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穷人更爱奢侈品?诺奖得主15年走访18国的犀利吐槽

2021-02-26 08: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林君 精英说

在这个时代,我们时常能看到那些匆匆忙、勤勤恳恳的上班族,他们任劳任怨,甚至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

图片来源:Google

与此同时,网友们吐槽自己是“社畜”碌碌无为、是“日光族”负债累累,甚至按日子过得“越忙越穷”,却全然不知道这一切是因为什么。

所以,为什么会越忙越穷?这个听上去太过犀利甚至让人不忍直视的问题曾被不少人提起,却少有人真正去思考。

直到2019,三位经济学家因为一本名为《贫穷的本质》的书籍,以及他们在这背后卓越的贡献,获得201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作者 Abhijit Banerjee、Esther Duflo 和 Michael Kremer

图片来源:Google

在书中,这三位经济学家用15年的时间踏遍5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中最贫穷的地方。从生活、教育、健康等生活的多个维度,来探究贫穷产生的真正原因,最终有了这本“大成之作”。

现如今,《贫穷的本质》这本书已被公认为研究“贫穷”的巅峰之作。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图片来源:Google

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穷人?书中有个词叫“贫穷陷阱”:

越穷越容易生病,越生病未来就更穷

在作者们笔下,穷人们并非不够努力、不愿意学习,但生存本身就可能已经占去了他们95%的时间,再加上错误的观念和匮乏的资讯,光是读起来就感到十分绝望。

穷人们没有剩余的资金来长期投资自己,缺乏有效的资讯而无法做出正确决策,因为朝不保夕而放弃投资及时行乐,又或者因为出身卑微只能自怨自艾自生自灭。

图片来源:Google

最后,一辈子逃离不出“贫穷陷阱”。

而当我们直视这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详细解读对贫穷和穷人的误解,这一切也将能够启发我们反思自身的思维模式和现金流管理,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资讯即财富:信息匮乏让人短视

很多人说,比穷更可怕的是无知,在贫穷背后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知识和信息的匮乏。

当最有价值的信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信息和资讯相对匮乏的穷人,便成为了最短视的那个群体。

在《贫穷的本质》这本中,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图片来源:Google

2005年,阿比·吉特来到印度西部一个城市,和当地的医疗机构商量推广疫苗、蚊帐来预防疾病的合作。

在现场,只见一位当地小护士气冲冲地走出来,指着阿比吉特大声告诉喊道,“这些事根本没有意义”。护士提到,曾有个得了痢疾的小孩来看病,于是给了孩子妈妈一支口服液,可大人压根不相信口服液就可以给孩子治病,因为妈妈觉得只有打针才有用。

当然,这不是最让人惊讶的。

印度农村

图片来源:Google

阿比吉特发现,穷人花费在健康和医疗上面的金钱和时间并不少——甚至等于乃至高于中产阶层,可他们的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了昂贵的治疗上,而不是廉价的预防。

为什么呢?穷人往往缺乏必要的医疗和卫生知识,他们听不懂医生们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也不理解给儿童接种疫苗将可以节省更多的医疗费用,往往要等到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在无奈之下掉头去看医生。

在印度医院,几个家庭的不同病人挤在同一张病床上

图片来源:Google

通过他们的研究,你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贫穷如此难以克服。信息贫富和经济贫富是正相关的关系。

每年,全球有500万人在5岁之前就会夭折,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穷人。其实我们无法苛责,这些挣扎在贫困线的家庭,最大的努力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更高层面的东西,并不在他们的能力和理解范围之内。

图片来源:Google

因为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穷人们只能从他们有限的认知里,选择看似正确的事情。对于看不见的风险,他们既没有预见的能力也没有学会判断,甚至不愿意相信别人所说的风险。

比如生病后,他们更倾向于相信那些喜欢“下猛药”的医生。

比起那些真正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的社区站,穷人更重视那些要价高但是愿意为他们开抗生素的医生。在穷人看来,“下猛药”可以帮助他们更早痊愈,从而有时间和精力重新投入到劳作中,殊不知,这样的方式往往会带来抗药性和过度治疗。

图片来源:Google

方方面面的事物,都在不断扼杀着穷人的生存空间,让他们不得不为三餐一宿而疲于奔命,用体力换取生存下来的一丝机会。然而这种重视治疗轻预防的态度,让很多穷人不但经济更加紧张,身体也饱受摧残,进而可能影响到下一代。

