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水晶拟设地方标准的背后:政府如何发挥有为之手引导产业发展

澎湃新闻记者 陈卓
2021-02-09 08:35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东海的水晶产业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如果还走老路子,不在设计和工艺上下功夫,市场一定会逐渐萎缩。”江苏东海水晶界人士忧心忡忡。

过去几十年,得益于当地储量丰富的天然水晶矿藏,以及地方政府的顺势放开,水晶产业成为江苏东海县的富民产业,目前有超过20万人正在从事水晶行业的找料、粗加工、买卖等生意。江苏东海县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晶集散地。

但是到今天,东海水晶似乎陷入了一个“低价”和“劣质”的怪圈,“过去那种靠山吃山、粗制滥造的产品越来越卖不出价格,消费者对东海水晶的认可度正在下降。”

当地从业者称,与可以走“流水线作业”、“规模路线”的人造水晶不同,天然水晶每一块都不同,因此在发展思路上应有所差别——应尽量挖掘每一块水晶的自然价值,通过设计和工艺注入艺术感和美感,走高档水晶工艺品的路子。

此外,政府也需要转变思路,引导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工艺等环节加大投资。最重要的,政府应与企业保持畅通的沟通机制,了解产业动态和需求,并在政策扶持、产业规划和引导等方面展现更有力度的作为。

相应的信号已经初现。2021年2月1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出公示,拟成立江苏省水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水晶的地方标准。

 “水晶之都的牌子恐在褪色” 

“水晶之都的牌子正在褪色。”一位东海水晶从业者担忧道。

他们的论据之一是,东海的天然水晶“越来越卖不出价钱”,一条天然水晶手链、项链价格多在数十元到百元上下。而施华洛世奇——奥地利一家做人造玻璃饰品的饰品企业,仿水晶项链少则上千元一条,其一年的营收就有200亿元,抵得过东海县城20万从业者、3000多家加工企业整年的销售收入。

问题出在哪里?当地从业者常常拿这个对比反思:为什么人家用人造玻璃做的饰品,能比天然水晶的贵出这么多?

业界人士给出的原因之一是,材料的本质差别,决定了其成本差异。

东海恒达珠宝创始人陈旭辉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相较于天然水晶,人造水晶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并且可以做到规模化加工。而天然水晶是有限的,每一块也都不同,加工成本高,也很难形成规模优势。

表现在定价上,施华洛世奇的人造水晶饰品,主要价值体现在设计、工艺上,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以及前期创新设计的成本,都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进行分摊降低。

而东海的天然水晶首饰,价值取向较为尴尬。

珠宝专家、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钱汉东副教授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作为商品,水晶饰品价值既反映自然属性价值,亦包含社会价值。

从自然属性来说,水晶是宝石的一种。宝石行业贯行的规则是“物以稀为贵”,相较于钻石、翡翠等,水晶由于产量较大,因此在消费理念上,水晶是属于中档产品。

这就意味着,要获得更多利润,商家就得在其社会价值上下功夫,也就是提升其产品性能,提高其艺术性、观赏性,这样才有消费者愿意买单。

但问题恰恰集中在这里,一位水晶设计者直言,东海水晶的不少工艺品,缺乏美感、款式老气、雕刻工艺粗糙,高层次的消费者并不太能接受,反而认为商家“糟蹋”了好的水晶料子。

再加上现在东海水晶产品也有“以次充好、价格不实”甚至劣币驱逐良币等情况,“以次充好的大赚特赚,做天然水晶的,价格提不起来”。

资源禀赋型城市早期的自然生长

从广泛意义上来说,江苏东海县算是一个资源禀赋型城市——其水晶储量、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东海水晶并不像其他矿藏集中在几处,而是稀疏零散分布在地表各处,“有时候下一场暴雨就能冲出来几块水晶”,于是,从老弱妇孺“提篮小卖”到夫妻“前店后作”,东海掀起了最早的淘晶热。当时水晶本身并不值钱,人们买卖水晶主要是用来做水晶镜片。

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毛主席水晶棺就是由东海水晶打造的等消息传播,东海水晶在全国遂有了名气,东海人开始用水晶制作手链、项链等首饰。

等到了地表已经挖不到水晶,东海人于是跑到全国、全世界找料,以至于流传着一句东海人“跑遍了大半个地球,搬回来一座座矿山”——东海成为世界最大的水晶集散市场。

这些从海外淘运回来的水晶,主要做两个生意,一种是对于质地较好的水晶,加工后当工艺品卖;另一种是对于那些不够透明的水晶——石英石,制作硅微粉,用在建材化工等行业。

这一时期,政府顺势而为,打造了水晶大市场、东海水晶节,帮助东海水晶很快形成产业集群、打出知名度,全国消费者慕名而来。水晶也相继摘得“中国水晶之都”、“世界水晶之都”两块金字招牌。

多位水晶从业者向澎湃新闻表示,水晶产业发展初期,政府上述两个举措意义很大:前者,政府规划水晶大市场,将商贩规范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生态,彼此协作,购买者也可以很方便地货比三家,交易更容易达成。而后者,通过每两年一次的持续举办水晶节,则扩大了东海水晶整体品牌的知名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很多地区还处在农业化阶段,而东海则凭借着东海水晶的牌子,很快崛起,大部分东海人也因为水晶而赚到了第一桶金。

