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苏经济总量比肩加俄韩,成“GDP万亿城市”最多的省份

李睿哲 / 新华日报
2021-02-09 16:42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2月8日,(江苏)省统计局发布2020年江苏经济发展亮点与2021年展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发现,无论从省内区域协同并进、全省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角度看,还是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技术创新更迭、内需市场加速回暖“管窥”,宏观“亮色”之下均不乏“最亮因子”。同时,它们又孕育着2021年以及“十四五”期间诸多新的可能。

南京

后劲十足 江苏成为“GDP万亿元城市”最多的省份

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提供的数据: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2719万亿元,江苏成为全国第二个GDP超过10万亿元的省份。

10万亿元的体量,标志着江苏的经济规模已与加拿大、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家大致相当。”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意味着,江苏在经济总量上超越全球90%以上的国家

同时,2020年“预计人均GDP达到12.5万元”的成绩,也令江苏自2009年起连续12年稳居全国各省(区)人均GDP榜首,进一步夯实了“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

江苏经济不仅总量大,而且区域发展协同并进,亦成为“亮点中的亮点”——

2020年,全省13个设区市生产总值均达到3000亿元以上,全部入围全国GDP百强城市。其中,9座城市在5000亿元以上,4座城市在1万亿元以上,1座城市突破2万亿元。“群雄并立的局面,也使得江苏成为全国拥有‘GDP万亿元城市’数量最多的省份。”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上述负责人说。

过去一年里,南通成为继苏州、南京、无锡3座城市之后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可以说,这与南通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机遇,深度对接上海、升级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拓宽城市格局,有着直接关联。

不容小觑的还有常州与徐州。作为工业制造大市,常州、徐州2020年GDP均已提升至7000亿元以上,不失为引领江苏下一波经济增长的“奇军”。

此外,扬州、淮安GDP分别跃上6000亿元和4000亿元新台阶,镇江、宿迁、泰州、盐城和连云港全年增速回升至3%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江苏实际已成为各市经济规模分布最均衡的省份之一,后继动能也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加速孕育。

回暖明显 工业增加值增速从-7.8%回升至12.2%

过去一年里,江苏产业发展“可圈可点”。

制造业大省江苏2020年的工业表现,从另一个维度观察,更显立体。能源的生产与消费,是反观工业经济发展潜能的重要窗口。

从能源生产构成看,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中,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分布式发电占比合计达到82.4%,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发电量较上年增长10.4%,占规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接近15%。

从能源生产与消费规模看,2020年全省发电量507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稳中有升的发电量,折射出复工复产后能源消费提振带来的信心。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江苏用电量保持增长,调度用电负荷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全年工业用电量4523.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增速较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4个行业2020年用电量实现正增长,增长面60%。

鉴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等对需求端的拉动,2020年全省制造业综合能耗也实现正增长,其中,钢铁行业表现尤为抢眼。与此同时,全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生产形势较好,行业能源消费需求回升较快,也为制造业大省经济回暖烧起“第一把火”。

工业回暖,同时给疫情下江苏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续航动力——

2020年4个季度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7.8%、8%、8.4%与12.2%,这便是最好的例证。

得益于工业回暖,经济发展的利好不断——

2020年,全省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5251.6亿元,同比增长6.5%,占全国比重为13.4%,总量稳居全国首位。

2020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增速4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6.4%、14.7%,合计拉动江苏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5.4个百分点。

202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15.9%,快于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速3个百分点,预示着各类产业主体贷款需求依旧强劲。

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企业约占1/3。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以工业为例,数量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26.9%的规上高企,实现规上工业38.3%的产值、50.0%的利润和68.7%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经济发展中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力量。”省统计局社科文统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述“亮点中的亮点”,在第二产业“根基更稳”,第三产业“贡献加码”、三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2.5%的宏观形势下,为江苏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增长动能。

当前风口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内驱强劲

“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这是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全省“十四五”时期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提出的要求。

而进一步激活内需市场,又是撬动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放眼全国,已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成都、杭州和武汉等城市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落脚到江苏,虽然GDP排进全国地级市前十的南京与苏州也提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但是否仅有这两座城市适合开展相关研讨?这是江苏今年亟待破题的大事。

回看2020年江苏消费市场,可用“强”“稳”“优”来概括。

“强”——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86.1亿元,虽然同比下降1.6%,却依旧好于全国2.3个百分点。在降幅逐月缩减、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的背景下,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总规模的比重仍呈现出上扬态势:占比提升至9.5%,较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

“稳”——来自省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处的数据显示了消费市场稳步回升的趋势。去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下降18.1%;其后,伴随各项政策举措逐渐落地生效、市场主体有序复工复产、居民消费需求稳步释放,仅到二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就大幅收窄至0.9%。在此基础上,下半年消费品市场回暖趋势进一步明朗,不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增速浮出水面,而且三、四季度还分别增长4.8%与7.4%。

“优”——多个城市同步发力的结构,再一次说明了对于一省而言,“头部”和“腰部”力量同等重要。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出三大突出亮点:首先,南京、常州、南通3个设区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纷纷浮出水面,实现正增长;其次,全省13个设区市累计增速较前三季度均有明显提升,其中徐州、南通、盐城、泰州增速提升显著,而作为全省唯一常住人口超千万的“消费大市”苏州,2020年四季度全市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则同比分别增长18.4%与8.3%,较三季度提升3.2个和2.1个百分点;此外,从限额以上零售额看,2020年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镇江与泰州等8座城市悉数实现正增长,意味着以城市为单位,具有规模优势的全省限上消费“回正面”已达到61.54%。

“消费回暖引领内需提振,是过去一年江苏在着力提升传统消费的同时,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消费新业态加快向农村延伸的结果。”省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处相关负责人解读。

放眼消费市场发展的广阔前景,不论“十四五”期间抑或眼下的2021年,深度挖潜离不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一重要抓手。客观上,我省经济体量位居“头部”和“腰部”的设区市众多,也为江苏获取“先手权”奠定了基础,加之省商务厅近期提出着力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重点实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工程”的思路,可以预见,未来“消费”转变,将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看点之一。

(原标题为《省统计局发布2020年全省经济发展亮点与2021年展望 迈上10万亿,比肩加俄韩》)

    责任编辑:李克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