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恐等级最高100,你给自己打几分?

2021-02-04 14: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简单心理APP 简单心理 收录于话题#你的心理咨询室85个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看起来好像是这样,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终于不用再目断鳞鸿,社交效率也前所未有的高。

但真正的朋友却并没有变多;伸出手扫码加好友越来越方便,伸出手交朋友却仍旧困难;那些大大小小的「社恐」时刻,阻碍了孤岛和孤岛之间的联结。

其实偶尔的社恐时刻离「社交恐惧症」,还有一定距离。社交恐惧症的人在社交或公开场合,会感到强烈恐惧或焦虑。

当对社交的焦虑和恐惧影响到日常生活时,或许可以做出一些改变尝试。希望你在看完本期问答后,能够有所收获。

问题:

「社交恐惧」

最近感觉自己的社交恐惧症越来越重了,大学三年了,交过的朋友屈指可数。特别害怕遇见熟人,遇见了不知道说啥,聊几句之后就会很尴尬,特别在意那些朋友的感受,所以事事顺着他们说,不会去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等朋友不主动了,两个人就联系少了。

然后,我还特别愿意依赖某个人,依赖被我认定的朋友,从而就会忽视其他尚未关系成熟的朋友,然后,他们渐渐的也被我疏离了。

有一种心理不知道合理不合理,当我同时跟两个好朋友相处,但是,她们二人并不认识的时候,我就非常尴尬,紧张,感觉对不起其中一个人,害怕他们相处不舒服。请问,这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啊?

李莹咨询师:

你好,从你的留言中看到你在人际沟通和关系方面遇到了困难和阻碍。人生而寻求关系,感受到你对关系的需要和向往,同时在人际交流中的紧张、压力、小心翼翼所带来的消耗和疲惫或许也让你对关系有些失望。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包括:

(一)个体性:

人际交往的双方的社会角色会影响彼此的人际关系,但社会角色关系与人际关系不同。在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次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接近的人则成为主要问题。

(二)直接性:

人们是在面对面交往过程中形成人际关系的,个体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关系一旦建立,就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双方在心理距离上的趋近,会是个体感到心情舒畅;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三)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是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彼此相互排斥和疏离的情感。

人类最早的人际关系还是要回到母婴关系——孩子和主要养育者之间的依恋关系。

安斯沃斯的陌生人情境测验旨在衡量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的安全性,通过观察母亲短暂离开后再回到儿童身边,儿童对母亲的反应,由此得出儿童依恋的安全程度。

第一种:安全型依恋:孩子可以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相当自由地进行探索,在陌生人出现时不会感到沮丧,在母亲离开时能够觉察到母亲所在并在母亲回来时迎接母亲。

第二种:回避型依恋:对母亲的离开感到极度的不适,大哭大闹,或毫无反应无法察觉到母亲所在,对母亲的归来毫无兴趣或避开母亲。

第三种:矛盾型依恋:这样的儿童即使母亲在场,也不会进行探索,陌生人出现时非常警觉;母亲不在时会一蹶不振,极度无助,陷入弥散痛苦中,而母亲回来时,会有矛盾的反应,既渴望又抗拒。

依恋本身不是关键,关键的是个体出生的第一年让个体产生的依恋安全感的人际间环境,克莱因称之为“好客体内投”,埃里克森则称之为“基本信任”,贝内德克称之为“有信心的关系”。

孩子通过与父母亲养育互动的体验建立了内心的安全基地,对自己、他人及世界有基本的确信和信任,拥有自身的价值感,相信他人可以给予帮助并得到未来构建人际关系的良好示范。

相反,如果孩子面临的是不可预测或威胁性的养育照料环境,不信任是为了生存而形成的保护,这样的主导态度也会在家庭以外的情境中占据上风。

早期的依恋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模式对个体的发展及人际关系有着深深的影响,但不一定能决定后来经验的本质。

而在关系中问题还是要回到关系中去修复,真实的关系作为一种媒介,它既呈现了对个体情绪发展的影响,也塑造这个体内心生活图景的经验。在舒服的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在这段关系中,双方都能真实的呈现自己,都能自由的表达自己。

