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极是人类公共属地,为何还存在主权之争?
原创 环球情报员 环球情报员
南极主权之争
作者|碧落清遥
责编|Thomas
在地球的最南方有一片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南极洲。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欧洲殖民者的足迹遍布各大洲而南极却是个例外。受到科技和自然条件限制,直到19世纪人类才第一次目睹她的真容。
严酷的自然环境为这里提供了最好的保护,1959年美苏两国合力构建的南极条约组织更是限制了所有国家对南极领土的声索,把人类的贪婪限制在南极以外,但南极洲真的如同我们想象的那般安静吗?
▲南极的面貌
2015年,挪威政府发布了一份名为《挪威南极利益与政策》的报告,报告强调挪威的南极国家地位,并声称不会放弃南极大陆上毛德皇后地的领土主权。
包括挪威在内的共计7个国家要求获得南极领土从来都不是秘密,但这份报告依然引起了美英澳法等国的反对。一个北极的国家为什么会宣称南极大陆上的领土主权?其余几个在南极声索主权的国家又是谁?这片看似平静的大陆之下,又有着怎样的暗流涌动呢?
▲南极的主权声索国
一、传说中的大陆
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后,当时的绘图师们在世界地图的最南方描绘出了一个“未知的南方大陆”。所谓南方大陆就是当时人们对南极的模糊认识。17世纪澳洲大陆被发现后,人们更加确信在澳洲以南还存在一块没有被发现的新大陆。
不过受到科学水平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限制,当时的人们还没有进入南极圈,对南方大陆的认识只存在于想象层面。南方大陆究竟在哪,环境怎样面积几何?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16世纪地图上的南极
1773年1月,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的船队首次驶入了南极圈,但浓重的大雾和猛烈的风暴最终让此次探险功败垂成。南方大陆似乎依然遥不可及。
库克在回国后向政府递送了一份报告,他认为即使存在南方大陆,当地严酷的气候也会使这个地方丧失土地利用价值。库克的话如同南极冰雪一般,让英国政府的心彻底凉了下来。
▲库克船长与他的三次航行
1820年1月,俄国航海家别林斯高晋与拉扎列夫率领船队驶入了南极圈。他们首次观测到了南极大陆的海岸线。别林斯高晋意图登上南极大陆,但与詹姆斯.库克的经历如出一辙,强劲的极地风暴以及堵塞航路的大面积浮冰再次让登陆南极的想法破灭了。
但无论如何南极大陆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第一次向世人证明了她的存在。
▲别林斯高晋是否是首位发现南极的人还存在争议
此后各国对南极的探索进入了一个高潮期,美国人查尔斯.威尔克斯、英国人詹姆斯.罗斯等人相继来到南极。虽然他们依然未能登陆南极,但是他们的航行扩大了人们对南极的了解范围,南极新发现的地域就以航海家的名字命名,出现在全新的世界地图上(威尔克斯地、罗斯海等)。
轰轰烈烈的南极探索“英雄时代”就此拉开了序幕。英雄时代的南极探险大都以个人名义进行,但总能看到所属国政府的影子,各国希望通过探险队的发现,让本国在未来的南极争夺中拔得头筹,所以说英雄时代也算是南极争夺的前哨战。而这个时代最充满传奇色彩的莫过于挪威人阿蒙森与英国人斯科特之间对发现南极点的荣誉之战。
1910年6月,斯科特率队踏上对南极点的探寻征途。挪威的阿蒙森本要去北极,在得知北极点已被美国人捷足先登后,他立刻转向前往南极并且向斯科特发出了一封礼貌却不失挑战意味的电报,一场南极探索史上最悲壮的比赛开始了。
▲阿蒙森(左)与斯科特(右)的竞赛
两支队伍在南极冰原上展开了生死时速的较量,阿蒙森后来居上,经历了2个月的跋涉后于1911年12月24日率先到达了南极点。斯科特却在半路遇到了大麻烦,他的给养所剩无几。
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斯科特探险队选择了继续前进,可当他们到达南极点时却看到一面在寒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失败的斯科特等人立刻掉头返回,奈何物资耗尽,整支探险队在冰雪中覆没。
▲挪威人留下了国旗(上)而英国人留下了墓碑(下)
阿蒙森与斯科特的生命竞逐,折射出的是当时欧洲各国对瓜分南极大陆的渴望,两人背后的英、挪政府希望通过他们的探索来支持本国对南极的主权宣称。
挪威虽算不上强国而且还是1905年瑞典-挪威联盟解体后刚刚获得独立地位。但这并不影响挪威投入南极争夺战,临近北极的挪威人凭借地理环境形成的民族特性,拥有了较英法等国更为充足的极地生活经验,在南极探索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南极庞大的鲸鱼数量更是让挪威的捕鲸船蜂拥而来。
