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本人的葬礼究竟有多野?
原创 上流工作室 网易上流 收录于话题#青年の迷惑41个
作者 | 卡娃
编辑 | 阿浔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现在的年轻人对生死的态度确实很淡然。随手一搜葬礼的话题,他们脑洞之大,令人折服。
对于“你希望在你的葬礼上放什么歌曲或者乐曲”这个问题,有人想向苍天再要五百年,
△来源:知乎@布鲁克你猜
有人觉得嚎啕大哭不如来一首《不如跳舞》,
△来源:知乎@深蓝水晶
有人还不忘和朋友们开一个小玩笑,
△来源:知乎@深爷
然而,在上流君看来,这些在日本丧葬界根本算不上什么。国内网友还只是停留在畅想阶段,而岛国人民却早已把那些我们想都想不到的花式葬礼付诸实践了。
人工智能走入日常生活的时代,你有没有想过机器人也可以用在葬礼上?
这个酷似大白、萌萌哒的机器人叫Pepper,由软银的机器人团队开发。
△来源:unsplash
Pepper最大的特点是能分辨人类的喜怒哀乐,给人安慰,陪人聊天。在教育、零售、医疗等领域,都有Pepper的身影。
然而脑洞大开的日本人却不止于此,有一家公司改进了Pepper,给它写入了一个诵经的程序,代替真人法师来为过世的人超度。
△来源:japantimes
Pepper胸前的大平板展示着祷告经文,“本人”则一边有节奏地敲击木鱼,一边有条不紊地诵经。看这有模有样的架势,想必法师也会感到压力,怕丢了饭碗吧。
△法师看了都直呼内行 | 来源:腾讯视频@人间万象
原本觉得机器人法师已经够离谱了,但是上流君看到“气球葬”的时候,真的直呼好家伙。
大家一定听过把骨灰撒进大海或埋在树下,以此回归自然的祭奠方式。相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日本人,讲究“回归自然”的葬礼肯定不会少,“气球葬”便是其中一种。
△来源:ANN
“气球葬”是将骨灰注入一个直径2-2.5米的大气球中,装好后把气球放入空中,寓意“一路走好”。
△来源:ANN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气球由特殊橡胶材料制造而成,能够飞到距地面50公里的平流层。受气压的影响,到达平流层的气球已经是原来的三到四倍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气球爆裂,骨灰飞散而落,回归大自然。
△来源:balloon-sou
与之类似的还有更高级一点的“宇宙葬”。没错,就是到达地球之外的宇宙。
△来源:Elysium Space
逝者的骨灰会装入一个直径一厘米的铝合金容器中,搭乘火箭飞向外太空。燃料用尽后,火箭会和燃料箱分离,装有骨灰的容器会再次穿过大气层,燃烧后宛如一道长长的流星划过天际。
△来源:宇宙葬.com
愿意采用宇宙葬的人,生前很喜欢旅行,希望能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来一场宇宙之旅。而且,亲属还可以随时通过 app 掌握逝者所处的太空位置。
想象一下,逝者宇宙旅行结束后变成“流星”的时刻,如果家人恰好可以看到,对着天空说“欢迎回家”,光是想想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温馨和浪漫。
宇宙葬还有升级版——人造卫星计划。
△来源:宇宙葬.com
据介绍,骨灰也是装在一个特殊的容器中,跟随人造卫星一起发射到太空,然后进入特定的轨道,最长能绕轨飞行240年。
△来源:银河Space
都说人在去世后会变成星星守护着亲人和朋友,宇宙葬可以说是小小地满足了人类的美好幻想。
说完宇宙,咱们再聊一聊现实的东西。
众所周知,日本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那么一定会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参加葬礼。
有公司根据这个情况想出了可行的办法。
“移动式葬礼”是其中一种,从名字上就能猜出来,这是可以移动的葬礼。具体操作是将灵堂设置在车上,带着逝者“走访旅行”。
△来源:Life Partner
仪车功能俱全,可以容纳10个人,有祭坛、烧香台、椅子、冷暖气等设施,还为行动不便的亲属设置了便于上下车的升降梯。
△来源:Life Partner
最关键的是,移动式葬礼在任何地方都能举行,只需要两个停车位,灵活性极强。不方便参加葬礼的人可以等待仪车前来,完成吊唁。开发移动式葬礼的公司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有困难的人们,一起目送逝者走完最后一程。
另外,仪车还可以走过逝者生前最喜欢的地方,使葬礼本身拥有了独特的纪念意义。
照顾到老人和残疾人的葬礼还有“得来速(drive-through)上香”。宾客乘车前来吊唁时,不用下车,司机把车窗摇下来,宾客通过车窗上香、祭奠即可。
△来源:BBC
△来源:BBC
除了上面这些新式葬礼外,日本还有让一切归零的“零葬”,也称“直葬”,简单来说就是不办葬礼、不留骨灰、不要墓地。体现出“让人生的终点归零”、“获得终极自由”的死亡哲学。
中国讲究死者为大,葬礼通常是庄严肃穆的。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些新式葬礼会不会对逝者不敬?
