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京西云岗,中国最早有导弹的地方

2021-02-07 18: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在首都北京的西南郊,有座八百年前辽金时期修建的八角实心砖塔——镇岗塔。塔的西部一片广阔的地域,便是云岗——一座新兴的航天城。在这里,与古塔遥相呼应的是一座醒目的现代主题雕塑——“超越”,她矗立在中国航天科工三院门前,犹似一把利剑刺向长空,象征着中国飞航导弹事业的发展与未来。

镇岗塔(和导弹还真有点神似~)

云岗,这片土地有着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到了现代,更是承载着新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起步创业之艰辛。三院人乃至云岗人,最引以自豪的莫过于: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导弹部队的诞生地;这里是中国最早有导弹的地方;这里是中国第一代导弹进行地面试验、踏上成功之路的地方;这里也是中国飞航导弹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基地……

总之,这里的一切,都与中国的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创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和深厚的情缘。喜看中国航天伟业今天的辉煌,却难以忘怀60多年前创业之初的这块风水宝地——云岗。

“超越”雕塑 封晓东 摄

北京云岗——

拉开中国火箭和导弹事业大幕

位于北京丰台西南角的云岗北仰燕山,南俯华北,西承太行,东接卢沟,燕赵大地,人杰地灵。在云岗地区众多的航天科研保障生活建筑群落中,曾经有一处神秘的院落,其中矗立一栋苏式建筑礼堂,两边各有一栋工字楼。连同后排和两边的平房配楼,组成了一组别具风格的苏式建筑群,这就是举足轻重而又鲜为人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教导大队。

今日,当年的礼堂已经变成一座幽静的小花园,两栋工字楼也经过历次整修,分别由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1所(西)和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东)所有。晨晖夕照下,庭院深深,道路齐整,茂林掩映下的院落静静诉说着曾在这里发生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7年12月9日,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我军第一个综合性的导弹专业培训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教导大队在北京长辛店正式成立(也称长辛店炮兵教导大队)。

教导大队隶属军委炮兵,业务工作由国防部五院领导。主要任务是:接收从国际引进的P-2型地地导弹装备、C-75型地空导弹装备和有关技术资料;请外方专家任教,培训导弹科研试验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培训导弹部队中、初级指挥员、参谋人员和技术干部。培训工作由军委炮兵党委常委陈锐霆参谋长与国防部五院钱学森院长共同负责。

1957年12月11日,我国政府得到通知,装有P-2型导弹器材的第23770次列车,将于1957年12月18日至19日期间到达满洲里车站。指挥部接到通知后,大队长孙式性率50人于12月15日由北京赴满洲里迎接首批来华任教的苏军官兵和首批运来的武器装备。12月20日,苏联运送装备的列车到达满洲里车站,办理过境手续后,即驶向北京。

1958年4月,部分一期学员与外方专家合影

1957年12月24日18点51分,首批武器装备到达炮兵教导大队驻地——也就是今天的三院西大院所在地。随行来华任教的有以布里奥·伯列任斯基上校为首的外军102人(其中军官37人,士兵65人)。随即双方按职务对口协助外方卸车入库,导弹装备落地。外方代表宣布:“这次卸车是给炮兵教导大队上的第一堂课。”

这次接来的武器装备有两枚P-2型地地训练导弹,以及一个营的主要技术装备,其中包括地面测试、发射、横偏校正、运输、加注等设备共45台件。

此事件标志着京西云岗是中国最早有导弹的地方,随即教导大队在此展开了为期一年零八个月的艰苦学习、示范教学和实弹点火等一系列训练,也由此拉开了中国火箭和导弹事业的大幕。

技术人员与外方专家研究问题

“火种”遍撒四方——

中国火箭和导弹事业人才的“黄埔军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教导大队的成立标志着我军建设进入了火箭和导弹发展时期。从1957年12月9日到1959年7月,通过突击集训和独立训练等方式,在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为我军培养出第一批2500名导弹专业技术骨干,奠定了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的基础。

在短时间里,他们接受了当时从苏联引进的地地导弹、地空导弹、岸舰导弹及有关装备等,圆满完成了为总部机关、军委炮兵机关、军事院校、部队和航天科研试验单位输送导弹专业技术人才的训练任务。

长辛店炮兵教导大队精心培训了我国东风系列导弹首批科研人员,创造了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为仿制与创新发展导弹事业开辟了健康发展的道路;精心培养了我国首批地地、地空导弹部队专业技术骨干人才,为我国创建首批导弹部队提供了人才支撑。

发射连学员与外方专家合影

教导大队全体教官学员把攻克尖端技术视为党和人民的信任,感到无上光荣,始终保持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刻苦的学习精神,克服了基础差、没有教材,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较好地掌握了导弹操作和维护保养技术。

进行导弹起竖操作训练

在这批学员中,许多人后来成为导弹科研院所的中坚力量,成为我军首批导弹部队和首批导弹作战基地的第一代创业者。教导大队的干部和学员像一把种子撒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成就了后来的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

