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部手机毁掉孩子的全过程
原创 窈窕妈妈 窈窕妈妈
hi,我是窈窕妈妈
“您的孩子寒假在家,主要娱乐活动是什么?”
前几天,我采访了20位宝妈。她们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育儿观念也不同、但是我得到的回复却惊人一致— —
“玩手机。”
是的,这一代孩子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蹲坐在沙发或床头,盯着手机屏幕一次就是四五个小时。手机是孩子们快乐源泉,也是家长们担忧的起点。无数家长在“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的问题上焦头烂额。
最近央视称,近视发生的年龄已经提前到了3到7岁,原因正是孩子们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假期里更是如此。
有数据显示,孩子们近距离玩手机20分钟,就相当于玩80分钟的投影、40分钟的液晶电视。而且很多孩子姿势不对,对眼睛的伤害就更大。
而因为电子产品的发展和普及,我想近视的年龄恐怕还会提前……
当然,电子产品的伤害远远不止于此,成瘾后对身心的伤害更值得重视。
寒假期间有读者告诉我说,孩子真心管不了了:儿子7岁,从假期第一天开始就捧着手机玩游戏。谁喊也不理,谁叫也不听,说多了还要跳楼。一边玩一边喊,甚至表现出暴力倾向。
用她自己的话说:第一次感觉无计可施。
不少孩子因手机成瘾,导致情绪化严重
游戏本身是用来消遣的,但对于自制力不足的孩子来说它们显然更具成瘾性。孩子们不会关心未来,也很少权衡利弊,他们只喜欢“爽”在当下。
如何激怒一个孩子?拿走他正在玩的手机就够了。为了游戏,他们可能会把父母的钱拿来充值,可能会因为手机被拿走而大发雷霆,还可能……
长此以往,孩子不仅视力、成绩下降,性格和品质塑造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甚至还会出现危及孩子生命的极端案例:哥哥为证明游戏中“复活”存在,携妹妹一起跳楼;模仿游戏中跳伞,15岁孩子跳楼身亡;孩子玩游戏1月消费6万愧疚自杀;妈妈没收手机,孩子以死相逼……
这样的案例几乎每年都有,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对于童年没有手机的家长来说,这种力量似乎有些诡异,却真的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一个沉迷手机的孩子留下的遗书
手机沉迷就像多米诺骨牌,一个不起眼的变化带来的可能是让你承受不住的结局,我们该如何在科技进步和孩子的成长中做好权衡?
有人说,禁止孩子玩手机不就行了?
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关注的问题。为此央视做过一次采访,结果令人深思。
第一位家长:“孩子天天盯着电脑、手机看,解决不了,因为现在的孩子离不开手机。”
第二位家长:“给孩子一部手机,就能轻松三小时,有的孩子从晚上吃完饭一直到睡觉,四五个小时都是在玩手机。”
第三位家长:“玩手机的时间特别长,家长说的话也不听。”
三位受访家长,有着同一种烦恼,却说出了不同的问题关键。总结一下,现在的孩子和手机的三种关系:离不开、放不下、易沉迷。
01
离不开:
孩子用手机,越来越成为一种刚需
为了防止沉迷手机,你可以控制孩子碰手机,但学校不同意、老师也不同意,当今教育的很多地方,都需要手机来进行配合。
接触手机的机会多了,对眼睛造成伤害和沉迷的机会自然也就多了。
所以,一味的把孩子用眼过度和沉迷手机的责任推给家长和陪伴的缺失上,是相当片面的论调。很多时候,家长处于一种“不得不这样”的窘境里。
朋友小利告诉我,她家孩子的寒假作业很多都是要在手机上通知、完成,不仅要每天打卡、上传作业、还要按规定看视频,孩子每天用手机的时间保守估计四五个小时。
最气人的是,孩子还没完成作业,就偷偷玩起了手机游戏。
对此有人向我抱怨:“孩子沉迷手机,都是学校惹的祸!”