根据研究,身体状况较差的孩子往往上学的时间较短,毕业之后的薪水也相对较低。

贫穷,就这么被“遗传”了下来。

图片来源:Google

拒绝延伸满足,穷人更爱买买买

与此同时,因为肩负着生活中的重重逆境,穷人往往更难做出正确的决定。

有科学研究表明,生活在巨大压力中的群体往往承受着更高的皮质醇,这类原本是肾上腺在应激反应里产生的激素,容易诱导人类作出更加不理智的冲动型决定。

图片来源:Google

试想,当你的周遭永远充斥着这样的话语:

“你永远都买不起那台电冰箱,还是喝杯茶吧”、“学习是没有用的,反正我不够聪明”、“存钱有什么意义,还不如立刻就花掉”……

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压力山大吧。

图片来源:Google

曾有一位名叫芭芭拉的美国博士想要了解贫困生活的真正模样,于是她化身服务生、清洁工和理货员进行亲身体验。经过了几个月的实践后她发现,底层人民最无奈的现实是:

即便再怎么努力工作,也还是难以跳脱贫穷的怪圈,生活会越来越把你消磨得只会考虑一餐一饭,看不到将来。

美国女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作品

《我在底层的生活》

图片来源:Google

女博士的贫穷体验揭露了这世间最残酷的本质,“有些人光是活下去,就已经拼尽全力了”。

也正因此,对于贫困地区的人来说,储蓄的吸引力更小,他们认为目标太遥远,并往往因为心理因素拒绝延时满足。就这样,当他们因为短视、成见或是不得已的现实因素放弃储蓄,也将因此跌入贫穷陷阱,陷进一个无法摆脱的恶性循环。

在一次田野调查中,三位经济学家来到一处贫困的村落考察,他们惊讶地发现,当地许多儿童表现出营养不良的状况,但许多家里都有电视机。

村子里的人说,他们会攒很久的钱,买一部电视机。

图片来源:Google

学者们感到奇怪:电视机并不能改善他们的经济情况,但是吃得更好更健康却可以帮他们更好地提高生产力。为什么宁可把钱用来买电视机,却不愿意花钱改善自己的营养状况呢?

村子里的人回答道:“因为电视机比食物重要。”

平心而论,贫穷的人生活中往往有更多的烦恼,所以相对而言,比其他人更加需要那些让人减轻烦恼的工具——垃圾食品、游戏机,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买一台电视机……这些高频低效但却及时满足的方式,必然将成为了他们的“最佳解压途径”。

而联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又何曾不是这样呢?

图片来源:Google

在这个被消费主义裹挟的时代,“双十一买买买”、”圣诞大狂欢“……外界太多的刺激可以让我们丧失理智。

一个名牌皮包、一部最新款的手机、一辆国外进口的豪车、一场奢华的婚礼……成为了许多当代青年重要的情感追求之一。

经历了村庄的这一幕幕景象,经济学家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一定数量的穷人虽然穷,但相对而言在消费方面的支出并不比富人低,甚至还会更高。联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背负高额贷款甚至喘不过气来的人们,可能不少人对此深有体会吧。

图片来源:Google

很多时候,在面对巨大的外界诱惑时,人们已经丧失了自控力。

在行为经济学上就有一个叫“决策疲劳”的概念,意思是说,你在短时间内做出的决策越多,你的精力越疲惫,内心就越不愿意再一次权衡利弊,导致决策越来越随意。

有经济学家就发现,这种“决策疲劳”对穷人的影响最大。

图片来源:Google

美国的穷人喜欢买垃圾食品,不仅仅是因为便宜,而且因为他们习惯每买一样东西都要反复比价。

一方面,这占用了他们的大量时间,没有精力去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那些频繁的、无意义的决策使他们的大脑疲劳,从而无法抵御那些垃圾食品的诱惑。

而在富人看来,花钱要么是为了赚钱,要么是为了享受,两样都不搭的事,就不值得白白浪费精力。正如阿尔法书院学习顾问 Ion Buravcenco 曾说的,“花钱的前提是,思考这是否对自己长期真的有意义“。

图片来源:Google

如果真的喜欢一件物品,适当地奖励自己无可厚非。

但试想,如果频繁地花钱为了得到某类物品,它对你而言是变得让人麻木了,还是让你幸福了呢?

今日话题

“买买买”

真的有给你带来快乐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互动!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小林君,精英说作者,英国文化研究领域海归小硕,用心码字。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参考资料: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1966353/

芭芭拉·艾伦瑞克《我在底层的生活》

纪录片《为什么贫穷》

书单 小心你的“穷人思维”

糖总总 为什么穷人更喜欢买奢侈品?

精英说 "这个社会正严厉惩罚不读书的人",女博士、富二代体验穷人生活后,发现残酷现实...

原标题:《为什么穷人更爱奢侈品?诺奖得主15年走访5大洲18国,犀利吐槽:“越穷越爱买买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