我想对于现在的你来说,真实感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环境——这是一个人情绪发展的主题。

一、与你认定的,愿意依赖的朋友保持持续稳定的交往。我想你用“认定和愿意依赖”来形容这个朋友,可见这段关系和这个朋友对你来说相对是可信赖的、安全的。

二、在你感到尴尬、不舒服的关系环境中,不用勉强自己去交往。过度地消耗会带来更多的对自己的质疑,需要更多的心理能量去平衡。

三、通过心理咨询,在与咨询师建立的稳定、持续的,不带评判的关系中慢慢地去感受自己,理解自己,体验情绪。在这种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可以去言说,在与咨询师的关系中体验到的早先关系的一些重复,当下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再现,都可以在咨询里去讨论、探索。

四、关系的建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缓慢地和环境中的人和物建立关系。一切我们儿时的人和物都构成了我们的回忆,也构建了我们。因此,对于那些急速远离我们而去的人和物形成了人们弥漫的焦虑的来源,一个慢下来的社会对我们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姚为芳咨询师: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今,沟通的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不管距离多远的亲朋好友都能随即联络上。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沟通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容易,而去沟通变得越来越难。

最起码在我的周围(弱弱地承认,其实也包括我)时常有听到人们标签自己是社恐、肥宅:

出门社交感到非常耗电;在公司活动,同事聚餐,或同学结伴的过程中,内心感到非常的局促,手脚不知道怎么放舒适;刚说出口一句话后,内心止不住地担心,刚刚有没有说错话,肯定是说错了,感到好气馁,好羞愧;看到旁边其他的人相互之间那么自如地谈笑风声,又觉得好羡慕好嫉妒,也好失落……

这一系列的大戏虽然在心中波涛汹涌,但表面是必须强壮镇定的,只有回到家,在自己一个人的空间,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那一刻,才是一种解脱,恨不得想要把自己关在家里三天三夜不出门,仿佛这样才能充完电,续上航。

刚刚我所描述的社交恐惧的样子,或许你有类似的情况,也或许你有属于你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是共通的一点就是,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时,或展现自己时,或想要跟他人连接时,内心有着巨大的恐惧、不安、不确定,不能确信自己是好的,不能放松等。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了?是不是很严重?可不可以调节?

不要担心,你所体验到的情绪,是人类最核心的最原始的情感。

当一个婴儿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从一个安全、温暖而稳定的子宫,来到一个巨大的、陌生的、冰冷的、没有边界的外在环境,首先体验到的就是恐惧。这种恐惧的感觉需要养育者不断地、持续地被关照和安抚。

一个孩子被养育,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养育,同等重要的是心理层面的养育,这关乎着孩子生理层面的存活和心理层面的存活。我们都知道的生理结构随着营养的供给会长大,心理的结构同样需要来自养育者、外在环境的“营养供给”。

如果这种供给不足,那么心理上的发育将会卡在那个位置,等待机会成长。

我们说回到恐惧,这是一种关于在心理层面上我是否存活的深刻感受。

在理想情境下,最开始的原型,一个孩子在心理上的存活,或者说这种恐惧是如何被父母所安抚住的呢?刚出生的婴儿在心理上要能存活,需要来自养育者,首先通常是妈妈能够共鸣、同频、神入的与婴儿融合,能够非常快速的正确的回应孩子的需要和哭声,全情的陪伴,仿佛是一体。

这一般发生在孩子刚出生的六个月内,精神分析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原初母性灌注”。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孩子仍旧持续不断地需要来自父母的关注和回应,这样孩子才能从父母对自己的回应中,来一点一点的确认自己的存在,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是不是被父母喜爱和呵护等,这会关乎到这个孩子长大后,心里是否确信自己是值得被别人喜爱和呵护的。