其实,日本人的生死观和我们不太一样。他们并不避讳死亡,相反,而是敢于追求死亡,甚至有些向往死亡。
日本的死亡观念受佛教影响很深, 相信“轮回转世”和“追求极乐世界”, 认为死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生的起点,由死认识生,通过死达到美学的境界。从很多文学作品中就能看出来强烈的死亡意向,比如《金阁寺》、《雪国》、《挪威的森林》。
所以,他们在心理上对新式葬礼的接受程度就比较高。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 来源:《挪威的森林》剧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迫不得已的现实条件。
首先,新式葬礼经济实惠。
日本传统葬礼包括严格的入殓仪式和寺院诵经,价格不菲。办一场葬礼的平均花费约200万日元(13万人民币)左右。 具体环节大致如下:
丧葬费(120万日元左右)
葬礼当天的运营费、人事费,包括从医院接出遗体、运至葬礼会场,举行守夜和告别式,火葬和拾拣遗骨等必须的费用。
酬宾费(30-40万日元左右)
请参加葬礼的客人用餐、答谢的费用。
寺院费用(50万日元左右)
包括戒名费、读经费、膳费、车费等。而且这部分的费用不透明的时候很多。
△来源:《葬礼》剧照
有的老人担心家人负担不了身后事,于是每天省吃俭用。
而新式葬礼一般花不了这么多钱。Pepper的“出场费”,大约在5万日元左右;移动式葬礼价格13万日元起;气球葬的费用为每人24万日元;就连逼格很高的宇宙葬,也比想像中的便宜:45-50万日元左右(约2.8-3万人民币)。
这些葬礼不会增加子孙的负担,对于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日本人来说,算得上是很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日本已是超老龄化社会。截至2020年9月15日,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高达28.7%,在全球高居榜首。而且总人口连续11年减少,并创下自1968年以来的最大降幅,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
有些人去世时,还在世的家人和朋友已经所剩无几。有很多人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举行一场完整的葬礼。
△来源:unsplash
还有一个原因是城市化的发展。日本人传统是在家中举行葬礼,但是越来越多人选择的城市住宅并不适合举办葬礼,这就导致更多的人放弃了传统葬礼的方式,仪式也趋于简化。
大家可别觉得只有邻居日本可以把葬礼办得这么新奇有趣。世界之大,在操办亲朋的身后事上,多的是,你想不到的事。
瑞典——冰葬
在环保意识极强的瑞典,有生物学家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埋葬方式——冰葬。将遗体放进特制的仪器,再用-200℃的液态氮冷冻,当遗体的水分流失70%后,遗体会变得干燥易碎。之后,再通过震动将遗体“震”成骨灰。
这些骨灰会放入一个能分解的袋子中,埋进土壤。约一年的时间,骨灰就会变成有机粉末融入土壤,成为树木和土地的养分。
△来源:thesun
台湾原住民——室内葬
台湾有些原住民会采取室内葬的方式。早先,原住民的部落一般设在易守难攻的山地上,把祖先葬在室外会占用宝贵的耕地,而且荒郊野岭也容易丢失;另外,原住民的祖先崇拜都很强,室内葬还有祖先可以永远守护着家人的意味。
△来源:IPCF-TITV原文會 原視
波多黎各——逝者“本人”亲自出席葬礼
就算是脑洞再大,上流君也从没想过逝去的人可以出现在自己的葬礼上。
波多黎各一家殡葬公司用死者的尸体创建一个立体模型,来表现逝者生前的个人生活。
拳击手用拳击比赛的姿态向宾客展示着帅气的模样;
△来源:nydailynews
爱骑摩托的小伙子可以一直坐在摩托车上驰骋;
△来源:worldpress
80多岁的老奶奶安详地坐在摇椅上,仿佛只是在温暖的午后睡了一觉。
△来源:washington post
这种特殊的纪念方式让亲朋好友对逝者的记忆,永远是最美好的样子。
印度——死在圣河边
在印度人心中,恒河就是圣河。他们相信只有把骨灰撒在这,灵魂才得以解脱。尸体经受了火的历练,灵魂便能摆脱身体的束缚。所以印度人经常在恒河岸边举行火化仪式。
贫穷的家庭有时会买不起足够的木头,遗体还没有燃尽就被丢进恒河。所以恒河水面经常漂浮着尸体。
△来源:YouTube@Kelly Hearn
马达加斯加——翻尸换衣仪式
在马达加斯加,家人每隔七年将逝者的遗体从坟墓中取出来,举办翻尸换衣仪式。他们会与亲人的遗体一起跳舞,然后将其重新包裹后下葬。
△来源:YouTube@Guy Shachar
最后,上流君想说,对待不同地方的葬礼文化,我们尊重就好。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平静地接受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是我们需要用一生去学习的课题。
△来源:《入殓师》剧照
[1]佛爷こんにちは.坟头蹦迪不是梦,机器人超度,殡仪馆宾馆,日本人的葬礼太不正经了[EB/OL].日本设计小站,2017.09
[2]江洁.说说葬礼:日本的火葬率接近100% [EB/OL].京夜聊,2018.08
[3]日本葬礼趋向化繁为简,新兴的「宇宙葬」既环保又省钱[EB/OL].Channal B,2020.09
[4]The future of funerals? Robot priest launched to undercut human-led rites[EB/OL]. The Guardian,2017.10
[5]余娇娜,朱建军.日本的死亡文化心理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A1期).
原标题:《日本人的葬礼究竟有多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