不过,当地水晶界人士后来反思,或许也正是资源禀赋优势,当地人除了开掘原材料外,并没有太多动力对工艺和设计进行投入。何况,天然水晶的加工成本较高,难以规模化。

发展三四十年,东海逐渐形成如今的产业结构——据多位水晶企业负责人介绍,东海水晶产业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加工、电商销售等领域,且个体户居多,占比至少70%,而规模上千万的加工企业屈指可数。

这样的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导致东海水晶的整体竞争力不足,也折射出东海的尴尬——东海的经济总量虽在连云港6个区县中排名第二,但其一般预算公共收入却并不靠前。

政府介入方式期待调整

由于看到兴建载体的方式有效,后来,东海县的多届政府都选择用“兴建载体、连续办节”的方式,支持当地水晶产业发展。

进入21世纪,总投资35亿元的新水晶城、水晶博物馆相继落成,目前,地方还正在规划建设水晶小镇。

然而,东海水晶产业如今的需求和痛点,与几十年前已经大不一样。多位水晶界专家、企业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这些载体对水晶产业实质推动不大,“政府的介入方式应有所调整”。

他们认为,目前东海水晶产业陷入“低价”和“劣质”的怪圈,以次充好挤压了市场空间,也恶化了市场环境,并造成了恶性循环:高端的消费者并不怎么认可东海水晶,东海水晶的价格也提不上来,企业没有加大工艺研发投入的意愿,产品款式老气,消费者更不买单……

“现在的发展更多处于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状态、资源浪费严重。”多位业界人士表示,这一阶段,更加需要的是一个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畅通的政企交流机制,以及政府对于企业加大工艺研发投入的政策引导。而这些无形的部分其实也影响着巨资投建的载体究竟能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

比如,对于市场环境和秩序的维护。什么样的市场环境和秩序才是真正有益于东海水晶产业长久发展的?

“如果就在全市统一的水晶城里面,居然也能出现以次充好的商家,那么消费者会如何看待东海水晶,还能放心购买么?”

有多位从业者表示,他们曾向政府建言,至少在东海水晶城内做到没有假货,保证东海水晶之都的含金量。但建议落地效果如何,并不乐观。

还有,政府对于人才的重视问题。江苏很多地方现在都重视乡土人才的培育,“可是东海的政策明显偏向外来人才,奖励补贴不够透明”。

至于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东海水晶节,则与东海水晶越来越不相关,“招商引资我们理解,可是既然办的是水晶节,就应该想清楚,为什么办水晶节,目的是什么,抓手是什么?”

在他们看来,“水晶”是东海甚至是江苏的一个符号,地方政府需要想清楚如何引导发展产业。

曙光初现:将拟地方标准

好消息是,地方或许正在拿出举措。今年2月1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出公示,拟成立江苏省水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水晶地方标准。

这在当地从业者看来,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立标准,是规范市场的第一步。”东海恒达珠宝创始人陈旭辉向澎湃新闻表示,东海水晶品质良莠不齐的根源之一是,水晶不像钻石等行业具有行业标准,商家难以定价,或者说价值很难直接体现在消费者终端,“水晶产品的好赖全凭一张嘴说,消费者也很难准确把握它的估值”。

迄今为止,目前国家范围内的珠宝玉石命名标准只有GB/T 16552《珠宝玉石名称》,水晶类产品的分类与分级标准目前在国内仍是空白。全国范围内没有关于水晶或其他珠宝类店铺经营的服务规范。

“这也导致消费者与经营者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出现水晶产品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劣币驱良币现象,相关标准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整个水晶行业乃至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东海水晶产业投资集团董事长、江苏水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明表示,行业内对于水晶行业相关标准出台的呼声日益高涨,成立江苏省水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早在多年前,当地政府也曾提过建立标准,但后来不了了之,其中一个原因是水晶种类繁多,立标准的工程量很大。

“水晶种类多,各类水晶产品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类,各小类产品的命名与分级相当复杂且专业性强,从颜色、净度、包裹体等分类都有不同的水晶品种,而且水晶用途不同,标准也不同。 ”地质专家、原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高级工程师严奉林表示。

因此,他建议,这次东海牵头制定的地方标准,应当将范围精确为水晶首饰工艺品,“更具有可行性”。

立标准是第一步,后续则要严格监管执行,规范市场,引导产业向利润更高的工艺、设计等环节探索。

南京大学钱汉东教授向澎湃新闻表示,东海过去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基础,包括知名度、集散市场、相当规模的从业者等等。如今连云港向多个方向的高铁已开通,随着国内中等收入群体崛起带来的文旅产业爆发,这对东海水晶产业将是极大的利好,“东海要早做准备”。

严奉林建议,政府应重视水晶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与水晶企业保持沟通,了解企业需求。

更重要的是,东海县应该明确东海水晶的定位,到底走什么路子?

东海淞圣水晶创始人单江红认为,世界水晶之都定位,要挖掘出东海水晶地域的独特性——首饰类东海水晶与其他宝石的不同,天然水晶艺术雕刻品与翡翠、玉的雕刻抛光手法的独特性,天然水晶与人造水晶的不同等;东海水晶要走“高贵、天然差异化路线”,就是做天然水晶工艺品、艺术品。

“天然水晶最大的独特性在于,每一块都是不同的,数量有限,而且与其他宝石相比,天然水晶的包裹体很美,有的就像一幅画,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挖掘出每一块水晶的独特价值,通过设计和工艺凸显这种艺术感和美感。这才是真正体现价值的部分。”单江红表示。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