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苏这座宝藏城市,早该为自己带盐了
原创 老艺术家 九行 收录于话题#中国最美目的地33个
身在包邮区,江苏的国民度向来很高。
南京苏州这种自不用说,周边城市单拎出来也是超能打的种子选手。比如,镇江因香醋驰名中外,新贵无锡近年因为太湖鼋头渚的樱花胜景也日渐网红。
可跟苏南精英聚会的热闹相比,苏北五城的存在感就要低得多了。
△盐城麋鹿自然保护区 / 图虫
有多低呢?低到就连面积全省之最的盐城,都少有姓名的程度。
苏北地区河流众多,而松软的土质让修建铁路成了难事。从南京到盐城,曾一度只有特快,省内漫游的时间,都够南京到上海打个来回了。
△盐城高铁的开通,另一群苏北兄弟们的回家路变得不再崎岖/微博截图
不够发达的铁路网线,多少限制了盐城走向全国的速度。直到2018年底,人口多达八百万足以比肩新一线的盐城,才有了第一条高铁。
去年12月30日,上海至盐城高铁通车。全速融入长三角的的盐城,完成了最重要的接轨动作,与国际都市产生关联。
这座拥有江苏省“最长海岸线、最广海域面积和最大沿海滩涂”、集湿地森林海洋于一体的宝藏城市,终于,要被更多人所看见。
盐城
一座与盐有关的城市
没错,盐城产盐,也因盐得名,这是一座连名字都透着耿直的城市。
这与盐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莫大的关联。盐城东临黄海,海洋资源可谓富庶。在海岸线还未东移的数百年前,盐城的大部分土地都还泡在海水中。据《盐城县志》记载,盐城在唐代之前被称为“海中之洲”,直到宋代,大海才退到距离盐城东一里的位置。
△盐城拥有我国沿海地区面积最大的滩涂/图虫创意
《说文解字》中有云,早在炎黄时期,一个名为夙沙氏的部落首领,就帮人类解锁了“煮海为盐”的技能。
而淮河两岸滩涂广阔,晴日风大日照充足,尤其适合海盐摊晒生产,这里盛产的海盐,洁白晶莹有“吴盐胜雪”的美誉,于是乎便有了“自古煮海之利,重于东南,而两淮为最”的淮盐传奇。
早在吴王阖闾时期,地处淮河以南的盐城,就有零星先民留下了煮海为盐的历史。
△煮海为盐/图虫创意
时至文景之治,诸侯吴王刘濞为发动“七国之乱”积蓄财力,将此地的煮盐事业逐渐规模化,还大肆开凿河渠将遍地开花的煮盐亭场与大海串成一线以便交通往来。
这便是最早的盐城,汉武帝时期盐城建立县制,名为“盐渎县”,而“渎”指的就是运输海盐的串场河。
东晋时,盐渎县改名盐城县,发展到了“环城皆盐场”的规模;到了唐代,盐城已经拥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时至明代,“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两淮共有盐场三十处,其中十三处都在如今的盐城境内。
△盐城—环城皆盐场/图虫创意
自此,蓬勃发展的淮盐,成了盐城最重要的名片。
而如今盐城的诸多地名,仍旧能嗅到尘封着当年辉煌的浓郁盐味:在灶户们“聚团共煎”的年代,“团”就是盐区的社区单位,东台大丰的南团、西团等地,就是曾经灶户们的生活场所;
大仓便仓,以仓字结尾的地点,大多是曾经存储淮盐的盐仓所在地;而头灶三灶,以灶字结尾的地点则是烧柴煮盐的灶房;而八滩镇,顾名思义,最初是用来晒盐的盐滩。
△古法制盐/图虫创意
在《通州煮海录》的记载里,煮海为盐的工序可谓复杂,包括“碎场、晒灰、淋卤、试莲、煎盐、采花”,每一道都是凝结了无数汗水的体力活。
不管是在毫无遮挡的盐田晒盐,还是守着灶火“烧灼熏蒸,蓬首垢面”地煮盐,配合暑气逼人的天气,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苦差事。
官盐背后是足以养活半座江山的暴利,可身居食物链最底端的盐民,同样是被剥削的一方。
除了被征收“灶税”,煮盐晒盐还讲究特定的时节和气候,“小屋数椽不蔽风雨,脱粟粝饭不能饱餐”的盐民,任谁也逃不过看天吃饭的命运。
