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盘点 | 民族学、人类学年度好书
学苑出版社2020年度
民族学、人类学书单
1
《我们这一代——滇云人类学访谈集萃》 尹绍亭/主编
本书精选了24位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者的学术访谈,以赵捷、林超民、尹绍亭、李国文、杨福泉、邓启耀、何明等深根于云南地区的第三代人类学学者为主,亦收录曾在云南求学或工作过的日本学者秋道智弥、横山广子教授,澳大利亚唐立教授,美国学者施传刚教授,中国台湾的何翠萍教授5人的访谈记录。
访谈中,他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考察经历、调查足迹和成长轨迹,也谈到了云南等地的民族学、人类学调查,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等大学学科建设的议题,以及对整个中国人类学发展的观察与展望,观点精彩,视野开阔,充分展现出一代人类学学者的学术追求与思想风貌。
2
《论重建民族学》 何明/著
本书收录了何明教授多年来关于民族学学科反思与重构的相关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科反思与建构的整体性问题;第二部分讨论了全球化时代民族研究的问题;第三部分则对民族研究的方法创新进行了探讨。
3
《民族、区域与国家——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西南传统与多元范式》 龙晓燕/主编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民族史研究经历了从基于民族客观特征论基础上的线性溯源式研究到主张民族是主观、流动的范畴的“边缘研究”的范式转移,具有深厚传统的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也面临“被解构”的挑战。本书的5篇中国少数民族史论文,在传统史料的基础上扩展了对图册、口述、档案以及少数民族文献的使用,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诠释方法,对西南民族及其社会历史进行研究,一方面延续了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西南传统,以史料的收集与阐释为基础,以民族、区域和国家的关系为研究的核心,但同时也不断扩展历史的视角,开拓新的史料来源,提出新的问题,丰富历史的分析与阐释。“横看成岭侧成峰,左右高低各不同”,展示了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多种可能。
4
《改变与守望: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适应》 张锦鹏/主编
本书选择的五个个案,鲜活地呈现了西南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适应的多面性:昆明石林月湖村彝族村民在现代企业制度规训下积极适应现代化;大理双廊白族村民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主动融入现代化;西双版纳卡咪人在抵制现代化中不由自主地被现代化改造;湖南靖州侗族村民把传统文化作为武器应对现代化困境;四川嘉绒藏族村民坚守传统文化以此缓冲来现代化对家庭关系带来的新挑战。在这多维的应对策略中,无论坚守还是改变,文化变迁都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互融中,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
5
《道之道:西南边疆道路的人类学研究》 朱凌飞/主编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道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生计、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而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呈现方式。在人类学的视野中,道路不仅是一种所谓的“物质文化”,其“非物质文化”的意义同样丰富,进而成为技术、制度、观念等的综合体,为人类学民族学探讨现代性、流动性、全球化、民族国家等重要议题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维度。同时对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以及通过对“设施联通”和“货物联通”等的研究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道路人类学也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本书分别围绕乡村聚落与道路、小城镇与大通道、集市与道路、道路基础设施与国家认同等内容,从道路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不同层面进行了研究。
6
《流动的空间:中国西南的社群流动与地方想象》 王越平/主编
全书围绕中国西南的两个地方的田野调查展开一一处于现代性和全球化影响下的云南西北的丽江市以及南部边境地区的河口县,并从空间与流动的复线来呈现社会转型、文化变迁和国家化进程下这两个地方及其人群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
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以及对于流动性的关注,是近年来西方人类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趋向和研究领城,而中国西南由于跨国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增进,内地与边疆市场体系以及社会联系的增强,使中国西南不是内陆腹地、远离市场化的区域,相反呈现出与中国及世界的其他地方一样丰富的空间形态和社群流动特征。本书将关注丽江出租车群体、河口县越南女工,考察其流动性特征,并探讨以“越南街”和白沙家屋为代表的中国西南地区的多样化的空间建构过程。
7
《内部他者——芒市西山乡营盘村景颇族村民日志》 李伟华/编 跑阳干翁/记录
