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2600万被遗忘的女性,她们体内的“小铜环”无人问津

2021-08-12 08: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绵绵冰 精英说 收录于话题#女子力时代26个

你听过“节育环”吗?

即便大多数人和说姐一样感到困惑,但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世界佩戴节育环的女性有三分之二在中国。

在中国,节育环是近半数夫妇首选的节育方式,它在1982年随着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进入国人的视野,从此生育不是女性个体的事情,而是关乎整个国家的命运。

在艺术家周雯静名为《女人系列·节育环》的策展现场,300多个形状各异的节育环按照1:1的比例,被精致的黏贴在一处蓝色丝绒展板上。许多女性在这幅作品前流泪,一些女孩则陪着妈妈,取掉了节育环。

节育环是一个时代的「功臣」,也是一代女性的「紧箍」。

在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进程中,上亿的女性个体合力支撑起了这个庞大的里程碑,但女性们微弱的声音,却被淹没在了历史滚滚的洪流之中。

周雯静在B站分享陪母亲去取环的经历后,被弹幕的评论刷屏,超过4000在视频中评论他们的母亲也佩戴了节育环

南京邮电大学人口学者孙晓明曾表示,在未来 10 年,有约 2600 万妇女绝经后需要取环,但直至如今,依然没有任何工作指标要求为绝经后的妇女及时安全取环。

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女性甚至不知道节育环不仅有年限,还要在绝经之前取出。很多被遗忘在身体里的节育环,最终是以疼痛的方式,唤醒女性久远的记忆。

在此之前,人们从未意识到这一个个小环,正以一种温和的暴力,在经年累月中残害着女性的身体。

这种在二战后兴起的避孕方式,本质上被认为来源于对女性的歧视

图片来自一条

妈妈们的隐痛:

节育的痛由女性咽下

“从来没有人告诉妈妈,身体里这个环需要取出。”

2011年,周雯静在四川美院读研一时,她远在湖南株洲的妈妈在医院做了一场手术。取出她置于体内20多年的节育环。

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妈妈的环已经和子宫融为一体,紧紧地嵌进了肉里。

周雯静在采访的视频中讲述了母亲取环的经历

图片来自一条

手术后,周雯静的妈妈出现了大出血的状况,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并发症,这使整个家庭都受到了震荡,这件事情也在她心里埋下种子。

此后陪妈妈往返医院看病的经历,让周雯静看到了人身上残酷、生物性的一面。“在医院,你常常能看到一个人社会性和生物性冲突的时刻。”周雯静说。

在周雯静的童年记忆里,父母很少提到生育问题。她只知道,每家只能有一个孩子,更她对妈妈体内的金属环一无所知。

第一代节育环

她开始在网络上查找节育环的资料,原理、副作用、历史……却发现这个问题在过去极少被触及。

在这类话题之下,男性的面孔总模糊而躲闪,唯有女性独自忍受生育之苦、遍体凌伤。

更让她震惊的是,即便女性自身大多也对节育环的运行机制和使用注意事项,依旧一无所知。

而后诞生了文章开头,那场名为《女人系列·节育环》的策展,由此引发的一项积极讨论是,很多年轻人开始关心自己的妈妈,询问妈妈是否上过环,上环多久了?取出来了吗?

她的举动,让那些被遗忘再子宫里的有年代感的物件,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里,也让一些上环许多年的妈妈及时取出了身体里的环。

而周雯静并没有停止追问,一个节育环,从刚放进去身体时的一个异物,到二十年后嵌进器官、再次割裂,是怎样的疼痛?

“这个痛一辈子都忘不了”

回忆起十年前取环的经历,已经67岁的老人常素春(化名)在电话里不断重复,“太遭罪了,太遭罪了。”

绝经四年后,常素春发现下体又开始淅淅沥沥的出血了。

她很害怕,去县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不是癌症,就是节育环该取了。

“你这个环取出来可能得受点罪。”

常素春回忆着当时的情形,妇科医生的对着B超图像告诉她,环已经长到了肉里。

“取环”本是一项常规手术,但对于进入绝经期的妇女——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有的已70多岁,给她们取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医生表示,节育环超期不取,不仅有可能会对身体健康构成危害,并且会影响其他疾病的检查。绝经超过2年者,节育环的取出困难率达到43.9%。若节育环发生“嵌顿”,取出时还有可能出现大出血等情况。

图片来源:百度新闻

搜寻新闻媒体的往期报道,有一名女士经历三次取节育器失败,盆腔里有积血、积液,子宫多处穿孔,甚至连肠子都破裂了。导致她最后摘除了子宫;

另一名女士体内的节育环带了16年,因为子宫萎缩失去弹性,长在了肉里;

