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艺术敦煌】敦煌飞天,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上)
在中国,古老的道教神话当中仙女儿都是衣带飘飘,腾云驾雾,浑身仙气缭绕。
张大千 天女散花 1935年
而佛教壁画中也有一群衣带飘飘的小神灵,它们被称为“飞天”,其优美空灵的舞姿被争相效仿。
反弹琵琶
王者荣耀游戏为杨玉环角色绘制的霓裳舞形象
(《遇见飞天》 改编反弹琵琶舞姿)
“飞天”在最初的教义当中指的是古神话中婆罗门教中两位擅长善歌善舞的小神灵,乾达婆和紧那罗神的复合体,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夫妻,和谐美满,是象征着幸福与喜乐的善神。
“飞天”一说最早见于东魏成书的《洛阳伽蓝记》,“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这是佛教造型艺术中的重要角色,多出现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
佛教是从印度传播而来,“飞天”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与本土文化融合,这两位神之后被列入天龙八部,由原来的马头人生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翩翩起舞的天外飞仙,成为侍奉供养佛的神灵,司音乐、散花和礼拜之职。
乐舞飞天
六臂飞天(盛唐 莫高窟148窟 南壁龛内)
他们的形态不固定,根据场景的变换呈现出不同的形象。
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很早就有对飞的向往,御风而行或者腾云而起都是百姓心目中神人的象征。早在佛教传来之前,“仙”的思想就已深入人心,再加上道家宣扬的“羽化而成仙”,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飞行于天空成了人们非常向往的极乐生活。
散花飞天(中唐 榆林窟25窟 北壁)
在传入中国后更强调了“飞天”的音乐性和舞蹈性,从印度经过西域传到中国内地,经一千多年的衍变和发展,日渐完美,形成了中国化的造型。飞天虽说不是壁画的主体形象,但却胜在数量庞大,在位于西北的敦煌石窟内,就保存着一个庞大的“飞天”群,以莫高窟为主,包括榆林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堪称中国飞天图像荟萃之地。
双飞天
飞天在洞窟之中广泛的分散在壁画的各角落处,主要为窟顶藻井的范围中,中心柱,佛龛内外,以及墙壁的上端与窟顶交界处,飞天在洞窟中除了充当所描绘的角色外,更大的作用就是装饰,主要是以其图案性的连续出现,使过于严肃的石窟气氛得到和缓,使人得到美感,从而在心理上得到平衡。
散花飞天(中唐 榆林窟25窟 北壁)
飞天 十六国 莫高窟第272窟 窟顶北披
北魏时期佛教在全国的兴起,将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释化为中国风。总体看来,西域风格是主流,飞天以粗犷、夸张、变形、装饰性为主要特征,但具体形象上已发生了变化,逐渐流露出中原之风。
抱琵琶飞天(北魏 莫高窟257窟 中心柱东向龛)
西魏时期西域飞天、中原飞天、道教飞仙三种风格逐渐融合形成“三位一体”。
持节羽人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窟顶南披
天宫伎乐飞天 西魏 莫高窟第461窟 窟顶
敦煌飞天(西魏 莫高窟249窟 北壁)
西魏窟中大致存有三类飞天。一为西域飞天。飞天多头有圆光,脸型条长,白鼻梁,白眼睛,成小字脸,上体裸露,双腿修长,呈大开口“U”字形。二是中原飞天。飞天多面相清瘦,眉目清朗,为中原“秀骨清像”式造型。另一类是中国神话中的羽人或飞仙。特点是有翼,羽臂,面如兽,身如药叉,半裸披巾,持节飞行于诸神之间。
西魏 莫高窟285窟 南壁 中原式秀骨清像
飞天与西王母(西魏 莫高窟249窟 窟顶南坡)
西王母出行,乘四凤驾车,前后有飞天引导,左右有乘鸾持节的方士随从,乌获两肋生翼,驰骋奔跑旌旗召展,天花流云飘荡,气氛热烈,声势浩大。壁画内容佛道融合,飞翔之神云集。
飞天、摩尼宝珠和诸神(西魏 莫高窟285窟 窟顶南坡)
天地宇宙、诸神万物,佛教和中国神话人物交互杂呈。
少女飞天(北周 莫高窟 296窟 窟顶北坡)
飞天发束巾带高耸,长眉细眼,双手拈花,上身着有领小袄,下着牙旗形长裙,身后的尖角飘巾逶迤空中。这种形象还见之于魏晋墓壁画,是中原少女的写照。
及至隋唐,隋文帝兴建寺院,大力建设敦煌,据史籍载隋炀帝特别喜爱飞天,他在宫中曾让匠人为其创造“活动飞天”,在大门上挂帷幕锦幔,装饰木雕飞天,经过机械传导,飞天可上下升腾俯仰,卷动锦幔上升,隋代敦煌飞天的绘制达到鼎盛。
献花伎乐飞天(隋 莫高窟420窟 西壁龛内)
隋代飞天(隋 莫高窟401窟 北壁龛顶)
(来源:雕虫大艺)
“敦煌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公众号每周一、三、五定时更新,敬请关注!
原标题:《【艺术敦煌】敦煌飞天,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