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年内跌幅行业第一,“吊牌之王”南极人为何不香了?
雷达财经出品 文|吴艳蕊 编|深海
截至1月25日收盘,南极人品牌运营主体南极电商年内跌幅达36.7%,在其所处的专业连锁行业跌幅第一。
事实上,自2020年7月下旬以来,南极电商改变了2020年二季度股价持续上升的趋势,股价开始持续性下跌。直至2021年1月4日开盘后,南极电商闪崩跌停;1月5日股价开盘后直奔跌停。股价接连跌停、拦腰折断,此前南极电商并未发布相关利空股价的消息。
市场参与者寻求股价下跌原因,不少投资者怀疑公司财务造假,体外循环。
对此南极电商1月5日下午召开了特定投资者的电话会议,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玉祥为接待人,晚间公司发布股份回购公告。2021年1月6日和7日,公司陆续在互动问答平台回复,公司财务舞弊,体外循环等问题。
1月12日晚间,公司发布澄清公告,进行了系统回应,但却未改变股价颓势。
红极一时的南极人,到底怎么了?
贴牌宇宙中的“吊牌之王”
上世纪末,俞兆林品牌的保暖内衣横空出世,成为“保暖内衣鼻祖”。成立于1997年的南极人和恒源祥、北极绒等品牌不断入局保暖内衣行业。此后南极人采用创新技术,用“棉+莱卡”材质取代了此前“纤维+塑料薄膜”的保暖内衣,这一举措使南极人迅速扩张并成为国民品牌。
进入新世纪后,上述品牌纷纷以央视为主战场进行广告大战。直至2008年金融危机的出现,各行业损失不断,纺织业同样受到强烈的冲击。面对不断减少的订单,南极人开始了“轻资产”的营业模式,逐渐去掉生产与销售环节,转型为“品牌授权”模式。同一时期,北极绒和俞兆林同样开始转向“轻资产”,加上更早进行转型的恒源祥,贴牌宇宙开始形成。
与此同时诞生的淘宝,推动了品牌授权的发展,贴牌宇宙开始无孔不入。
南极人更是不断扩充产品品类,从内衣和家纺领域到纺织、箱包配饰、健康生活、食品宠物等四大品类无数小品类。在南极人2021年1月的互动问答中表示,公司以家庭为场景,不断扩展产品品类,从原有的内衣、家纺、男装、女装、母婴、童装、鞋品、户外、箱包鞋配等大纺织领域逐步进入包括日用百货、小家电、食品等非纺织领域。
南极人由此被戏称为“万物皆可南极人”,并有了“吊牌之王”的称号。
2016年南极人借壳上市,更名为南极电商。2015年12月31日,南极人共同体授权供应商达422家,授权经销商达1053家。2015年“南极人”品牌产品在主要销售平台阿里及京东的销售额分别达313571.151万元、53536.6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7.95%、136.79%。
2019年,南极人合作供应商总数为 1113 家,其中主要合作供应商约 500 家;合作经销商总数为 4513家,授权店铺 5800 家。公司在各电商渠道可统计的成交额达305.59亿元,其中南极人品牌为271.38亿元。
四年时间,经销商数量增长了328.58%,平台总成交额增长639.25%。公司归母净利润更是连年增长,2015年到2019年分别为1.72亿元、3.01亿元、5.34亿元、8.86亿元、12.06亿元;同比增长158.37%、75.27%、77.42%、65.92%、36.06%。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营收27.72亿元,同比增长4.73%;归母净利润为7.22亿元,同比增长19.9%。
被质疑体外循环
在巨额的收益背后,是南极人品牌令人堪忧的产品质量问题。
在黑猫投诉平台中,南极人品牌的投诉数量为170条,“南极人”的搜索结果共561条。购买的电热水袋着火、羊毛被异味、运动鞋穿着不到两月损坏、店铺虚假发货等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此外,南极人品牌频频登上市场监管部门黑名单。2020年3月国家市监局抽查到南极电商旅行箱包不合格;4月江苏省市监局检测到南极人户外冲锋衣不合格;6月南极人10公斤米桶被上海市监督管理局检出标签标示项目不合格;7月南极人彩棉和服三件套(婴幼儿内衣)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存在绳带不合格问题。
除了质量问题,南极电商还被质疑存在造假问题。
2019年,兴业证券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导投资人识别体外循环造假。在这份报告中,兴业证券列举了“XX电商”的案例,并提出了六个疑点,分别是:净利润非常高而无明显壁垒、无明显的竞争对手、非常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财务数据质量差(应收账款)、经营规模翻倍增长的同时员工数量下降、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重叠。彼时,外界普遍认为,该“XX电商”指的正是南极电商。
随着该报告再次流传,南极电商股价一路下跌。
