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家电网布局“碳中和”,未来5年超3500亿美元升级电网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2021-01-31 15:25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中国公布“碳达峰、碳中和”的清晰时间表之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建设能源互联网的战略目标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新上任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不久的辛保安近日频频就“碳达峰、碳中和”话题发声,阐述该公司的行动方案。在该目标下国家电网未来五年的投资方向,也浮出水面。

1月27日,辛保安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在“加速清洁能源转型”环节作交流发言。他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中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按下了“快进键”。未来5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年均投入超过700亿美元,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这3500亿美元的投资力度如何?“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完成电网投资2.38万亿元。这意味着,“十四五”时期,其电网投资力度与过去五年大致持平。

1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碳达峰、碳中和”院士、专家座谈会。两院院士舒印彪、周孝信、黄其励、郭剑波、陈维江、刘吉臻、汤广福,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康重庆出席会议。

2020年9月,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今年的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围绕上述目标,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清洁能源消纳带来巨大挑战。

数据显示,目前,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并网装机达到4.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6%,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7.1%,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左右。

辛保安在院士、专家座谈会上表示,“碳达峰、碳中和”对电网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电源侧来看,新能源主要转化为电能使用,且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特征,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系统“双高”“双峰”的特性非常明显,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电量平衡将面临极大考验。

从用能侧来看,随着分布式能源系统、电动汽车等交互式能源设施广泛接入,各种新型能源需求不断涌现。此外,储能技术发展迅速,未来也将从源网荷各个环节,深刻影响电力系统运行。预计2030年碳达峰时,能源消费增量的75%将由非化石能源满足。

他坦言,在这一个进程中,国家电网公司必须处理好远期与近期、发展与安全、低碳与高效、转型与成本、技术与市场、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社会等各种关系。

辛保安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基础,将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应用”的能源互联网,可以从三方面促进清洁低碳转型。

首先是为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配置平台。辛保安称,国家电网公司一方面通过大范围联网,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另一方面推进抽水蓄能与储能建设,提高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在运在建抽蓄电站51座,容量达6300万千瓦;同时,搭建新能源云平台,线上办理并网业务,目前接入新能源场站超198万座、容量4.5亿千瓦,为新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他同时提出,随着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能源消费侧日益呈现互动化、多元化、电气化趋势。建设能源互联网,有利于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促进“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有力支撑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各种能源设施的灵活便捷接入;同时,也有力支撑各类可调节负荷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调节。国家电网公司全力服务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建设了覆盖171个城市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搭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充电桩103万个。

他还表示,电网企业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通过建设能源互联网,对这些海量数据资源进行挖掘利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电网资产运行效率,促进电网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可以为电力用户,包括居民和企业用户、建筑楼宇、工业园区等提供用能诊断、能源管理等各种能效服务,引导各类用户科学高效节约用能,助力提升全社会终端用能效率。

由此可见,特高压、可充当电力系统“稳压器”的抽水蓄能电站、电力物联网、智慧能源服务等在2020年被加码投资的“新基建”,仍将是未来五年国家电网公司投资的重点。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