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0: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研究
原创 陈先哲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以重大高等教育战略问题和高等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变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响应相关部门对教育研究服务实践需求的要求,也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了有力支撑作用。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的发生和持续影响,2020年对于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高等教育在此期间也出现了诸多变化并发生转型。有的转型主要来自外部环境的剧变,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推动高校教学方式、治理方式等多方面转型;有的转型主要来自内部发展变革的诉求,比如“破五唯”以及推出新时代教育评价方案带来的高等教育评价转型;还有的转型是内外部环境同时变化的合力引发的,比如新时代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所产生的区域高等教育集群发展转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展开紧急应对并发生转型。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高校线下教学向线上教学转型。2020年初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后,大部分大中小学都开启了线上教学。研究者也及时跟进,集中研究并评价了这场规模庞大的倒逼式教学转型的效果。胡小平和谢作栩研究发现,线上教学有效应对了疫情危机并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体验,但也反映出不少教师在线教学操作不熟悉、师生互动未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郑宏等人调查了不同背景和不同在线教学经历的13997名高校教师,发现超过3/4的高校教师乐于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且疫情期间参与在线教学的经历对教师在疫情后开展在线教学很有利。其次,疫情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也备受关注。李涛等人对全国13738份学生样本调研分析发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并未因疫情产生较大变化,未就业毕业生主观因素和客观疫情共同加大了就业难度。岳昌君研究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双重影响,认为非标准就业已是大势所趋,毕业生要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最后,疫情引发高等教育治理方式的转型也受到不少关注。钟秉林等人提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考验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试金石,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教育”,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研判,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林克松和朱德全指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教育在设计、执行和反思三个环节均遭遇挑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代,亟须提升教育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型一直是学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论题。石中英认为,要走出“五唯”困境,最重要的是要回归教育本体,完善教育评价治理体系,加强教育评价学科建设,并且要内外结合,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王建华认为,作为当前大学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评估日益成为影响大学发展的“指挥棒”,但有误用和滥用的风险。未来大学发展路向,要实现从过度重视“物的再生产”到重视“人的再生产”的转型。《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6期)以《超越“五唯”: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的忧思与展望》为题组织刊发了一组论文,提出超越“五唯”须从学术评价外在强制的后果逻辑转型至内心认同的正当性逻辑,尤需完善学术共同体,建立学术声誉制度,避免评价结果与物质奖励过度关联。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针对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问题,首次提出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四个评价”新理念。其后,一些期刊和报纸纷纷组织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如《中国高教研究》组织了题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的专题研讨和系列笔谈。其中,马陆亭认为,增值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的进步幅度进行测评的一种评价方法,要从注重教育结果转向更加注重教育过程,探索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评价改革。刘复兴认为,教育评价改革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教育评价改革要树立新标准,面向新问题,完成新任务,确立新主体,利用新技术,明确新路径。周光礼认为,新时代大学评价必须超越数量指标,注重大学的精神与灵魂、文化与内涵,建设文化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当然,新时代中国教育评价能否超越“五唯”并带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尤其是当前恰逢进入第五轮学科评估和新一轮“双一流”评选的周期,这也将成为检验教育评价方式转型成色的试金石。
区域高等教育集群发展与转型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新时代,将从以往注重单个城市建设走向更加注重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培育与建设,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也不断加强。董云川和常楠静提出,未来要实现资源互补、内外贯通、整合联动、有机发展的高等教育生态格局,必须跨越行政壁垒,突破不均衡的发展现实,切实策动高校个体间循序渐进的“联动行为”,真正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郭健和顾岩峰分析了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结构性矛盾产生的主要肇因,指出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保障资源利用最大效益、促进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所有城市群和都市圈中,作为国家战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显然更具有示范意义,其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和转型也最受研究者关注。如卢晓中和卓泽林从高等教育形成过程、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关系、高等教育多样性以及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角色四个维度比较了旧金山湾区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的发展特征。吴颖和崔玉平研究了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所经历的萌芽、全面推进和逐步展开、快速发展、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四个阶段,以及国家政治领导力、区域经济一体化驱动力、区域社会网络及文化聚合力、国际成功实践带动力和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内生变革动力的多重动力源。张亚和王世龙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分析,提出高等教育集群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五种路径: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创新协同,优化学科对接服务产业协同,培育生态文化服务环保协同,构建制度载体服务体制机制协同,依托专业特色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协同。
2020年,对中国高等教育而言,是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多维转型的一年。令人欣慰的是,这个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也对堪称复杂而快速的实践转型作出了及时的回应,坚持问题导向,以重大高等教育战略问题和高等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变化为主攻方向,不但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对教育研究服务实践需求的要求,也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了有力支撑作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AGA20001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相关阅读
原标题:《2020: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研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