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明代成都的诗意景象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明代成都的诗意景象
成都是一座诗意的城市,由美景和富足引发的诗作数不胜数。青城山建福宫之名,就来自上古的《蜀人汶山谣》∶“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这也为后来的诗意成都定下了基调。晋代左思面对发展起来的成都,在《蜀都赋》中赞叹“既丽且崇,实号成都”。
唐代李白更是由衷歌颂成都,在《上皇西巡南京歌》(南京,当时成都之别名)有“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宋代范成大视野开阔,目光远眺成都的东山(龙泉山脉)和西山(龙门山系),在《水调歌头》中畅想成都最好的天气是“夜夜东山衔月,日日西山横雪”。到了明代,成都诗坛突然失语了,除杨升庵外,仅有零星的几首。
唐朝成都
之后,清朝到民国,留存的诗作始又丰富起来。究其原因,并不是明朝的诗人少,经济条件差,而是因为明末清初连绵60年战乱,大量文献被毁,使得历史记忆变得模糊。
明朝的成都是什么样子呢? 成都的主人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实际上直到明朝万历年间,蜀藩长达近200年,是明代各藩府中财力最为雄厚的一支,这在许多文献中都得到了印证。
杨升庵任职翰林院时曾被派遣到成都祭明蜀王陵,在《祭蜀王文》中赞叹蜀藩为“天下之首,莫之与京”,中期的名臣谭纶曾在奏折中称“蜀府之富甲于天下”,明代陆武在其《病逸漫记》中认为,藩王中“蜀府为最富,楚府、秦府次之”;张瀚到过成都后,在其《松窗梦语》中写道“城中为蜀王府,其富厚甲于诸王”。
但达到这个程度,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同时,蜀王府的富,并未造成蜀中百姓的穷,这一方面是四川只有一个藩王府,而且蜀藩子嗣一直不多,占全川财政供给并不多。
另一方面,明蜀王还不断利用自己的影响向朝廷申请减免四川税赋,增加四川士子科举中第的名额,从而达到“以诗书礼乐化一方”的效果。成都城和百姓生活可以用“少城一曲浣花溪”来形容,即从少城一直延伸到浣花溪都是歌舞升平的诗意境界。
在明朝200多年中,明蜀王作为成都的主人,虽然有作王储期间出外历练的阶段,有偶尔进京朝觐的经历,但终其一生,除第一代蜀王朱椿外,后面十二代蜀王都是生于斯、长于斯、卒于斯,这有别于李白、杜甫等过客诗人,也有别于花蕊夫人、薛涛等女性诗人视角所受的局限。
明蜀王作为诗人,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如郊外农村景象、士人生活、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美景、王府内的建筑、花草树木等都有描述。明蜀王的诗是全景式的、接地气的,同时又深含理学正统精神和皇家贵族血脉,将他们自己在明朝的生活展示出来,帮助我们形成充满贵族气息的诗意成都印象。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方志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文联文代会代表,商务部中欧协会青少年艺委会副会长,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毛笔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原标题:《【方志四川•历史文化】明代成都的诗意景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