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席展望|申万王胜:今年A股没大幅回落之忧,可布局三条线
【编者按】
牛年来了,牛市能否继续?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专访多名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首席经济学家,明星基金经理,把脉牛年新主线,挖掘牛市新机会,展望市场新走向。
本期刊出的是对申万宏源研究所副总经理、研究总监、策略首席分析师王胜的专访。
王胜十次上榜《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并是业内极少有的同时获得策略研究与行业研究两类荣誉的分析师。
王胜 资料图
展望牛年A股市场,王胜认为,今年并非A股市场投资大年,但市场一些过度担忧也大可不必。当下A股市场多方特征与2018年初的市场环境非常类似,如紧货币的担忧、结构分化、年初新基金发行放量等,导致市场担心2021年出现类似2018年风险偏好大幅回落的状况。
对此,王胜指出,相较2018年,2021年政策转向更温和,同时,基本面属上行周期,加之情绪方面居民权益配置意愿更强,均有利于A股市场的稳定。流动性紧缩的担忧和冲击,或只影响2021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的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开年以来,“春季躁动”如约而至,A股抱团行情突出,蓝筹股不断走出新高。
对此,王胜说,我们并不赞成使用“抱团”这个词,其本质上是基本面趋势选择出来的结果。2019年以来,A股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溢价就已经成为趋势。当然,不同行业间仍存在一定分化。如周期龙头公司守住市场份额并不容易,而医疗保健和消费服务等细分行业,则呈现出明显的龙头再集中趋势。
王胜表示,中短期来看,部分行业龙头集中度提升,仍是A股市场的主要趋势。同时,长期来看,对A股龙头溢价格局的内在稳定性,也不宜低估。但是,也要注意,龙头给溢价,和龙头公司可以给极高估值是两个不同概念,再好的公司也要给合理的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牛年,王胜特别关注通胀预期的升温。王胜预计,2021年二季度后,CPI同比可能高位震荡,PPI也将同步进入高位震荡区间。因此,在2021年春季躁动结束之后,权益市场需特别警惕全球经济刺激退出带来的一些不利因素。
配置方面,王胜建议投资者,A股市场方面,在周期中寻找Alpha,化工已经成为这一方面的成功案例;关注短期拥有中美地产后周期需求共振带来的业绩利好、长期符合“产业数字化”方向能够拔估值的家电。在把握各行业龙头集中的趋势性相对收益机会时,同时把握两会、国庆等改革关键窗口的反弹。港股方面,王胜提醒投资者,2021年可关注高性价比的优质周期股,同时关注港股核心资产被南下资金重估带来的投资机会。
澎湃新闻:展望牛年,A股市场的行情如何?
王胜:虽然“春季躁动”如约而至,但总体来看,相较前两年,2021年是A股投资小年。
值得关注的是,当下A股市场的长期性价比和部分市场特征,与2018年初的市场环境类似。如2021年和2018年前一年,都出现了公募基金高收益,以及年初新基金发行放量等。同时,也都存在紧货币的担忧。此外,2021年A股的结构分化,较2018年更甚,核心资产的长期性价比弱于2018年。因此,市场有2021年可能成为2018年的悲观预期。
不过,相较2018年,2021年政策转向更温和,对实体经济的伤害更小。同时,基本面上,2021年是上行周期,业绩消化估值能力会更强。此外,市场情绪方面,2021年居民权益配置意愿更强,也有利于A股市场的稳定。
因此,2021年大概率不会出现类似2018年那样风险偏好大幅回落的情况。流动性紧缩的担忧和冲击,可能只会影响2021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的市场。
总体看,2021年A股最大的投资机会,在于一季度的春季行情。不过,市场对2021年有可能成为2018年的猜想,更多地是短期市场回调引发的过度悲观预期。这可能成为2021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A股市场潜在上行的催化剂。
澎湃新闻:开年以来,抱团股行情成为A股市场关注的焦点。同时,抱团行情下,A股大蓝筹股连续创出新高。对A股的抱团现象和当下蓝筹股的估值,你如何看待?