我们深知,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是效率和便捷,但当它融入到教育方式里,某种程度上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作用。
教育和科技的结合是否应该适度而为,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权衡这个度?这不仅是家长应该考虑的,更应该是所有人该考虑的。
02
放不下:
很多孩子沉迷手机,是爸妈教的。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孩子哭闹不止,爸妈扔给孩子一部手机,孩子马上不哭了。从此,孩子只要一哭,就把手机递过去,孩子渐渐对手机产生了依赖。
不得不说,手机真是一个万能哄娃神器,但面对手机沉迷的孩子,他们只是一味批评孩子,却很少反思自己。
作为苹果的创始人,有记者问乔布斯,“您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玩平板电脑吧”,乔布斯的回答却让人意外— —
“我严格控制孩子们玩电子产品。”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作为重要的启蒙教育,家庭教育往往不被重视。
还有不少家长觉得“要是我会教,还要学校干什么”。但其实,家庭教育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后台有位家长说:“自家孩子还小,应该看不懂手机,玩手机就是听个响而已,应该不会上瘾吧,这样带娃真的轻松很多。”
我相信,这样的家长不止他一个。
我想告诉这些父母:你在教育上偷过的懒,日后的惩罚一定会加倍奉还,你现在带娃图简单,以后就不要怕麻烦。
03
易沉迷:
孩子沉迷手机,往往因为家长先沉迷。
看过一个社会实验短片:让几位成年人坚持20分钟不碰手机,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没有一个人是平静地完成实验的,他们坐立难安,不知所措,甚至开始胡言乱语。
看似夸张,其实非常真实。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父母是如此沉迷手机的呢?
人最容易原谅的人永远是自己。
作为家长,很多人不想承认自己没有以身作则,不能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一边呵斥孩子爱玩手机,一边刷着自己爱看的短视频,你要求孩子不碰手机,却放纵自己玩手机没日没夜。
你可能没想过,面对一个沉迷手机的父母,孩子只想问两个问题:一个是“凭什么”,一个是“为什么”。
“我不能玩,凭什么爸妈能玩?”
“他们为什么爱玩手机,却不爱陪我?”
一位小学生写给妈妈的信:不要玩手机了,多陪陪我吧
只对结果担忧不对过程负责,是当今无数家长的教育方式。盼望着儿女成才,却抽不出时间陪伴;叮嘱孩子努力,却不能做一个好的示范。
南辕北辙,舍近求远,直到现在很多家长也根本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错。
在某娱乐软件的评论区,很多妈妈片面要求取消、关掉游戏,认为是游戏害了孩子,抹杀了孩子的未来。
看完之后让人同情,但也暴露了家长的无知。
细想之后才发现,现在沉迷于短视频的妈妈,和沉迷游戏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呢?游戏不会被取消的,即使真的取消,孩子也会沉迷游戏之外的东西。
对于孩子沉迷手机,通过家长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引导,才能更好教育好下一代,而这个过程将会非常漫长、艰难。
04
如何做:
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所有人都应重视。
在教育的路上,家长们都曾踌躇满志,却从没想过会在孩子手机沉迷上耗尽精力,怎么也想不出一个两全的办法。
这个寒假,我收到很多家长的抱怨:从早上醒来到深夜睡去,没有一会儿是不抱着手机的。不仅担心孩子的视力,更担心网络对孩子成长的不良影响。
社会应该做怎样的引导,作为家长又该怎么做?
相关部门早有规定,个人手机原则上不带入校园,即使要带也禁止进入课堂。
但具体细节还需要细化,毕竟现在的教育方式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如何权衡需要大家共同去一步步实现。
当然,让孩子们免于手机沉迷,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家长。但切记不能着急,你的每一点努力都会作数的。
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自己不沉迷手机、不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
即使是工作需要,也要回避孩子,并严格限制自己使用手机的次数;
在孩子面前多读书看报,做一个爱学习的家长,孩子也会慢慢改变的。
严格要求,制作规划:
用闹钟代替手机,避免孩子把手机带上床;
需要手机时,严格控制时间并尽量有家长陪同监督;
禁止或者限制下载游戏,不让孩子记住付款密码、解锁密码;
永远都是作业优先,不完成作业,不接触手机。
身为父母,多多陪伴:
杜绝用手机哄孩子,孩子哭闹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读绘本,讲故事;
不要把“可以玩手机”作为对孩子完成作业的奖励。
平时多抽时间和孩子相处,旅游、亲子游戏等,感受到了父母的爱,玩手机的欲望也一定会减少。
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什么力量能摧毁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身为家长,深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从来都不是容易的,教育也更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社会的变化,每一代都会遇到不同的教育问题。
而手机沉迷问题一直存在,只是在假期里更容易被家长发现并提起。对此我想对所有家长说,并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方法,一切都需要坚持下去,慢慢来。
解决孩子们的手机沉迷任重道远,就让我们的努力,从这个寒假开始吧!
• End •
原标题:《一部手机毁掉孩子的全过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