的大圆桌

新年刚过,现如今每年的年夜饭,不管是在家里吃还是去饭店,通常都是围着圆桌落座。大量出现的圆桌可能会让许多人认为,或许在古代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圆桌,并一直沿用至今。但真实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就是在家具十分完备的明代,圆桌都未曾出现,到清代乃至民国,圆桌才逐渐出现在寻常百姓家,直到今天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物件。这个转变是怎么发生的呢?

一、坐姿与家具

今天日本人的生活一如过去,席地而坐,如果中国人去体验这种生活方式,可能很快就坚持不住了,腿疼。但我们的祖祖辈辈,在高足家具进入中国之前的千余年时间里,一直过着席地而坐的起居生活。席地而坐才是我们的正统坐姿,今天习以为常的垂脚而坐反而是违反礼制与习惯的,垂脚而坐这种生活方式是在佛教进入中国后带入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出现多次中国人与佛门中人围绕如何“坐”的问题展开的争论。

大秦赋 跪坐

中国人认为席地而坐才能表达一种肃穆与尊重对方的意味,而佛教徒的垂脚高坐是十分傲慢无礼的行为。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士人对垂脚而坐是很反感厌恶的,但令他们无可奈何的是,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极大改造了中国文化的面貌,其影响直至今天依旧存在。无论双方争论得怎样激烈,“踞坐”的形式还是强势闯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并对原有的席地而坐的方式进行改造。

踞坐与盘腿而坐是不同的,后者不需要任何家具,而前者则需要有相应的椅子或凳子。可以说坐姿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饮食生活习惯,至宋代时,踞坐已取代盘坐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带来的是中国人在家具上的巨大变革,首先就是坐具的出现与大量生产,进而茶几、桌椅、桌案等家具也逐渐升高,以适应踞坐状态后人的高度的提升。

清平乐 高桌与高椅

二、圆形桌椅的出现

尽管高足桌椅已经大量出现并逐渐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但大型的圆形桌椅却始终未曾出现。究其原因,这与中国古人一以贯之的“天圆地方”理念有关,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圆与方的搭配是固定的,是不可逾越的礼仪,而大圆桌是与“天圆地方”理念相背离的,因此很少被人使用。

天圆地方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想象

中国人向来十分重视祭祀文化,对天抱有崇高的敬仰之情。以天坛为例,尽管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圆形建筑,但作为地基的整个天坛广场四周却是方的,完全符合“天圆地方”理念。这种观点导致中国的家具无论怎样发展,一直到明代,都始终未曾出现大型圆桌圆椅,大多依旧是长方形的桌子板凳。即使是皇帝使用的桌椅板凳也依然是长方形的,大型圆桌椅始终没能成为家具家族的成员。

“天圆地方”的天坛

直至清代雍正年间,大型圆桌椅才算正式出现。为什么直到清朝才会出现今日的圆桌椅呢?这很好理解,清是我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满人取代汉人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与汉人不同的是,满人并没有“天圆地方”的概念,尽管他们入主中原后吸收借鉴了大量中原文化,但满族始终保持了他们的民族特性没有丢失。众所周知,雍正皇帝是一位十分勤勉的皇帝,他不像乾隆那般时常下江南游玩,他的任务就是在京城办公,因此他对家具等物件的要求也更高一些。就雍正自己而言,他无聊时也会自己设计一些物件玩意儿,然后交由工匠制作。

方型家具一直占据着中国古代的主流家具

1730年,宫廷内大臣接到皇帝的圣旨,要求他做一张红漆或者黑漆的桌子,但与以往都不一样的是,这次雍正皇帝特意要求做一张“圆桌”。不但桌子要圆的,还要在圆桌中间的柱子上安上可以旋转的轴承,让桌子可以旋转起来,这与今日的旋转圆桌可以说如出一辙。此番要求完全是雍正个人的发明,他并不受中原文化有关“天圆地方”概念的影响,而是出于实用与情调发明了这样的桌子,而令他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桌子在数百年后会彻底走进千家万户。

清朝圆形桌

三、逐渐流行开来的圆桌

雍正皇帝发明圆桌后不久便去世,其子乾隆皇帝本身就是爱玩的帝王,他对圆桌的兴趣更超过了其父。在今日可以看到的许多有关乾隆的人物画图中,但凡出现桌椅的,桌子大多以圆桌为主,画中的乾隆经历了从年少到年老的人生变化,但圆桌却作一以贯之地出现在图画中。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于圆桌是多么的喜爱。

清代著名小说《红楼梦》当中,也有大量描绘圆桌的记载。众所周知,在小说前半段,贾府的奢华是出了名的,各种宴会与酒席数不胜数,就在许多次描写中,圆桌多次“出镜”。例如第三十八回当中的“把那大团圆桌子放在当中”,第七十五回当中的“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等,既交代了圆桌的普及,还交代了圆桌的寓意,与今日象征团圆美满的含义是一样的。至于在其他民间绘画、文学笔记记载当中,圆桌出镜率也很高,由此可见圆桌的出现虽然并没有取代方桌,但已逐渐与其成比肩之势。

《红楼梦》中的圆桌

文史君说

今天司空见惯的大圆桌,其实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一张小小的圆桌,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之间的适应。在中与西、野蛮与文明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逐渐摈弃了席地而坐的传统坐姿,借鉴并采用了外来的垂脚而左,同时高足家具也开始流行普及开来。但桌案始终以方形为宗,以与“天圆地方”理念相契合。然后随着满清入关,中原汉族文化遭到一次重创,圆桌才冲破“天圆地方”理念的约束而被创造并普及开来。

参考文献

吴美凤:《大圆桌的由来》,《紫禁城》2015年第11期。

陈永军:《浅谈传统圆桌的传承与创新》,《天工》2018年第8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关注我们

专业学者团队

有趣又有料的文史科普

投稿:公号首页点联系我们

稿酬优厚

原标题:《年夜饭的大圆桌,其实只用了三百年,几千年的方桌为何不用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