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阿两国商界的纽带——阿富汗中国城
二十年磨一剑的阿富汗中国城,开启了新时代中阿经贸的财富之门和两路互通枢纽。它是阿富汗第一个“一带一路”标志项目,增进了中阿双边经贸友好关系,是中阿两国商界的纽带。进入商城是一次融入国家规划、跨进“一带一路”内核的绿色通道,所有与之交集的单位或个人,均可分享由此带来的便利。本文基于中阿经济共同体中枢办公室于2021年1月份田野调查,资料来源“阿富汗工贸”公众号。文中分别从阿富汗中国城的兴建背景与历程、发展现状与优势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阿富汗中国城的兴建背景及历程
(一)战后中国与阿富汗合作投资有着诸多不利因素。战后的阿富汗,常伴随着爆炸事件,很多地方不安全。中国人像很多国家的人一样对当地市场认识不足,一直担心战乱或不知如何进入该国市场,无法投资于潜力巨大的生产项目。中间商只做低端商品倒卖,一直没有建立稳固销售渠道,基本是遵循短平快模式,结果是取利也短、价格也平、被淘汰也快。而当地轻工业得不到技术规划的帮助,处于自发缓慢恢复阶段,各种产品生产线都依靠国外进口指导生产,管理粗糙导致次品率居高不下,效能低成本高,缺乏产业链条。另一方面,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中国产品销往阿富汗。单向贸易导致空箱无法回流,运输、时间成本奇高,只能不断探索如何从阿富汗回流物资。同时在阿富汗的经贸交流有着种种现实问题,首先两国之间的国家机器运转方式、法规、管控、维护等皆不相同,中阿商人都抱怨对方不诚信难相处。中国企业希望拿到订单定金再开始生产,阿方没见产品不放心先付款。生活工作因为习惯不同犯下的错误导致小毛病积累成大隐患,最后都转化成不确定风险,成为众多中企投资亏损和项目失败的普遍原因。
(二)阿富汗拥有独特的自身优势以及和中国的互补优势。尽管国内时常伴随着爆炸,但却是局部和有目标的,并不是外界印象中的炮火连天,且具有一定规律性,有经验者完全可以规避风险。偏见来自于闭门造车的媒体,渲染安全问题,且多是语焉不详的拼凑和重复叙述,实际上和平力量始终没有停止对这个国家的投资步伐。同时,阿富汗没有计划生育,四千万人口中60%低于20岁,16岁以下占全国人口一半,存在着长期的人口和消费红利。另一方面,阿富汗没有遭受国际制裁,贸易全球采购、出口无障碍,随着相对和平的环境形成,回流的平民继续增加,会有更多商品需求。加之缺乏技术和管理,周边国家甚至域外国家已经看到阿富汗的独特前景。意大利、土耳其、日本、印度、法国、德国等国已经加快了进入步伐。历史上中国一直和阿富汗有经贸往来,丝绸之路和青金之路即是古往今来中阿商贸的最佳写照。中国的工业产能过剩,阿富汗百废待兴。中国需要去产能,而阿富汗通过了新投资法——允许外企百分百占比等多项政策,鼓励工业进入。中国国内的产品找不到销路,阿富汗却严重缺乏各种产品、生产能力与技术,阿富汗恰好成为中国产品需要的新市场。从紧缺的电力配件到运输工具,从通信产品到机械设备,更不必说日用产品,只要质量有保障都大受欢迎。此外,阿富汗矿产丰富,几万亿资源亟待开发,而中国资源短缺,每年从海外进口几千亿。两国不同发展历史形成的落差,其实是待开发的商业潜力。
(三)经过了二十年磨一剑的探索历程,阿富汗中国城终落地。回溯2002年的3月,相关人员辗转到达硝烟弥漫的阿富汗,期间找遍喀布尔没发现中国人。秋天以后有了中国使馆的临时外交官及办公人员,商务处路参赞中肯介绍当时的情况和当地需求。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孙玉玺成为阿富汗战后首任特命全权大使,后来中使馆成为早期团队重要的往来场所。战后的当地政府处于执政理念和实践的摸索阶段,直到第三届民选团结政府上台,开始明确开放经济政策,支持民企发展保护私有财产,企业家在议会开始有充分发言权。此后经过6年夯实基础,在2008年和部落建立关系后,中方开始工业投资。自2003年中铁接连不断签约道路合同到民企承建阿海关大楼,之后陆续与当地知名的“法尅里”家族合资建厂。从2004年中阿商贸金桥网引进造纸厂到2008年中冶和阿达成铜矿开采协议;从中石油项目到民企工业明海钢铁、纸尿裤厂等,经贸往来变得愈发通畅。