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洋正变得愈发喧闹,大海里的居民饱受噪音骚扰

2021-02-07 13: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姚家怡 全现在 收录于话题#全世界175个

全现在,全球青年精品资讯平台

作者 | 姚家怡

“海洋正在改变。”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教授肖恩·科林(Shaun Collin)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说道。

2月5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出了科林与几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指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海洋航道沿线的低频噪音增长了32倍,噪音正在改变海洋,且对海洋生物造成负面影响。日益增长的噪音来源包括有海底油气勘探设备、科学测绘仪器、使用声纳系统的商业探鱼器,以及沿海的开发设施。

澳大利亚悉尼海岸拍摄的鲸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法国海洋学者雅克·伊夫斯·科斯托以“沉默的世界”为其海洋纪录片命名,不过,对于海洋生物而言,大海其实并不沉默。2019年,科学记者尼古拉·琼斯(Nicola Jones)在TED上分享说:“自然界的海洋本身并不安静,如果你把头埋入水中,你可以听到冰裂声、风声、雨声、 鲸鱼歌唱、鱼儿咕噜吐泡,甚至是蟹虾夹钳的声音。根据你所在的时间和地点而不同,所有这些声音加起来,可以产生大概50-100分贝的声景。”

海洋生物的声音还具有功能性的作用,前述研究的共同作者,科廷大学的教授克里斯汀·埃伯(Christine Erbe)表示,众所周知鲸鱼和海豚会利用回声定位寻找猎物,而经研究发现声音的利用率非常普遍,从鱼类到甲壳类,几乎所有海洋动物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声音。例如有鱼类用声音来求偶、还有一种虾能用声音击晕猎物。

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海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海洋噪声正在增加,可能会对许多动物群体产生影响,但我们并不知道是如何造成影响的。”教授科林介绍,虽然已有大量研究关注海洋噪音问题,例如海底爆破等声音对海洋动物的影响,但我们对于持续性海洋噪音的影响结果仍相当陌生。科林指出,海洋动物能够对声音作出快速反应并离开,噪音可能促使它们离开原本的生活区域,并被迫进入到不易生活的区域。

加泰罗尼亚科技大学应用生物声学实验室的主任米歇尔·安德烈(Michel Andre)在2015年接受BBC采访时表示,鲸类会因噪音变得迟钝,并因此与船舶发生碰撞——这种碰撞往往都是致命的。安德烈团队更发现,噪音很可能给动物造成生理损伤,他们从搁浅的鲸鱼耳部提取组织样本后,找到了听力受损的证据。

在人类活动噪音增加的同时,海洋原有的自然界声音却在减少。“海洋的声音环境正在迅速变化,因为生产声音的动物的数量大量减少,人类噪音在增加,气候变化导致海冰、风暴的变化,也会改变声音环境。”《科学》杂志的文章中写道。

海洋环境的声音变化。图片来源《科学》

科学记者琼斯在分享中讲到,提起海洋污染时,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塑料、有毒化学物质,而噪音则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常被忽视的污染源。人类用于勘探石油和天然气的气枪,会产生的巨大声响,有时每隔10-15秒响一次,要持续数月才会停止。

研究者认为,如果我们不重视海洋噪音的问题,海洋动物很可能进一步受到噪音伤害,包括人类的海洋食物资源链条也将受影响。因此,他们建议把噪音纳入到海洋污染的范畴里,例如在海洋开发规划时,把噪音污染纳入到环境评估中。

他们提到,现有的技术已能解决一些问题,例如新型的船舶推进器更加安静、一些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也在开发勘探气枪的替代品,因此改变海洋的噪音污染还存在“一丝希望”。

“不像化学污染会持续多年,噪音污染在你关掉(噪音)源头的那一刻,它就消失了。”研究的共同作者埃伯说。

——全现在原创文章,非授权禁止转载——

原标题:《海洋正变得愈发喧闹,大海里的居民饱受噪音骚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