还记得吗,在刚刚上面讲到社恐的内在感受时,有提到社恐的恐,有一个恐的原因就是在人际中内在对自己有种不确信的感觉。

孩子的恐惧和不安,如何被安抚,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从微观上来讲,比如,当孩子在哭闹时,一个情绪稳定并且充满关切的母亲会过来查看,通过细致地观察孩子,或者通过语言沟通,试图尽力去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

小一点的孩子,母亲会把孩子抱起来,抱着TA走来走去,并跟他说话,通过通过抚触、轻拍孩子,通过轻柔的声音来安抚孩子,把了解到孩子哭的原因再重复告诉给孩子听,表示妈妈知道你发生了什么,妈妈看到了,没有关系,妈妈在,妈妈抱抱就好了。

孩子的哭声就会渐渐停止,并且安静下来,有时候孩子还会很快的笑起来,并立即重新开始TA之前的游戏或者跟妈妈游戏。

这样的片断,需要不断地不断地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重复,孩子才会将母亲的这种安抚内化进自己的心理结构当中。(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功能良好的母亲,需要强大的来自爸爸的和家庭的支持。)

上面是发展比较好的养育环境,通常还有一些发展受阻的养育环境。

比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对孩子发出的想要父母关注和安抚的需求时,父母是无回应的;还有一种是父母曲解或者覆盖了孩子的需求。

无回应的父母,出于他们自己的原因,很难关注和陪伴到孩子。

这也是最荒唐的,我听说有些新手妈妈相信所谓的美国先进的哭声免疫法,就是训练小婴儿或幼儿的独立性,在孩子哭的时候坚决不去抱。

殊不知,这对孩子来讲会形成终其一生都很难抹去的创伤。

父母对于孩子的漠视,是对孩子心理层面的抹杀,孩子的内在体验是,我是不被父母爱的,我的存在对父母来讲是无所谓的,那么我活着有什么意义?

但是我又不能真的死去,毕竟死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活着又很痛苦,很孤独,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我,或者其实我也不值得被别人理解和善待。

这反映在社恐中的恐,这种恐里面有非常厚重的伤痛。

曲解或者覆盖孩子的需求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父母教养的立场是:“我是为了你好,所以你需要听我的话。” 孩子逐渐会形成一种温尼克特(精神分析师、儿科医生)所讲的虚假自体——习惯了顺从权威,习惯了将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寻求之上,也习惯了做父母、老师或者同伴们所期待自己做的事。

或许有时候从他人的赞赏里和感觉自己是被别人所需要的,体会到一些自己的价值,感到高兴,但更多的时候内在会有一种空洞、虚无和矛盾,感觉不到真正的自己的存在,感到一种异己的感觉。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人际关系和交往中,感到疲倦和耗竭。

说了这么多社恐里面的恐都有什么,是怎么发生的,那么如何疗愈呢?

最为快速和高效的方法就是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因为社交恐惧是一种原发于关系的创伤,所以需要在关系中疗愈,需要在一个安全、稳定的专注于理解你的温暖关系中去畅谈在你的身上都发生了什么,去讲述你的痛苦,让你的痛苦、恐惧、羞愧有被一个人安抚的机会,被见证的机会,让那份独自暗暗承受的孤独有被陪伴和安放的机会。

在我的咨询工作中,就像我的一些来访者反馈给我的:在咨询中将那些难以开口的情感和过往能够讲出来,就已经感觉很好了。通过咨询师感到自己被理解,心里会感到轻松很多,好像有些能够放下了,当心里轻快时,跟他人相处时也没那么紧张和不安了。

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做咨询,还在犹豫,也没有关系。心理咨询是一种关照自己的方式,当你感觉不好时,你的内在也即提醒着你,这是你需要关照自己的时候。

多给自己一些温和、慈悲和肯定,多去做自己觉得能够感到享受的事情。

试着跟你的伤痛和恐惧相处和对话,做一些呼吸的冥想,想像有一个大大的、厚厚的软垫,将你的悲与痛,安安稳稳地落下,感受和聆听自己的呼吸起伏,体会一呼一吸中带给自己的宁静和安抚。

— E N D —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