王胜:2019年以来,A股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溢价就已经成为趋势。在行业集中度提升似乎“看不到尽头”趋势下,对应出现的历史级别高估值难免“让人焦虑”。
不过,从盘面上看,核心资产持续走强并不等于大盘股跑赢小盘股。可以看到,2019年以来小盘股是有相对收益的。因此,龙头集中度提升是趋势,但扶植小微民企政策的效果也在逐步显现。
从行业来看,不同行业龙头集中的趋势也有不同。一方面,周期龙头公司守住份额并不容易,如上游周期和中游制造,A股细分行业营收第一名的公司占比稳中有升,但前三名的营收正在被追赶。
而另一方面,A股可选消费领先公司的地位相对巩固,同时医疗保健和消费服务等细分行业,更是呈现出明显的龙头再集中趋势。此外,A股科技制造各细分行业普遍集中,但前三名龙头仍能齐头并进。
总体而言,中短期来看,小盘股基本面夯实仍需时间,部分行业龙头集中度提升,仍是A股市场的主要趋势。同时长期来看,A股行业龙头被挑战的概率也在降低,因此对龙头溢价格局的内在稳定性,不宜低估。
澎湃新闻:牛年,你最看好A股的哪几个板块?理由是什么?
王胜:2021年,建议A股投资者总体沿“业绩消化估值”思路来进行布局。
虽然A股业绩消化估值并不常见,但2021年上半年经济复苏到过热的预期差,或会很快消除,紧缩预期可能提前反映。因此,从2021年二季度开始,业绩消化估值或将凸显。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沿三条线布局:一是周期成长,化工已经成为这一方面的成功案例;二是基本面预期稳定的核心资产,大消费、军工、碳中性中有值得深挖的机会;三是低估值板块,关注短期拥有中美地产后周期需求共振带来的业绩利好、长期符合“产业数字化”方向能够拔估值的家电;关注2021年下半年金融地产反弹的机会。同时,把握各行业龙头集中的趋势性相对收益机会,以及两会、国庆等改革关键窗口的反弹。
澎湃新闻:开年以来,南下资金亢奋,港股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牛年港股市场的行情和配置,你有何观点?
王胜:南下资金规模与日俱增,主要是两方面因素所致。
一方面,此前大部分新发基金允许购买港股,同时这一比例在未来还有望进一步提升,“加仓港股”成为了越来越多基金经理的共识。本质上是内地大类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的趋势外溢到了港股。
另一方面,全球流动性保持宽裕,外资持续流入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作为唯一有效控制疫情并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有望成为2021年外资加仓的首选。
配置方面,建议内地投资者在布局港股时,关注三个方向:一是股价处于底部区域,且港股通快速加仓的股票;二是关注A/H价差快速收窄,且不断创新高的港股通标的;三是关注“顺周期里的阿尔法”。
总体而言,2021年港股的优质周期股性价比,是比A股高的。因此,2021年上半年,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港股通顺周期板块的配置机会。
澎湃新闻:牛年,政策面有何期待?
王胜:总体而言,目前政策的导向,均指向降低社会的波动率。如稳定房价、减少A股的波动率、加强互联网小贷监管等,我们密切关注平台型反垄断具体政策和案例的落地。
就策略分析而言,对货币政策更为关心,特别是CPI和PPI同比的“形状”。预计2021年二季度后,CPI同比可能高位震荡,PPI也将同步进入高位震荡区间。
具体来看,除食品外,2021年CPI各行业分项同比,均存在明显的同比上行压力,新涨价因素可能来自于方方面面,2020一季度后的通胀约束,可能构成A股的下行风险。
因此,在2021年“春季躁动之后”,A股市场需特别警惕滞胀预期的出现,关注全球经济刺激退出带来的一些不利因素。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