设立中国城计划可追溯到2010年明海钢铁投建生产稳定后,也曾联合央企国企探讨合建,由于种种不便和杂音延缓了脚步。直到2013年底“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终于有机会将中国城设想付诸实施,该设想也成为中阿经贸史上第一个在阿落地的商品基地规划。2016年阿富汗政府确定了经贸战略——青金之路,其实质是建设与欧洲、中国相连的铁路网。中阿两国互联互通基础广泛,对周边安全环境和民生发展有着共同认识和需求,现行项目可以从点到面逐步拓展。在国内“一带一路”倡议和阿富汗政府青金之路经贸政策的双重支持下,相关团队开始将一些积累的资源建立成公共平台,可见可用可落地。2018年12月26日,从阿富汗建筑商中接过新落成11层大楼的使用权、管理权,签约10年,建立“一带一路”中国城,成为中国人首个矗立在阿富汗首都的窗口,首个在阿富汗建立的经贸平台和纽带,为下一步中国商品便利对接阿市场及资源回流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是对“一带一路”和国家间经济合作的创新实践。
二、阿富汗中国城发展现状与优势
(一)阿富汗中国城面临着挑战与机遇。阿富汗中国城是阿富汗第一个中国商品基地。中国城从开始筹备到办理手续,再到挑选合作伙伴和队伍建设经历了很多年。中国城试营业的一年,反响并不是很大,主要工作是主楼工程扫尾,上下水试运行,部分功能调整及基本环境完善。2020年7月1日中国城正式营业,接待客人非常多但是产品不多,和阿富汗商人洽谈了海量需求,但是却无法满足阿富汗商人需求的百分之一。人少事多是中国城目前的状况,机器设备运到后需要等两周才有人手安装。由于疫情影响,至少耽搁了十二家企业计划到阿富汗的考察和三条生产线的上马。厂家来不了产品自然无法到达,不过仍有三家民品制造企业、网络公司,突破重重阻力到达阿富汗。他们惊讶的发现了久违的消费市场,通过仔细调研制订计划,仅三个月物资就到达中国城。另一方面,阿营销商对通过商城平台采购中国产品表现出极大兴趣,希望建立长期关系。多家公司希望在房地产、物流方面马上签约;环保项目资金已进入等待状态;医药公司老板希望尽快达成医药目录产品批发计划;汽车经销公司罗列配件、轮胎等多个单子,愿意尽早交易;矿产公司明确表示对通过中国城出口中国大市场有期待;鞋子批发签订了300万购销合同,而这仅仅是日用品的九牛一毛。当地财阀希望通过中国城在新能源项目上展开合作,希望未来5年供电达到阿全境的4成。电器协会更是渴望通过商城进货以解决他们前往中国面临的种种不便。
(二)阿富汗中国城成为中国商企考察阿市场的根据地。中国城团队在对阿富汗相对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进中高档新品。2017年中阿产业、资源、经贸方案规划成册后,更是获得相关国家政府和商界肯定,并期待联合实施共享贸易便利。依托此前的调查,花费五年做项目论证、实践、总结、落地和组织多批次对阿富汗考察,形成目前对阿经贸分步走的清晰规划。定向推介使部分国内企业对阿现状、经济、投资、安全环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国内企业对阿经贸、投资、文化交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阿富汗战后重建、民生改善项目。设立驻喀布尔办事处、北京办事处。喀布尔设有业务部、市场部、财务部,负责在阿富汗的商务、经贸、文化交流工作。北京办事处负责对阿贸易战略制定、双向经贸便利化、投资衔接等业务拓展。目前已经完成一系列法律手续,为开业做好准备。包括中国进出口投资许可、阿富汗商务部注册、商标局审核、海关通关许可在内的两国相关部门全部沟通到位,所有进驻时间和方式及软硬环境,都有明确而细致的路线图。商城中阿联合办公室对企业进行分级合作,诚信守规企业将得到租金减免和订单优先、项目合作优先及资源倾斜。
