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草原明珠 ---哈萨克毡房文化专题线上展(一)哈萨克毡房历史

2021-02-10 14: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草原明珠

---哈萨克毡房文化专题线上展

哈萨克毡房是中华优秀建筑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哈萨克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同艰苦的自然环境不懈抗争中逐步创造的适合游牧民族居住和迁徙的民居文化。哈萨克毡房便于安装、拆卸、携带简便、经济实用,具有草原气息,适应游牧迁徙,是哈萨克族人民长期游牧生活的需要和智慧的结晶。

一、哈萨克毡房历史

1

历史

哈萨克族毡房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哈萨克族民间口耳相传的一些叙史长诗的描述中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初期。两千多年前嫁给哈萨克族祖先乌孙王的汉朝细君公主在《黄鹤》一诗中唱道: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穹庐就是指的毡房,旃通毡。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哈萨克先民就在使用毡房,这种便于携带和拆卸的住房承载着哈萨克族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和传承。在白居易的诗、文中,也曾多次深情的提到或专门描述了“青毡帐”。

2

发展

哈萨克毡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根据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同的需求,毡房文化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结构、大小也演绎了几个不同发展历史阶段。

拉舍赫

原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制造生产工具的能力,也没有建造房屋的观念,当时的毡房只用三四根木棍做骨架,用兽皮或茅草覆盖临时住所,称之为拉舍赫。

库尔剋

人类社会发展到新石器时代,虽然技术手段落后,还没有创造先进工具的能力,但有了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当时人们就把木杆剥皮,稍加工后,几根合拢起来,覆盖兽皮建成的简易住所称之为库尔剋。

霍斯

古老的哈萨克族先民出行远征或游牧时创造了一种结构简单,虽空间小,材料少,但使用面积和用途大,容易搭建拆卸和搬运且没有围栏的简易毡房称之为霍斯,在游牧区沿用至今。

伊特阿尔哈

哈萨克族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为适应大自然空气变化,创造了在短时间内利用两栅围栏搭建成人字梁的简易框架,然后外用兽皮或毛毡覆盖简易住所称之为伊特阿尔哈。

哈拉厦宇

从毡房的发展历史来看,人民还没有创造毡房穹顶时,将房杆顶部捆绑在一起搭建的毡房叫哈拉厦宇。哈拉厦宇有两个意思,一是陈旧,第二是贫民。后来,有条件的哈萨克族人家除了自己居住外,另用旧毡子和旧框架搭建用作储藏间或厨房。

沃套

从毡房的发展历史来看,小毡房出现于大毡房的前期,但后来,在哈萨克族家庭中,从长辈家中分离出来的弟兄或者年轻夫妇结婚后新搭建的毡房均称之为沃套(小毡房),习惯上用4栅围栏搭建。

阿克沃尔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建造能力逐渐成熟。因此在原生活用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采用几何力学的概念和技术手段,用6-8栅围栏,制作出外形美观、使用空间大、舒适又环保的白色毡房称之为阿克沃尔达。

原标题:《草原明珠 ---哈萨克毡房文化专题线上展(一)哈萨克毡房历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