“新民族志实验丛书”之一。本书由云南省芒市西山乡营盘村生活的景颇族村民跑阳干翁记录,内容包括自2015年3月至2018年末他在云南省芒市西山乡营盘村的所见所闻,重点描写了当地景颇族人民生活。
本书是以景颇族为主位视角,跨越现存民族志文体局限的“新民族志”。通过自然而常态的村民日志,建立了研究对象与研究者之间高度的视域融合。通过反思与解构景颇民族文化,让研究对象从内部提供有关景颇文化的解说,体现了景颇族人民的关注视角、价值取向的特殊性与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反思能力的差异性。
8
《峡谷回声——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傈僳族村民日志》 高志英等/编著 胡赛雄等/记录
“新民族志实验丛书”之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傈僳族调查点成立于2005年,自2010年至今,先后有3位村民记录村民日志,分别是此有生、虎赛雄、虎赛武。既有对记录者自己与家庭私生活的记录,也有对整个村落内外的整体描述,内容包括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人生礼仪、宗教信仰、教育等方面。从村民视角描述的生产生活的现代变迁,在材料选择、文字书写、道德评判等方面,都有别于学者撰写的村落民族志,这无疑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对话可能。
9
《独龙心语——贡山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独龙族村民日志》 高志英等/编著 李林高等/记录
“新民族志实验丛书”之一。本书是首部由独龙族村民完成的日志,是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先后由李林高、陈永华、陈建荣、李志忠、龙睿超5位村民完成的23万字的日志汇总。他们都接受过学校教育,汉语流利,有不同程度的汉文书写水平,但人生经历与社会身份与兴趣爱好不同,因而从不同视角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下独龙族社会的面貌。
日志记录内容包括传统与变迁中的生产生活,宗教仪式与节日习俗,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村民婚姻家庭关系及酗酒、自杀等冲突行为,以及外来文化对独龙族的影响和村内外的民族关系等。是了解社会转型时期独龙族村民生活及心理变化第一手资料,也是独龙族学术史中首部实验民族志。
10
《一五一十——石林县圭山镇大糯黑村撒尼村民日志》 陈学礼/主编 毕林 李琳/记录
“新民族志实验丛书”之一。2004年大糯黑村被确定为云南大学少数民族(彝族撒尼)田野调查基地;2005年被列为民族团结示范村和阿诗玛文化生态旅游村,2006年被命名为省级彝族(撒尼)传统文化保护区,2007年被确定为昆明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昆明市文化旅游特色村寨、昆明市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2009年被列为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的学术考察点。
大糯黑村的村民日志,包含毕林记录的2010年部分及李琳记录的2015年部分。内容涉及村寨内部世界以及村民与外部世界之间交流交往的内容,呈现了大糯黑村与外界的互动关系。
11
《让我听懂你的语言——勐海县勐海镇曼腊村傣族村民日志》 张振伟/主编 岩庄/记录
“新民族志实验丛书”之一。曼腊村民日志的记录员,是在曼腊村出生并一直在村内生活的岩庄。
这部日志的魅力在于,它是村民自我展现的原版,沉下心去阅读,可以发现村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和重要回忆。难得的是,村民在日志中很少怨天尤人,而是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日常的辛劳和未来。这种叙述方式和画面感,比《林村的故事》《金翼》更加主位且感情浓烈,比《天真的人类学家》少了诙谐但多少有些令人沮丧的自我调侃,也少了《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妮萨》文化转译者的不时出场及承担的或隐或显的关键角色。简单甚至有些磕磕绊绊的句子,可以让读者放下绝大部分的文化隔膜和阅读障碍。这是读者接触及理解“异文化”最为直接且近距离的方式,从中可以发现不同的可能。
12
《杞麓湖畔——通海县纳古镇回族村民日志》 冯瑜/编 纳文群等/记录
“新民族志实验丛书”之一。纳古镇位于滇中玉溪市通海县西北部,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民族的建制镇。2004年云南大学启动建设纳古镇回族研究基地和示范基地,先后有纳文群、纳杰、纳瑞媛三位当地村民承担村民日志的记录工作,自2004年至今从未中断,每年记录约3万字。这三位回族女性从不同的角度,既记录了村寨婚丧嫁娶、节日民俗、生产生活的内容,也关注纳古镇青年的思想动态,以及纳古镇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变革中的种种选择,为学者研究纳古镇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13
《清泉转弯的地方——元阳县新街镇箐口村哈尼族村民日志》 马翀炜 张雨龙/编 岩庄/记录
“新民族志实验丛书”之一。箐口村是一个哈尼族山村,全村98%以上村民都是哈尼族,向来是从事少数民族生态环境、水文化、稻作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旅游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基地。本书含4册,收录了云南大学箐口村哈尼族文化研究基地村民记录员所记录的2006—2017年的箐口村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中国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实际出发,让研究对象即文化持有者成为民族志的作者,从“本文化”内部视角对自己民族和村寨的社会文化进行叙述与评论,是为中国民族志和文化人类学的“本土化”创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