还有人做节育环取出手术中导致子宫穿孔。

……

一些女性戴了二十多年的节育环,却根本没人告诉她这个东西一定要取出,也从未意识到身体的一些不适症状与节育环有关。直到绝经后发现妇科病、子宫萎缩、宫颈病变、宫颈癌等严重妇科疾病,才去医院就医。

图片来源:百度新闻

即使是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大多数的中老年女性对抗这种痛苦的方式,就是“不想它,不讲它,遗忘它”,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

孙晓明介绍,根据他们团队的测算,仅在我国农村地区,就有约1/4已绝经的中老年妇女没有将避孕环适时取出。

图片来自一条

更多的人,因为没有明显副作用而忘记取环,等到想拿出来时,危险程度早已直线飙升,严重的甚至需要开腹手术,又会带来宫颈损伤、大出血和子宫穿孔等风险。

深究女性们取环的痛苦经历,“害怕”和“不知道”,是她们一拖再拖的主要原因,加上原有的一些妇科疾病,使得节育环的伤害又增加了一层。

一段需要被看见、被记起的历史

当时间倒退40年,节育环是那个时代使用最多的避孕方式。

图片来自百度

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和其他几种避孕节育方式相比,节育环更为高效、简便、经济、可逆,又可长期避孕。

一方面,我们国家当时大部分地区都是农村,哪怕是城市,避孕套也是又贵又难买,不是每个家庭的第一选择。并且避孕药很多妇女不知道怎么吃,或者是容易忘了吃。计生委每个月发放避孕套的话,成本高效率低,根本无法保证避孕套一定会被使用。

这个时候,节育环就成为了最优选。

节育环在子宫的位置

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0》数据,1980年-2009年的30年间,全国共实施6.61亿次妇女节育手术,其中上环术2.86亿次(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妇女结扎术0.99亿次,流产术2.75亿次。

对于生育的话题,中国女性几乎习惯了作为一个被动接受者。

相较于避孕药和避孕套,上环不依赖个体,并且可管可控。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项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显示,87%的节育措施都用在了妇女身上,而放置宫内节育器(俗称“上环”)的比例达到41.4%。

在这些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是一代育龄女性的牺牲。

节育环一旦放进女性的身体,无法自行取出,极大提高了计生委的工作效率,并且当时的节育环都是惰性节育环,价格低廉。

曾经的计划生育查环查孕证明

也正因此,80年代达到育龄期的女性,成为了我国最早一批使用节育环的人。

当年,计生委开始推行节育环的时候,基层计生工作者有绝育率的指标,却没有任何指标,要求他们要提醒绝经期的女性要及时取环。

在“结贫穷的扎,上致富的环”的口号下,育龄女性们被动地承担下了节育的主要责任。

图片来自百度

没有人给妇女做知识的普及,没人讲解避孕环的原理,也没有人告诉她们避孕环有使用年限的,如果不取可能面临子宫穿孔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不是放进去就一劳永逸。再加上地方卫生条件差、认知不普及,人们对如何关注自己的身体一无所知。

上海黄浦区曾在2014年针对2054位女性,进行了一项宫内节育器使用情况调查。有超过一半的受访对象的宫内节育器已经放置超过20年,还有部分绝经期的女性的宫内节育器仍未取出。

上海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杨秀兰在调研中发现,绝经后未取环的妇女中,有超过三分之一是因为不知道需要取出,还有四分之一因为没有症状,想不到要取。

图片来自百度

30多年过去,独生子女政策已经成了过去式,二胎则成为时代的主角。

只是,那些已经老去的、被遗忘的女性,该由谁来提醒她们取出体内的节育环呢?

避孕从不只是女性的事,

我们呼吁更多人一同参与进来,

关注那个时代女性

共同承担、却不曾讲述过的伤痛。

也请你在看完这篇文章后,

回家询问妈妈或者其他女性长辈,

关心她们有没有及时取环。

因为那段被遗忘的历史,

迫切需要被看见、被记起。

参考文章:

王婧祎 王佳慧 剥洋葱people《为母亲们取环》

丁香生活研究所《“恐怖”的节育环》

女孩别怕《20多年过去了,这个嵌进妈妈体内的小铜环,至今无人通知她们取出》

一条《她把300个节育环制作成首饰,很美很暴力》

作者:绵绵冰,精英说作者,努力以温柔眼光看待世界。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精英说讲座邀请

牛津剑桥录取榜单发布

今年英国申请的大戏最终尘埃落定。

摘得名校Offer的学霸们有什么共同点?

主讲人:

唯寻国际教育创始人 潘潘

剑桥大学化学工程系荣誉学士&硕士

入选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单

原标题:《中国2600万被遗忘的女性,她们体内的“小铜环”无人问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