△天气晴朗是煮盐晒盐的好气候/图虫创意
据《两淮盐法志》记载,当时的盐民们都认为是海龙王决定了海水的含盐量。因此,每逢二月二龙抬头,盐民一大早就会在房前屋后分别用草木灰各画一个大圆圈。
在房前的圆里,他们会撒上一花盐,盼望海盐丰收;屋后则浇上一瓢水,祈求全年都不缺生活所需的淡水。
到了六月六,盐城的所有盐民都会拖家带口去龙王庙烧高香磕长头,哪怕是当地没有龙王庙,盐民们也会面向大海给龙王磕头烧纸。
六月六俗称龙王晒鳞日,这天晒制的花盐又称“龙盐”,传闻能“腌腥不臭、腌菜不苦、做汤味鲜”。价格也颇为昂贵,算得上是盐中爱马仕了。
东方湿地,自带仙气
可你以为这里除了一望无际的盐田别无他物,那就真的是被盐城的名字限制了想象。
盐城全境为平原地貌,在黄河携带泥沙不断冲刷,夺淮入海的过程中,形成了全亚洲最长海岸线的淤泥质滨海湿地。
△盐城拥有全亚洲海岸线最长的淤泥质滨海湿地/图虫创意
兼顾了海洋和陆地双重特性的盐城滨海湿地,除了可用作耕地,盐田、养殖池等生产用途之外,还形成了芦苇、互花米草沼泽以及盐地碱蓬滩等独具风貌的景观类型。
有着“翡翠珊瑚”之称的盐地碱蓬,不仅是嫩叶可以做菜、全株可以入药、种子可以榨油的全能型选手,还是颜值超高的偶像派。
在土壤含盐量达到1%时,生存力超强的碱蓬草面对盐胁迫,会产生甜菜红素,植株从翠绿色切换为珊瑚红。
△碱蓬草遇盐变成珊瑚红的风貌/图虫创意
于是在金秋时节,这条由繁密的碱蓬草交织而成的“红地毯”,会铺满盐城的东台条子泥湿地。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自然所恩赐的绯红玫瑰色,水天一线,浪漫无穷。
而长满芦苇和互花米草的沼泽,则是各类飞禽走兽的人间游乐场。
因为丰富多样的植被和适宜的气候条件,盐城大丰滩涂湿地成了丹顶鹤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全球有近60%、千余只的野生丹顶鹤会扎堆来到这里度过冬天。
△停留在盐城湿地的丹顶鹤群/图虫创意
1983年,盐城就成立以丹顶鹤为首的珍禽保护区。三年后,一位名叫徐秀娟的黑龙江姑娘来到这里。在帮助越冬地繁殖小丹顶鹤的过程中,她为了寻找走失的天鹅而溺水离世。
之后,她的故事被改编成了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歌曲传遍大江南北,却少有人记得,这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盐城。
作为鸟类“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的重要补给站,在盐城留下痕迹的不止是丹顶鹤,还有白头鹤、勺嘴鹬、黑嘴鸥、东方白鹳、青头潜鸭、黑脸琵鹭等其他珍禽。
△一小群黑翅长脚鹬/图虫创意
每年约有三百万只候鸟在此停留,它们栖息繁衍,在这个秘境一般的东方湿地洗去疲乏、重整精神。而它们的到来,也让11月到次年3月的盐城,成了观鸟爱好者们不可错过的打卡地。
同时,这里还是野生麋鹿栖息的世外桃源。因“脸似马非马,角似鹿非鹿,尾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麋鹿又俗称“四不像”。
在《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曾赐“四不像”给姜子牙当坐骑,这使得麋鹿披上了一层神话色彩。
早在三百多万年前就存在于地球之上的麋鹿,其实和大熊猫一样都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异兽。八国联军入侵时,英国人扫荡北京南海子并掳走仅剩的22头麋鹿苑,使得麋鹿在中国一度绝迹。直到198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从中干预,在英国动物园挑选了39头麋鹿归还中国。
