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汉帝国边疆的两道异彩,“滇王与南越王”特展今起呈现

畹町 综合报道
2021-01-25 08:15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澎湃新闻获悉,1月25日起“滇王与南越王”展览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展出,呈现来自滇粤两地289件(套)珍贵文物。滇国文物以青铜器为大宗,既有气势恢宏的大型青铜器,也有制作精巧的小型器物,它们不同于汉中原青铜器的风格,而是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南越国地处汉帝国最南端,受越秦楚汉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又有诸多海外文化因子的输入。滇王器物和南越国器物的对比呈现,让观众看到汉帝国边疆的两道异彩。

“滇”是我国西南边疆古代民族建立的一个古代王国,其领土的范围以滇池为中心。滇国兴起的时间至迟不晚于战国初期,战国末至西汉为其全盛时期,西汉晚期走向衰落,逐渐被汉王朝的郡县制所取代。滇国尚未有自己成熟的文字系统,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有关滇国的记载也是只言片语,其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历史岁月之中被湮没了两千多年,直到1955年云南晋宁石寨山滇王族墓地的发现,才让滇国的光辉重现。

“滇王与南越王”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自2016年开始启动的“汉代诸侯王展系列”的第五部曲,早前四部曲分别是“大汉楚王与南越王”、“中山王与南越王”、“齐鲁汉风”、“寻找夜郎”。

“滇王与南越王”展览海报

据博物馆透露, 这次“滇王与南越王”有四大亮点。

首先,滇国出土文物品类之盛大、技艺之精湛、所展示的文明之高卓,令世人震惊。滇文化以晋宁石寨山滇王及近臣墓地、江川李家山墓地、呈贡天子庙墓地、官渡羊甫头墓地为代表,经过多年考古发掘,迄今已出土文物上万件。滇国文物以青铜器为大宗,既有气势恢宏的大型青铜器,也有制作精巧的小型器物,它们不同于汉中原青铜器的风格,而是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本次展览汇聚了这几个主要墓地的重要文物,一些滇国精品文物更是首次访穗,十分难得。

纺织场面铜贮贝器

其次,滇国青铜器以生动细腻的写实手法著称,将两千多年前滇国社会的一幕幕场景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战争、祭祀、宴乐、狩猎、耕作、出行、动物活动等场景,都被滇国工匠们捕捉下来,铸成永恒的瞬间。这一情况,和汉中原的诸侯王墓有很大的不同,像之前的“楚王展”、“中山王展”、“齐鲁汉风”,通过诸侯王墓出土的器物我们更多的是了解王的生活,而在滇王墓葬中,我们除了看到王的尊贵,也能看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简而言之,从滇国青铜器可以读出一部鲜活的滇国史。

再次,滇国和南越国族属不同,文化迥异,但是在器物上却又有许多惊人的相似,比如滇王的铜盒和南越王的银盒,滇王的金印与南越王的金印,滇王的玉衣片、珠襦与南越王的丝缕玉衣和珠襦,以及南越国羽人上的羽饰和滇人头上的羽饰,还有滇国和南越国随处可见的铜鼓,说明两地之间是有一定程度的文化交流,这在展览中会有逐一解读。

最后,此次展览还展出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宫博物馆关于一些南越国臣民墓葬与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出土器物,与滇国的器物相呼应,这种直观的对比展示,让观众可以看到:位于汉帝国最西南的滇国,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滇文化保持着较为独特的且民族色彩浓郁的文化特色,虽有汉文化的影响,但是文化发展脉络相对独立;而南越国地处汉帝国最南端,深受越文化、秦文化、楚文化、汉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又有诸多海外文化因子的输入,最后呈现出一种与所有汉诸侯国都与众不同的多元文化,是为南越国特色。在展览中,滇王器物和南越国器物的对比呈现,让观众看到了汉帝国边疆的两道异彩。

在展览开幕之际,澎湃新闻带您一览部分精彩展品:

一、贮贝器

贮贝器是滇国特有的贮放贝币的青铜器,是滇国王侯贵族的专用品,象征着财富、地位和权力,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滇国的贮贝器大致可分为五种不同类型,即提筒形贮贝器、束腰圆筒形贮贝器、铜鼓形贮贝器、铜鼓贮贝器和异形贮贝器。贮贝器盖上往往有圆雕人物和动物装饰,展示出祭祀、纺织、狩猎等社会生活场景;简单一些的是用一头或多头圆雕立牛装饰。

籍田祭祀场面铜贮贝器

籍田祭祀场面铜贮贝器(局部)

纺织场面铜贮贝器(局部)

环纹货贝(出于贮贝器中)

二、扣饰

铜扣饰背后有一“L”齿扣,用于系带和悬挂。有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几类。规则的圆形和长方形扣饰往往镶嵌玉石、玛瑙等,用于服饰装饰和发型装饰,不规则形是动物和人物的浮雕,以高度写实的方式再现了滇国诸多的社会生活场景。扣饰艺术是滇人在积极汲取北方草原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新创造。

骑士猎鹿铜扣饰

长方形狐围边铜扣饰

鎏金掳掠铜扣饰

三、铜鼓

铜鼓是以青铜铸造,广泛流传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稻作民族中的一种打击乐器。其基本形制为“通体皆铜,平面曲腰,中空无底,侧有四耳。”迄今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铜鼓出自楚雄万家坝古墓群,时代约为春秋中晚期,它是铜鼓中最原始的形态。除乐器功能外,铜鼓还有礼器的职能,它又是部落首领以及王侯贵族夸示富贵、炫耀权势、分别尊卑的工具。铜鼓的形制为适应其功能的需要向“鼓面渐大、腰曲渐减”的趋向演变。铜鼓的纹饰则随着其占有者的地位上升,沿着从无而有、由少至多、自简到繁的规律发展下去。

万家坝型铜鼓

蹲于铜鼓之上的执伞男铜俑

四、仿生式兵器

滇国有一些兵器不见于其他地区,是模仿动物的某一部位制作的,我们暂命名为“仿生式”兵器。如鸟头形铜啄,整体似一长嘴的鸟头,其上有两个对称的圆圈,很像鸟的两只眼睛,刃部既长且尖,刃上端有横出的圆銎,便于穿木柄,柄与刃部呈丁字交叉状,使用时如长嘴啄木,故名“铜啄”。蛇头形铜叉,器作蛇头形,叉体犹如蛇口吐出的蛇信。椭圆筒状銎,饰鳞纹。此外如铜狼牙棒、蛙形铜矛等,也多是仿照动物的某一部分制成的。构思新颖,做工亦精,为滇国青铜器中艺术品和实用功能高度结合的典范。

四兽铜斧

立兽铜戚

雉饰铜斧

蛇形铜叉

此次展览由云南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昆明市晋宁区博物馆联合举办。

展览地点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解放北路867号,全年开放),展期至4月18日。

(本文参考: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官网、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