(三)阿富汗中国城可让中国企业安稳落地。两路国际贸易(北京)有限公司拥有长期投资经验。可助力进入中国城的企业机构精准判断出得天独厚的国别政策,构建各层级人脉,使之成为现实宝贵源泉和长足发展的可靠保障。选择中国城实施方案时,两路公司从发展和安全管理的角度,逐项进行研判布置,实现中国人在商城区域享有生活习惯的自由,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通过平台帮助以当地外销原料、资源形式回流国内,如松子、杏干、藏红花、锂、锑、铅、铬铁等,让经营者双向利润,资金周转率提速。已准备到位的一系列国内国外支持措施均有效,只要是中企在当地无法克服的困难都由平台协调解决。包括人、财、物安全措施、产品销售、资金回笼,如有特殊需要可就事论事,设计单独协商一对一专案。中国城将拿出一层楼作为酒店,接待公务和商务旅行者。依靠高速宽带建立通讯系统,保证信息交流通畅;利用太阳能建立供电系统,不受缺电困扰;利用制水系统提供洁净水源。将中国成熟的、高质量的生活技术、设备推荐到沿线国家,逐步将“一带一路”中国城变成当地智能化、现代化楼宇样板。同时中国城其中一个区域按中方设计改建成休闲娱乐和会议中心,满足精神需要。
三、阿富汗中国城将促进中阿进一步合作发展
(一)阿富汗中国城已形成极高的口碑。中国制造因为品种多样,同等质量价格实惠而享誉全球。但同时,中国制造在阿富汗却是劣质品地摊货的代名词,一些厂商把质量瑕疵不敢冒险销售给其他客户的货品给阿富汗人。不过,中国城注重品质、立足长远,通过自身实例给阿富汗人展现了中国产品更多的是好质量。除了给阿富汗公司介绍好产品的寻找方法,也给国内来的企业讲阿富汗人认识产品的过程,中国城正慢慢改变着居民的观感并受到越来越多的社区欢迎。中国城也多次被当地媒体采访登上新闻报道。从每一个设备到每一件产品,从每一项技术到每一个辅件,让持怀疑态度的用户连连称赞,中国产品开始成为优质的代名词。阿富汗中国城的经营理念及中国产业园目前也被阿富汗政府建设部极为重视,成为在阿富汗的中国名片。中国城在阿富汗的前景广阔,相关团队在近20年的中阿交往中,彼此从熟悉到做生意再到合作产生了信任,目前可以直接谈项目细节。喀布尔新城规划会议中,诸官员对中国智慧城市的经验认可,中国人擅长制造和基建领域并有实际案例更是在阿富汗口皆碑。
(二)中阿双方已形成“一带一路”和阿富汗国家重建对接的共识并付诸实践。阿富汗内部各派别已就走和平协商道路解决纷争达成共识,大国力量已经开始急速布局为和平乍现的阿富汗做准备,曙光来临带动巨大商业潜力。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和加尼总统会谈,加尼总统强调赞成“一带一路”和阿国家重建对接,愿意切实创造条件让具体项目落地。具体分为三个阶段:1、2019年秋“一带一路”中国商城开业,意味着有史以来中国人第一个经贸基地正式运行,成为多国商品枢纽。其中价值和意义,一部分清楚可见,一部分将在未来评价中昭示。2、产业园法律和商业手续疏通完毕,签订确认手续,设计规划完成,场地奠基,2020年动工建设完成,包括工矿企业在内的厂家入驻生产。3、2021年联合中国矿产专业机构,做最后矿种踏查,并同意向目标矿达成框架协议,购买矿山开发权逐步完善合营和资源对接的互补格局。中国城和规划中的产业园落地,将批次引进过剩产业入驻,降低一家一户的安保、税务及门类繁多的部门管理成本,提高营商环境话语权,实现可靠的安全屏障。几条民生产品要落地产业孵化园,国内正加紧制造设备。年后生产线和技术工人将会到来。中国制造在这个山地国家形成大的影响和品牌,为期不远。
(三)大建设局面的形成将极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平台十分了解当前阿富汗的所处阶段、需求、优势和调剂余缺的方式。中国阿拉伯经贸促进会旗下的中阿经济共同体前后深入交流过500多家阿富汗企业,其中126家签约成为会员,这个数字会在商城运营期间增加。在中国,几年来通过调研熟悉的企业1300多家,有十分之一企业家愿意到阿投资开展业务。这将会给当地带来大量的就业和财政收入。同时中国应充分发挥产学研工贸相结合,践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方针,用勇谋合拍的实际行动为中阿和平建设、“一带一路”工笔画提供范本。同时遵循着共享需要创新,创新也需要共享。双方或多方互惠互利,分先后分层级。有鉴于此,工作方式必须务实,和“一带一路”及当地政策相向而行,建立集中扶助企业发展平台,在大循环中发挥各自专长。
(整理者:徐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腾讯“一带一路”创新实验项目疫情防治课题组成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