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日科技话题:四倍体野生水稻、哈密翼龙化石、中生代鸟类、土壤微生物、太阳耀斑、咬食

山东科协
2021-02-05 17: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1

我国科学家提出四倍体野生水稻快速驯化新路线

▲ 图片来源:中国科技网

来自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在全球首次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技术路线。这项研究将使野生稻的驯化过程从数千年缩短到几十年,甚至更短,并开辟全新的作物育种方向。相关研究成果2月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

“虽然我国在水稻育种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仍然迫切需要新策略来应对未来的粮食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说。

——《科技日报》

2

科学家解析哈密翼龙化石风化机理

▲ 天山哈密翼龙化石标本(李颖 供图)

近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及其英文版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同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关于哈密翼龙化石风化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文通讯作者汪筱林告诉《中国科学报》,通过哈密翼龙化石及围岩风化机理的研究,可为后续保护工作奠定基础。在日后进行保护时,除了研发合适的加固材料对化石和围岩进行加固保护处理外,受潮后的盐害治理也是重中之重。这一研究结果对极干旱高盐碱地区的化石保护具有普遍意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中国科学报》

3

中国科学家研究揭秘中生代鸟类演化轨迹

▲ 中生代鸟类主要类群形态多样性演化对比。王敏 供图

中生代白垩纪(距今约1.3亿年至6500万年)部分今鸟型类是如何躲过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生物大绝灭,而逐步演化为现代鸟类?中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对中生代鸟类特征(“形态空间”)和体型(“体型空间”)的多样性演化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中生代鸟类两大主要类群、同时也构成姐妹群的反鸟类和今鸟型类显示出截然不同的演化轨迹。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人员王敏、张驰、周忠和共同完成的这项现代鸟类溯源研究重要成果论文,北京时间2月3日在自然指数期刊《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发表。

——中国新闻网

4

土壤微生物特殊功能决定群落稳定性研究获进展

土壤微生物活动是驱动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养分转化的重要因素,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土壤微生物组的稳定性。因此,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会影响土壤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近年来,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损失对生态系统的威胁在国际上广受关注,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

近日,微生物学期刊《微生物组》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关于土壤微生物特殊性功能决定群落稳定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报》

5

俄科学家计划绘制太阳辐射全光谱 揭示太阳耀斑特性

▲ 北京时间2013年3月12日凌晨0:22,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捕捉到一个巨大的X2.2级的太阳耀斑。图片来源:NASA官网

据俄罗斯卫星网2月2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太阳物理与宇宙射线实验室主任、“太阳-太赫兹”实验负责人弗拉基米尔·马赫穆托夫表示,俄科学家们计划在2023-2024年期间,借助将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的仪器,开启全球首个综合研究太阳太赫兹辐射的实验,其将揭示此前未知的太阳耀斑特性。

马赫穆托夫表示:“在‘太阳-太赫兹’实验的框架下,我们计划研发一种科学设备,其将可以研究在八种不同频率下,太阳发出的波长为1-10太赫兹的无线电波,并给出有关我们最近恒星太赫兹辐射光谱的详细信息。接下来,利用相关领域的数据,我们将能够绘制出太阳辐射的全光谱。”

——中国新闻网

6

咬食最初从水生物种进化而来

▲ 提塔利克鱼(上)与鳄鱼(下)具有相似的嘴部,可能暗示其具有相同的进食策略。图片来源:芝加哥大学网站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项化石研究发现,生存于泥盆纪晚期早已灭绝的早期鱼类——提塔利克鱼在进食过程中既能咬又能吸,类似于现代的鱼。此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证明,咬食最初是从水生物种进化而来,之后才被改用于陆地。

论文高级作者、芝加哥大学生物学与解剖学教授尼尔·舒宾博士说,提塔利克鱼的扁平颅骨让人联想到鳄鱼,它是一种“正处于从水上生命过渡到陆地生命的‘风口浪尖’的物种”。研究其化石遗迹可为了解陆地生命最初的主要特征如何演变提供新的见解。

——《科技日报》

来源:今日科协

原标题:《今日科技话题:四倍体野生水稻、哈密翼龙化石、中生代鸟类、土壤微生物、太阳耀斑、咬食》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