在他们之中,有的成长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高层领导干部,有的成长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领军人物,有的成长为国防科研试验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据不完全统计,从长辛店炮兵教导大队走出的共和国将军和军职以上领导干部25人,航天科技领军人物12人,共37人。后来于1961年9月1日在云岗成立的国防部五院三分院(即后来的三院)早期的多位领导干部也出自该炮兵教导大队。

仅长辛店第一期570名学员中,就有李旭阁、高同声、康视华、李甦、傅备篪、崔儒勇等9人成长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高层领导干部,梁思礼、谢光选、戚发韧等3人成长为两院院士。正所谓兴学育人兮,储才养望;攻克尖端兮,公忠栋梁。

发射连进行导弹吊装训练

东风第一营——

初建我国自己的导弹部队

1958年5月,中央军委从教导大队学员中抽调出373人,加上新从炮兵调来60名、从空军调来的100名年轻学员共533人,组成了教导大队地地导弹教练第一营,经过一年的对口培训学习、实际操练,1959年6月,以该营为基础,正式组建成我国第一个完整的地地导弹营。不久,该营从云岗开赴甘肃武威地区驻防。后在该营的基础上扩编成五个营,即“老五营”,随后又扩编为五个导弹团。

1963年10月25日,其中的一个营(炮兵第802营)在考核训练中成功地发射了仿制的1059地地导弹(即东风一号导弹)。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之为“东风第一枝”。该营后被称为“东风第一营”,后又扩编成“东风第一团”“东风第一旅”,多次参加了天安门前举行的阅兵活动。

1966年7月1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周恩来总理命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领导机关成立,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成立。2015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授旗,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正式成立。

利剑出鞘 来源于“中国火箭军”官微

创造“五个第一”——

对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贡献不可磨灭

长辛店炮兵教导大队开创了中国导弹航天事业的先河,堪称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黄埔军校”、导弹科研院所和战略导弹部队的摇篮,她为我军导弹部队的诞生、组建和发展准备了必要的首批专业人才。

教导大队那种精心选拔、优中选优培养和造就导弹专业人才的优良传统,那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战略导弹部队建设。

长辛店炮兵教导大队为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创造了“五个第一”:

第一个综合性的导弹专业培训机构,炮兵教导大队是 “黄埔军校”,是导弹科研院所和战略导弹部队的摇篮;

第一批导弹研制和导弹部队的人才从这里走出,许多人后来成为导弹科研院所的中坚,成为我军首批导弹部队和首批导弹作战基地的第一代创业者;

第一次接收和管理从国外引进的导弹武器装备;

第一次探索和摸索出我军战略导弹部队军事技术训练的程序和方法,对导弹部队熟练掌握武器装备、形成作战能力有重要指导作用;

第一次探索和确立了我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编制体制,参照苏军地地导弹营的编制,由大队直接领导连队。在组织训练过程中,曾三次调整编制体制,目的是为适应中国国情和培训人才任务的需要,如第一教导营就是按照地地导弹战斗营编成的。大队机关增设技术处,专门负责管理导弹武器和特种装备,这是重要的突破和创新。

教导大队 183 名同志分配到西安炮校

海鹰起飞了——

国防部五院三分院成立并发展壮大

由于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确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其他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指引下,相关科学领域的专业技术随之得到了相应的确立和发展。在地地导弹、地空导弹之后,第三个弹种——岸舰导弹的仿制工作也提上日程。

1960年4月,组建了海防导弹总体设计部(设在国防部五院一分部),开始进行“544”反舰导弹的仿制工作。

1961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国防部五院成立三分院,9月1日,国防科技委秘书长安东将军、总政治部李兴将军、国防部五院院长刘亚楼(空军司令员)上将、副院长钱学森和王秉璋、王诤将军等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三分院”正式成立,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〇六三八部队,成立大会地点就在马列学院二分院大礼堂。

从此,在北京西南的荒郊野岭中诞生了三院。

1965年1月22日,国防部将原五院三分院组建为飞航导弹研究院(将海防导弹设计部调入三院,改为第三设计部)。从此,飞航导弹研究、设计、研制、生产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后 记

这是一方神奇的水土,繁茂葳蕤,奋进激昂;这是一幅多彩的画卷,青山挺秀,碧水含章。

历史有情,飞航人和如今这支人民为之骄傲与自豪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火箭军,血肉相连。古塔作证,矗立八百多年的镇岗塔见证了幽燕古战场的风云变幻和沧桑巨变。

而今天,历史的答卷交到了航天人的手里,历经60年的艰苦创业和创新发展,巍巍镇岗塔下,在导弹和火箭的这片发祥之地,中国航天三院和飞航人以其远见卓识、使命担当以及始终不渝的爱国奋斗精神书写着中国导弹事业的绚丽篇章,更用勤劳和智慧,雕琢出和谐家园的美妙风光。

延伸阅读:点击图片看阜成路8号院的故事

文/张曦 刘铭

图/除署名外来源于《共和国航天往事》、中国航天科工三院

原标题:《京西云岗,中国最早有导弹的地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