△生活在盐城市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麋鹿群/图虫创意
它们落户在水草丰茂的盐城大丰湿地,经过三十余年的培育和繁衍,如今这里拥有的麋鹿数量已经翻了一百多倍,逾世界总数一半之多。盐城大丰,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
仙鹤神鹿守护之地,自然地灵且人杰。
范仲淹、吕夷简、晏殊都是在盐城担任盐官,后而入朝为相;追随张士诚起义抗元,避难至盐城的施耐庵,在黄海之滨“四周环水,芦苇茂密”、颇具水泊梁山气质的白驹场,闭门谢客完成了鸿篇巨作《水浒传》;旅居盐城的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曾用大丰草堰镇的井水磨墨,写就了《镜花缘》前五十回。
△盐城大纵湖四周环水,芦苇茂密/图虫创意
而奉旨前往盐城治河的孔尚任,不知在写作《桃花扇》时,是不是也融入了在龙冈桃园偶得的点滴灵感?
从不毛之地到鱼米之乡
不可否认的是,胸怀宝藏的盐城,总能吸引那些富有才情和使命感的“野心家们”。
更近一点,大约半个多世纪前,近八万五千名上海知青来到这里。在浸泡于咸卤之中的盐碱滩涂上,建设起了大丰农场。
在这块面积约为徐汇区五倍之大的上海飞地上,他们培育水稻、种植蔬菜、饲养禽畜,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把昔日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了足以喂饱上海的“米袋子”、“菜篮子”和“肉盘子”。
△大丰万亩良田/图虫创意
如今的盐城盛产水稻小麦,大纵湖的蓬勃水系,又带来了丰富的渔业资源。丰饶的物产,配上点睛的海盐,也让盐城脱去了咸苦的历史,成了一座活跃于舌尖上的美食之都。
上海至盐城首班高铁通车之际,赶来尝鲜的大丰农场老知青们,最为惦记的盐城美食,就是阵势浩大、讲究“八碟八筷、八杯八盏、八碗大菜、半汤半菜”的盐城八大碗。
△盐城八大碗/图虫创意
相传八大碗是由孙权之父、时任盐城首任县丞的孙坚创始而来。除了红烧肉、红烧鱼、萝卜烧淡菜、鸡丝烩粉丝等常见菜色之外,还有独具盐城风味的糯米肉圆、涨蛋糕和芋头虾米羹。
其中备受瞩目的,是一道当地人称“土肥膘”的肉皮杂烩。点睛之笔在于选取了黄海之滨的特产土猪,将炸过的猪皮与鱼丸肉片起锅,加入骨汤同煮,猪皮的孔隙间吸了饱纯鲜的汤汁。问鼎头盘,可谓实至名归。
△肉皮杂烩里的猪皮吸满了汤汁/视频截图
纵湖八鲜、五醍佳酿、阜宁大糕、伍佑醉螺…盐城的味道包罗万象,不止于八大碗,也不止于荤素齐全,有酒有鱼。
比如,你可以选择在一个清风吹散雾气的早晨,从一碗热气腾腾的东台鱼汤面开启你的“盐味”之旅。
△东台鱼汤面,汤白汁浓
这碗有两百多年历史,风靡至今依旧网红的面,用的是“南乡的粮,东乡的盐”,作为原料的野生鲫鱼本就足够鲜掉眉毛了,最后还得淋上猪油炸酥过后的鳝鱼骨和串场河的水熬成的汤头。
“汤白汁浓,滴点成珠”,吃面喝汤,一口入魂。而盐城的魅力,似乎也融进了这碗面汤里:
乍看平平无奇,只有走进了,方知内里乾坤无数。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九行】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你对盐城有什么印象?
笺语
编辑 | 二叔公
排版 | 招iris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江苏最透明城市,早该为自己带盐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