19世纪前受到科技条件的限制,南极探索一直没有较大进展。此后随着人们对南极了解的深入,这块面积巨大的无主之地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兴趣,当全球殖民地的瓜分完毕后,仅剩的南极更是让各国的野心不断膨胀。英、法、挪等国相继在南极划设势力范围,围绕着南极的主权之争浮出水面。
二、列国纷争
早在1908年,英国就对南极的一部分土地宣称了主权。因为南极大陆在地球的最南端,所以英国人决定按照“扇形原则”来切割这块大蛋糕。
所谓“扇形原则”就是以英国国土的东西两侧为基准点向地球的最南端自然延伸。因为地球接近于圆形,所以这两条线会在南极点交汇,而被这两条线囊括在内的南极地区就是英国的南极属地。
▲多占多得,做法很英国
英国人清楚自己本土东西距离有限,要获得更大的投影面积该怎么办呢?很简单——以整个大英殖民帝国的东西端为起点开始投影。如此一来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人一口气将945万km⊃2;的土地宣称为自己的领土,占南极洲全境的近70%。
1923年和1933年,英国人分别从宣称领土中划出一部分给了小兄弟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分得45.4万km⊃2;,澳大利亚分的589.6万km⊃2;。
英国人的这种做法无非是把东西从自己的左手换到了右手,表面上有更多的国家对南极领土宣称了主权,英国人不再吃独食。实际上澳新两国都脱胎于英属殖民地,在政治上与英国高度绑定。英国人这样做既可以对内满足澳新两国扩张的需求,又可以对外展现“公平合理“划分南极的态度。澳新临近南极的地理位置还可以堵住其他国家的嘴巴,让英国在南极争夺中占得优势。
▲各国对南极主权的声索
英国人的把戏其他国家自然看得明明白白,但碍于各种原因,在二战爆发前除英澳新三国外也只有法国和挪威对南极的一部分宣称了主权。法国的宣称区与澳大利亚的重叠,但是面积只占到澳大利亚宣称区的7%,英澳“慷慨“放弃了这部分的领土,转而获得了法国对他们余下领土宣称的支持。
德国曾在1939年同挪威争夺毛德皇后地并武装驱逐了挪威科考队,德国战败后挪威人重新控制了这里。
▲德国人(上)和日本人(下)都登上过南极,但都因二战战败放弃主权
德挪两国的争端还未消弭时,南极的拳台上又加入了两个新选手——智利、阿根廷。
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两个国家似乎跟“列强”扯不上关系,那为何两个南美洲的国家非要加入争夺南极的“帝国主义游戏”呢?
▲跨过德雷克海峡就是南极
智利和阿根廷加入争夺是有依据的,南美洲的火地岛是其他大陆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地方,而火地岛恰恰处在智利和阿根廷的控制之下。远在天边的欧洲人都能在南极大口吃肉,自己离南极近在咫尺,分得南极领土的法理依据更加充足!
智阿的宣称区与英国的宣称区高度重合,英国已经将大部分的宣称权让给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对于剩下的这块地是不会松口的。智利、阿根廷又步步紧逼,三国矛盾加深僵持不下。
▲英国、智利、阿根廷的宣称区,你能分清吗?
英、阿的科考队轮番登上南极半岛,拆毁对方所立的界碑和国旗。甚至在1952年还发生了阿根廷军人在南极霍普湾武装驱逐英国人的事件。随着南极争夺的逐步升温,冰雪世界出现了爆发热战的可能,解决南极领土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您可能不禁要问,二战后鼎立的美苏两国为何没有加入南极争夺呢?原因很简单,随着冷战的开始美苏两大集团展开了全面对抗,南极的棋局上都是传统的西方国家,即便自己争来吵去也绝不想让体型庞大的红色苏联加入。苏联也正处于战后恢复期,忙着巩固在亚欧非等地的势力。但苏联宣布没有其同意的南极领土要求和条约都是废纸,毕竟嗓门大不如拳头大,对自己的实力苏联人是自信的。
▲苏联:比比谁的拳头硬
为了拉美国下水,英法等国都没有声索玛丽.伯德地的主权,心照不宣的将这里留给了美国。这是一片苦寒之地,美国人并不傻,自己不是一块“烂地”就能打发的叫花子。既然战后世界已不是英法等老牌帝国主导,那么南极的新规则就要自己说了算。
于是美苏两国在南极问题上走到了一起,这在冷战大背景下是罕见的。但美苏的行动恰好也证明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同时美苏作为北冰洋沿岸国家,极地科研力量雄厚,更不可能放弃南极这块肥肉。
▲时任美苏领导人艾森豪威尔(右一)、赫鲁晓夫(右二)
1959年美苏牵头建立了以《南极条约》为核心相关体系,规定南极科考仅用于科学目的,冻结了所有国家对南纬60°以南的主权声索。南极问题相关各方在美苏的强大影响下被迫同意缔约,列国对南极的争夺进入了新时期。
从1908年英国第一个提出对南极的主权要求到1959年《南极条约》签订,先后有7个国家进行了南极主权声索。这期间以二战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期。
▲南极条约的签署国国旗
二战前英国牢牢把持瓜分南极的主导权,并将澳大利亚新西兰拉下了水;通过让渡主权取得了法国的支持,英法澳新在外交上一致对外。
