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线上展览(十一)——黄河羊皮筏子
黄河羊皮筏子,大的称皮筏,小的称排子,是用羊皮袋或牛皮袋通过手工扎制而成,以羊皮筏子为多。据《王进宝》记载,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二月,西宁总兵官王进宝在兰州讨伐陕西提督王辅臣叛乱时,用羊皮筏子夜渡黄河,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黄河中上游还没有桥梁和大型渡船的时候,羊皮筏子是黄河中上游回族、撒拉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在黄河里载人运货的主要交通工具,用于青海、兰州、宁夏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运输。1675年以后,羊皮筏子在黄河兰州段兴起,至清光绪年间,羊皮筏子已普遍使用。
黄河羊皮筏大的由600多只羊皮袋组成,载重可达20~30吨;小的排子由13只羊皮袋组成,载重500公斤;牛皮筏由90个牛皮袋组成,载重2万公斤。大皮筏从兰州顺流而下,日行200多公里,晓行夜宿,十一二天即可到达包头。因皮筏大如巨舟,在黄河上漂行,气势壮观,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著名记者范长江1930年从兰州乘坐羊皮筏到内蒙古,他在《中国的西北角》中有详细记载。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用羊皮筏子抢渡黄河,解放银川。
黄河兰州皮筏的羊皮袋或牛皮袋由手工做成。屠宰羊牛时,从颈部剥下筒状的山羊皮和牛皮,用盐水脱毛后,在小爪和大爪,即颈部和尾部打眼,用木棍穿纂,盘扎细绳,两个前肢口部用细绳封扎,灌入清油使之松软,通过前肢口部吹气后封扎,整个过程称为塑皮袋。将柳棍用榫卯、绳子组合成长方形框架,再把充气的羊皮袋排列拴牢于架上,就做成了羊皮筏子。外观和材质的独特性,制作和驾驶传统手工技艺的不可再生性,活动区域的广阔性和文化传承的悠久性,是兰州筏子的显著特征,显示了西北各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文化创造精神。
从青海、甘肃、宁夏至内蒙古3000多公里的黄河流域,是羊皮筏子的文化生存空间,广为传唱的筏子曲调深沉悠扬,内容丰富多彩,记录了筏客驾驶羊皮筏子穿越险象环生的黄河峡谷时留下的许多悲壮和惨烈的故事,成为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的重要内容。
黄河羊皮筏子是黄河最早的水运工具和黄河现代水运鼻祖,承载着黄河中上游水运史和黄河中上游流域各族人民交流、贸易往来的故事,是中国多民族团结、和谐、友谊的历史见证。它承载了各族人民300多年的生产生活经验和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积淀着各族人民的勤劳智慧、生活情感和文化记忆,也对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20世纪50年代之前,羊皮筏子一直是兰州重要的水上运输工具。8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羊皮筏子实用功能已经失去,曾一度中断。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少量的羊皮筏子重新出现在黄河上。由于需求量少,传承人年事已高,黄河羊皮筏子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驾驶技术濒临失传,需要抢救保护。2006年,黄河羊皮筏子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9年,黄河羊皮筏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2006年,市区文化行政部门与保护单位兰州市七里河区文化馆制定了《黄河羊皮筏子保护计划》:一是普查分析黄河羊皮筏子的现有分布、传承人、制作工艺、驾驶技术以及生存状态;二是制定通过传承人带徒弟进行技艺传承的保护措施;三是制定落实保护经费和传承人津贴政策。
来源 | 金城关文化博览园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标题:《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线上展览(十一)——黄河羊皮筏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