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现实版樊胜美”冲上热搜,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2021-01-29 11: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壹心理 

夏一丹|作者

朴素的树、如欢|编辑

akyurt|图源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现实版樊胜美”。

20多岁女孩洛洛意外离世,父母要求公司赔偿41万。

理由令人大跌眼镜:要给儿子买房交首付。

这真的是亲生父母。

洛洛上班3年,每月工资一万多,公司也打算重点培养她。

职场顺利的女孩,在原生家庭中却倍受重压。

父亲经常“一万两万”地跟她要钱;就算她只有7000元了,父亲仍然要她给1万。

母亲也各种买东西,连手机都要用最新款的。

为了满足父母,她只能自己俭省。

2019年,还用着妈妈淘汰下来的手机。 

压力太大,抑郁崩溃,洛洛两次自杀,依旧没换来父母的一丁点关爱。

2019年10月17日凌晨,洛洛与男友闹矛盾后去江边散步,不幸被江水卷走。

出于人道主义,公司本已给了洛洛父母6万元抚恤补偿。可3天后,他们反悔,要求赔偿35万。

调解会上,洛洛妈妈化了全妆。

对女儿的生活,一问三不知。

爸爸甚至连女儿的联系方式都没有。

牢牢刻在他们心里的,只有洛洛每个月一万多块的工资。

整个事件中,唯一关心女孩的,居然是她的老板。

他质问洛洛父母:一个女生自己在外面上班,你们这样吸血,想过她的感受吗?

2021年了,“现实版樊胜美”依旧真实存在着。

 

原生家庭的不公平,割伤多少人

她们中的大多数,都有着同一个身份:姐姐。

要么遭受重男轻女,要么被要求无条件让着弟妹。

电视剧《我的真朋友》里有一个片段:

曾慧敏要买房子,已经付了定金,但父母极力阻挠,逼她把钱给弟弟盖房结婚。

慧敏不愿再被父母绑架,坚定地拒绝,父亲直接掀了桌子。

慧敏哭诉,大学学费是自己寒暑假打工攒的。

刚来上海工作,父母张口就要20万。因为老被父母要钱,男友都被吓跑……

这话激怒了爸爸,他开始在房间里打砸。

最后见女儿咬死不答应,他直接喝了药……

妈妈虽然也是女人,却对女儿毫无理解:你个姑娘家,能找一个有房子的男人哪,何必现在自个儿花钱买房呢?

因为是姐姐,她直接被安排成原生家庭的取款机,自己赚钱自己买房也不行。

在这样的父母面前,性别决定了人生,排序也主宰命运。

有部纪录片,名字就叫《姐姐》。

片里的姐弟,其实是双胞胎,但剖腹产时,父母一致认为女孩应该照顾男孩,便人为决定让蕊蕊先出来,强行赋予了她姐姐的身份。

整个片子里,姐姐不管做什么、说什么,都是不懂事、任性;弟弟则不管做什么、说什么,都是对的、好的。

而理由,只有一个“你是姐姐,就该让着弟弟”。

和弟弟争执,弟弟被抱在怀里,而姐姐面临的只有指责。

弟弟有恃无恐,在妈妈怀里冲姐姐喊:“给我杀了她......”

妈妈仍笑嘻嘻的哄弟弟。

在这样的父母眼中,一个乖巧顺从省心的孩子,比公正更重要。

女儿的意愿和渴望,不值一谈。

姐姐的需求和痛苦,抹杀掉是天经地义的。

真是窒息。

 

不公平对待孩子的父母,到底怎么回事?

不光是洛洛的老板,网友们也在谴责这样的父母。

生命在他们眼中,没有生机,没有个性,而是一个工具。

衡量这些“工具”价值的标准,就是钱和性别。

既然是工具,那就是私人产品,掌控在手中,物尽其用。

洛洛妈妈曾对洛洛说过:你理解错了,我们是最爱你的。

洛洛悲愤地回答:最爱我,所以每次都要把我往死里逼,我到底要怎样你才能满意?

事实上,一个家庭里,绝对的公平,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可怕的是父母偏心背后的麻木。

不管女儿如何付出,怎么争取,都无法给予多少真情。

难怪大家忍不住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父母?

匮乏情感的人,往往也有痛苦冰冷的生命经验。

我曾经与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聊起她的故事:

她是家中长女,刚过13岁就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经常得挑几十斤的货物往返几十里山路,但小她一岁的弟弟却在家里各种调皮捣蛋。

后来,她被母亲以很高的彩礼嫁到很远的一个村子,很快,她弟弟又用这笔钱娶回了媳妇。

老人说,她儿子结婚买房,她也是让女儿接管的,“当姐姐的就是要照顾弟弟。”

老一辈,观念如此。

那更年轻的一代呢?

