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医药强省“种子选手”打擂台,苏中城市泰州何以能入局争雄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2021-02-04 12:47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江苏泰州的中国医药城

全国首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建医药高新区……坐落于江苏泰州的中国医药城,曾因多个“金字招牌”加身而光芒四射。然而,现实中的竞争正愈发激烈,仅在江苏省内,省会城市南京、苏南强市苏州、苏北新秀连云港均在同一赛道展开位次争夺。

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危机感盘旋而至,为此,泰州在这一两年开启了中国医药城的“二次创业”。在近期召开的江苏省“两会”期间,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市长朱立凡“有备而来”,为中国医药城“再出发”添了一把“火”。

史立军与同属泰州代表团的叶冬华、孙宏建、王春香联名建议,江苏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医药城的支持力度,发挥中国医药城先发优势,加快做大该省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

朱立凡则建议,深化部省共建机制,统筹科教资源布局,集成开放开发政策,将泰州打造成为崛起江苏中部的医药产业增长极,为全省乃至全国医药发展多作贡献。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此前,为了加快中国医药城“二次创业”,构建泰州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泰州还大刀阔斧地将辖区内的医药高新区和高港区“合二为一”,把这个融合后的板块定位为泰州的“特区”。

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表示,医药健康产业正在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蓝海”,泰州医药产业有着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独特条件,最有希望、最有可能在“十四五”的新赛道上制胜未来,泰州必须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打造全国领先的地标产业。

坐拥“国字号”金字招牌

2006年,中国医药城(又称“泰州医药高新区”)在一片荒地上诞生,成为江苏省最早推动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城市之一,为日后泰州发展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抢占了先机。

几年后的2009年,中国医药城升级为国家级医药高新区,崛起为全国首家以医药健康产业命名的高新区。一年后,它蹿升为由国家科技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四部门与江苏省共同建设的高新区。

根据泰州官方的说法,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医药城已成为泰州的产业名片,初步形成了创新要素集聚、产业链条齐备、综合配套优势明显的医药产业集群。

目前,已集聚了国内外80多家知名大学和医药研发机构,雀巢、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等1200多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落户,还有4000多名海内外生物医药类高层次人才汇聚于此。

在2020年全国抗疫期间,中国医药城更是表现惊艳。疫情爆发后的两个月时间,泰州就有600多万人份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和各类防疫物资,紧急驰援湖北等地。其中,硕世生物在全球首次公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后,仅用3天就成功研发出江苏省内鉴定合格的首个病毒检测试剂。

另据泰州官方披露,2019年,泰州医药产业规模占全国的二十分之一、江苏的四分之一,其中医药产业规模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连续16年领跑江苏。

医药强省内的“群雄逐鹿”

十余年光阴,风云变幻。

作为医药强省,江苏省内呈现出群雄逐鹿的局面,赛道位次不断更迭。2020年,初步预计该省生物医药产业产值有望突破6000亿元,形成了泰州、连云港、南京、苏州、南通、徐州、常州和无锡八大医药集聚地,这些区域集中了全省80%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产值占全省总量的95%以上。

连云港的实力,可与泰州媲美。前者规模虽然只有600多亿元,但却是个“特长生”,产业特色明显,坐拥恒瑞、正大天晴、康缘药业、豪森“医药四强”,能和泰州的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和苏中药业相抗衡。另外,近几年,连云港还在紧锣密鼓地打造“中华药港”,试图建成全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中药生产基地。

“最强地级市”苏州携风雷之势杀入赛道。目前,苏州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直奔两千亿而来,初步形成以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为核心,带动高新区医疗器械园、昆山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吴中生物医药园、太仓生物医药园等园区多极发展的格局。

2020年4月,苏州还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一号产业”,提出对标“波士顿”,力争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打造苏州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成为国际知名、国内最具代表性标识度、最具影响力竞争力的“中国药谷”。

省会南京作为副省级城市、东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凭借区位、科教人才、研发等多重优势,一发力便堪称“后起之秀”。当前,该市医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一谷、一镇、三园区”的集聚效应,即南京生物医药谷(江北新区)、南京生命科技小镇(江宁)、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栖霞区)、高淳医疗器械产业园(高淳)、南京新材料产业园等五大产业园区。