其中,2021年1月4日股市开盘,南极电商股价大幅低开,当日收盘价12元,跌幅10%。1月5日,收盘价11元,再次跌停。与2020年7月中旬的最高价24元相比,下跌了54.17%,股价遭腰斩。
面对持续下跌的股票,2021年1月5日晚间,南极电商公布了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
方案中表示,南极电商本次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总金额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7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5元/股(含15元/股),回购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6个月内。
回购方案表示对于公司经营、财务、研发、债务履行能力、未来发展影响和维持上市地位等分析。未经审计财务数据测算,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58.8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3亿元,流动资产43.95亿元。此次回购资金总额上限7亿元占公司总资产、净资产、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11.90%、13.21%、15.93%。公司此次回购不会对公司经营、财务、研发、债务履行能力、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次回购计划的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不会改变公司的上市公司地位,不会导致公司的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
回购未能挽救公司股价,1月7日南极电商跌幅2%,1月8日股价维持在每股十元,涨跌幅为零。1月12日,南极电商股价再次跌停,收盘价为9.23亿元。
公司对质疑全盘否认
1月12日晚间南极电商发布关于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对净利率非常高而无明显壁垒;无明显竞争对手;非常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财务数据质量差,营收账款占比重较高;经营规模翻倍增长,员工数量反而下降;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重叠;通过税务角度计算,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金额远远低于通过财报角度季度的增值税金额;历次股权质押资金主要用途等八个疑点进行回复说明。
南极电商称,IP授权业务本身壁垒较低,但拥有持续成功的IP壁垒很高。据三文娱(第三方公众号)统计,全球总收入排名前50的IP中,纯美国IP有22个,纯日本IP有20个,纯国产的IP数量为0。中国授权零售商品的销售规模仅占全球3.4%份额,发展空间巨大。公司以南极人、卡帝乐鳄鱼、精典泰迪等品牌开展授权业务,2020年总GMV销售额已突破400亿元,因此公司的IP品牌授权具备明显的竞争壁垒。
公司认为,现金流及盈利能力为衡量公司财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净资产回报率等指标。2018及2019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51亿元、12.55亿元,净资产回报率ROE(净利润/净资产)分别为23.71%、24.82%,业务现金流状况良好,净资产回报率处于已上市公司中高段位水平。
针对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重叠问题,南极电商表示在产业链合作模式上,生产商与经销商存在重叠,多为前店后厂模式,生产商与经销商均为公司的客户。未经审计的数据表示,公司在阿里渠道上30%-50%为前店后厂模式,在拼多多渠道50%-70%为前店后厂模式。
南极电商称,上市五年以来,已累计实现超过1100亿元销售额,2020年阿里平台销售近3.37亿件商品、覆盖2.93亿消费人次。公司本部近三年净利率保持在70%以上,净资产回报率保持在20%以上,无外部有息负债,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作为一家数据透明、信息公开的互联网公司,所有数据都截取自电商平台官方数据,真实、可靠、可溯源。
澄清公告发布后,公司股票颓势仍未改变。1月13日至1月26日收盘,累计跌幅达6.18%。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