和一群年轻母亲聊这个话题,很多人毫不掩饰自己的重男轻女:“对儿子就是比女儿重视一些。”

即使,身为姐姐的她们,婚前对父母也有不满,也反抗过。但自己有孩子之后,在更大的文化漩涡中,她们被同化,认同了她们的母亲。

受害者成了加害者。

这里,有一个潜在的心理补偿机制。

曾经,自己是靠向父母妥协,才能活下来的。

换句话说,把自己工具化,压抑甚至割裂自己的需要,这是一种生存策略。

但“被爱被尊重被保护”,这些却又如空气一般,是人之所需,总想在有机会的时候找补。

匮乏越大,缺失越多,这种找补的欲望就会越强烈。

最能实现自己补偿愿望的,莫过于以父母之名,填补自己被剥夺的那个空缺。

而儿子,在普世价值观里,是家族的传承,不可撼动,那么,就女儿来承担这一部分吧。

于是,这种情况自然而然地延续了下来。

祖父母辈向父母辈要;父母辈向女儿辈要……

给不出的那一个,便崩溃了。

 

被不公平对待后,伤害在哪里?

a. 始终被剥削,对自己的人生无能为力

我一个朋友小春,6岁那年妹妹出生。

一下子,她所有的关爱都突然撤走,求助总会被数落。

从小到大,小春都觉得自己是个笨小孩,扔到垃圾堆也没人想要。

她自称恋爱脑,同时十分敏感。

别人的一个表情,她就开始担心;一点小事就抑郁,好几天都缓不过来。

敏感、抑郁背后,是严重的被忽视和抛弃感。

更令人心疼的是,这样的人很容易混乱,弄不清自己是好还是坏,错还是对,在无所适从的状态中难以自拔。

b. 会出现很多绝对性的信念

比如:我注定不会成功;我一定不会被爱;我如果想做自己,那就意味着失败。

这是过去被不公正对待时,那些声音的内化。

对她们来说,爱和尊严是陌生的,而勒索、恐吓、威逼、放弃……才是熟悉的。

习惯了站在低下的位置,即使对光亮充满渴望,也很难鼓起勇气靠近。

那么,被重视的那方,就一定能过得幸福吗?并不一定。

我同学小林,弟弟从小集万千宠爱一生,高中没毕业就逃出了校园,换了十几份工作,每一个都干不长久。

妈妈所有收入都贴补给了儿子,还找小林要钱帮衬。

前年,她妈妈得了乳腺癌。

直到妈妈离开,小林都不敢告诉她,她病危时,她的宝贝儿子,却一直在抱怨:“妈得病也真是,还挑个癌症,治治不好,钱却花不少……”

过度宠溺与过度忽视,其实是一体两面,都是在突破边界,让一个人的情绪感受力渐渐迟钝甚至麻木,内在停止生长。

 

如何挣脱原生家庭樊篱?

a. 确认伤害,及时止损

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最让人心痛的是,不太容易确认自己在受伤,他们会以为是自己不够好。

因为,亲子关系,本来就不对等,而父母的剥夺,往往戴着爱的面具。

这就容易导致混乱。

区分父母有没有情感勒索,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准:你的真实感受。

真的爱会令人放松、积极,反之,则是焦虑、抑郁。

因此,任何时候,发现自己状态不对,不要硬扛,而是第一时间停下来确认压力源。

知道自己在受苦,明确痛苦来源,才有可能避开伤害。

b. 帮扶家里,要有尺度

任何的帮扶,都要有底线,必须先保障好自己的生活。

尤其对于吸血鬼父母来说,边界一定要有,否则只会被吸干。

c. 厘清责任,主动担当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力很大。

但过去并不能决定未来。即使你曾经创伤满满,但意识到这些的你,仍旧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生活。

可以试着:

寻找能温暖自己的朋友或恋人,进入稳定滋养的关系;

建立和发展个人兴趣爱好,让心有所寄托;

写下自己的愿望清单,并逐一地去满足自己;

情绪观察和管理:通过正念、冥想练习和自我书写等,多观察和了解自己;

学习时间管理,让自己的生活工作有序有目标。

请永远记住:你值得,你配得上,你可以,你够好。

世界和我爱着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