2020年9月,南京还制定“打造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地标行动计划”,2025年将目标锁定为:产业规模5400亿,并雄心勃勃地表示要打造“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以“医药特区”决胜未来

同处在被称为“苏大强”的班级,没有哪个城市甘心落伍,进入医药产业的潮流中自然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那么,泰州如何避免“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发展的压力和严峻的形势,实实在在地摆到了面前,不能视而不见,要有勇气敢于直面。”2019年12月,刚刚履新泰州市委书记的史立军在调研板块时,提及泰州医药高新区“二次创业”议题,并表示要“鼓足干劲、奋起直追”。

借鉴苏南高新区发展的经验,2020年底,泰州将医药高新区及其所在的高港区“合二为一”,采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运作方式,因而让医药高新区实现了扩容。紧接着,曾任兴化市委书记的叶冬华升任泰州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高港区委书记,开启了两区实质融合的步伐。

根据中科院科学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相关专家的研究,上述“政区合一”模式可为高新区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以行政区更广阔的土地空间,支撑土地开发运营模式、保障高新技术产业的用地需求,同时能以行政区的政策、环境配套,支持、推进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澎湃新闻注意到,对于泰州来说,“两区融合”最为直接的意义,在于将原属于高港辖区的扬子江药业拥入怀中,发挥这个位居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首药企的龙头引领作用,短时间内实现产业规模的跃升。

“(泰州要)加快推动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融合发展,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打造全国领先的地标产业。”2020年12月31日,泰州市委全会提出,将中国医药城定义扩大到泰州全市域,泰州医药高新区是中国医药城的核心区。“目的就是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医药产业,形成以医药高新区为龙头、各市区各有侧重、全市域竞相发展的医药产业格局。”

史立军表示,融合后的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既不是一般的城区,也不是一般的园区,在定位上应该是泰州发展的‘特区’”。要聚焦“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目标,力争到2025年医药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幸福泰州的示范区。

2021年1月4日,在高港区党政联席会议上,刚走马上任的叶冬华表示,“两区融合”不是1+1=2,是1+1=1,这个1是螺旋上升的1,是体现进步基因、形成向上力量的1。“要勇于破除体制、机制壁垒,让内部运转产生质的变化。”

如何破解产业创新难题?

新药研发具有“长周期、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良好的政策和创新环境,对推动医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就泰州而言,正如前文所述,泰州医药高新区是由部省共建,已争取到全国唯一的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可谓是独具先发的政策优势。但是,据泰州市长朱立凡称,随着时间的推移,部省共建的促进作用有所弱化,一些先行先试政策不再落地,一些改革试点缺少后续跟进,相关机制亟须巩固完善。

另外,泰州地处长江以北,不靠上海、不靠南京,尚无高铁线路经过,区位、交通等短板决定其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再者,本地虽然有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泰州学院等本科院校,但科教资源远不如苏南发达城市。

如何通过部省共建的机制,进一步争取政策支持,强化泰州医药产业的先发优势;如何通过“内培外引”的手段,满足医药产业的人才需求,提升创新能力?……这些都是泰州必须破解的课题。

为此,在近期召开的江苏省“两会”上,泰州市党政“一把手”齐上阵,为争取政策支持“呐喊”。他们各自提交建议,呼吁加大对泰州中国医药城的支持力度,将泰州打造成为崛起江苏中部的医药产业增长极,做大江苏省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

在完善部省共建机制方面,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建议,省政府支持建立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参与的部省共建中国医药城联络员会议机制,增加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完善部省共建机制的作用。泰州市长朱立凡建议,支持泰州与四部委下属机构开展深层次合作,争取更多创新资源、试点政策、指导支持。

在弥补科教资源短板方面,史立军建议,借鉴湖北省在东湖高新区建立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模式,由省委、省政府牵头,依托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医药领域优势学科,在中国医药城建立泰州生物医药研究院,加快集聚海内外生物医药高端人才,推进江苏省生物医药应用研究开发。

朱立凡进一步建议,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正式招生的基础上,推动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在泰州设立研究生院,争取国内一流大学和顶尖研究院所在泰州设立医药产业研究院所、院士工作站等,将中国医药城建设成为该省生物医药产业实践基地,提升中国医药城源头创新能力和产才融合水平。

    责任编辑:李克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