此后挪威、智利、阿根廷相继入局,智阿与英国产生了极大的领土争议,但这一切问题又都在美苏主导下,被《南极条约》搁置。问题的搁置并不代表解决,南极争夺战并未偃旗息鼓。
▲南极条约组织旗帜
三、冰原下的暗流
《南极条约》虽然冻结了主权声索,但并不强制各国放弃主权,于是7个主权声索国打起了擦边球,小动作不断。
由于各国达成的默契,每一个南极科考站按照规模大小都有相应的科考范围,西方国家在南极建立科考站就变相的成为了去南极“圈地”。以阿根廷为例,它耗费大量物力财力在南极建立了14个科考站比中美两国的科考站加起来还多。
虽然《南极条约》禁止在南极进行军事活动,但不反对以和平目的使用军事人员及设备。阿根廷与智利又钻了空子,打着科研的旗子向南极派遣军事人员,每一个站点都是一个小型的军事基地。去年12月智利里克尔梅站36名队员感染新冠就是由于智利海军的船只将感染新冠的海军人员带到科考站所造成的,让新冠病毒侵入到了这片净土。
▲阿根廷的奥尔卡达斯站始建于1904年,是人类第一个南极科考站
2004年11月,澳大利亚向联合国大陆架界定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大陆架界定申请,申请中有一处是位于澳大利亚以西4千余公里的麦克唐纳等岛屿。
这片岛屿位于《南极条约》规定的南纬60°以北的印度洋上,属于国际社会公认的澳大利亚领土所以这几个岛屿的大陆架划界申请被通过了。这些岛屿虽不在南极范围内,但大陆架划定后这几个岛屿的专属经济区自然延伸进了南纬60°以南的区域,澳大利亚变相的把部分南极海域变成了自家地盘。
澳大利亚合法突破了《南极条约》,让国际社会无法批驳。也为其他国家开了一个取巧的先例,各国纷纷效仿。比如智利在南极建立了南极市对当地实行行政管理;阿根廷的科考站里则诞生了在南极出生的第一个人类。这都为所属国带来了更多争霸南极的砝码。
▲麦克唐纳等岛屿的位置
南极大陆气候极寒,很少有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各国对南极的争夺更多的是为了获取南极的自然资源。经探明整个南极大陆蕴藏着多达220种矿物资源,主要分布于南极半岛和沿海区域(这也是英、智、阿争夺南极半岛的缘由)。
据估计南极的铁矿储量足够世界使用200年,石油天然气储量也极其丰富,仅西部大陆架探明的石油储量就是现今全球年产量的近3倍,这让许多国家垂涎欲滴,俄罗斯就曾宣称要在2048年南极周边矿业禁令到期后开采南极石油。
渔业资源是南极的另一大宝库。有学者估计南极总渔业资源在10亿吨以上。例如每年挪威的渔船仅磷虾一项就能在南极海域捕获4万吨以上。其他具有远洋捕鱼的国家也纷至沓来,加入开发南极渔业的棋局。
虽然《南极条约》冻结各国对南极的主权声索,但也为开发南极设置了门槛。有能力进行南极科考的国家才能够获得话语权,这就把《南极条约》变成了一个“南极俱乐部”,实力弱小的国家根本无力在南极分得一杯羹。
▲在南极拥有科考力量的国家
美国作为条约的倡导者在南极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没有提出直接的领土要求,但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直接建在南极点上,由于各声索国都以扇形投影宣称主权,领土都经过南极点,美国占据了这里就占据了最大的主动权。
▲美国在南极的科考行动(红点)
除南极点外,南极还有三个重要地理点位,分别是缓慢移动的“磁点”、气温最低的“冰点”以及海拔最高的“高点”。目前俄罗斯的东方站占据冰点;法国的迪蒙.迪维尔站临近磁点;而中国人的昆仑站则雄踞在南极大陆的最高点。
截至2020年,全球共计30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近80个科考站,也让主权之争进一步复杂化。以挪威声索的毛德皇后地为例,除了挪威的2处站点外还有其他10个国家的14处科考站建在此地。挪威想独占这里显然是不可能的,其余国家的主权声索地上也满是别国的科考站,一家独霸的局面是不存在的。
▲重要站点的位置
除了建立科考站,《南极条约》缔约各方还相继在南极设立SPA(特别保护区)与ASMA(特别管理区)。在冻结南极主权的前提下,各国通过设立以上两类区域无疑是将“硬占领”变成“软存在”的最佳方法,SPA和ASMA就成为了实际控制南极领土的不二法门。
《南极条约》签署至今已经过去了60余年,条约并未解决南极的归属问题,各国想方设法企图突破条约的束缚。随着冰层融化与科技进步,开发南极的难度越来越低。围绕着南极的争夺也将愈演愈烈,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在冰原上的博弈还将持续下去。
▲冰原下是各国博弈的大棋局
长期作者|碧落清遥
历史资深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本文系 「环球情报员」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原标题:《南极是人类公共属地,为何还存在主权之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