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色千年》: 废墟中蜕生的绝色花朵
官窑瓷器横空出世
文/指尖
一早,喜鹊就在窗外叽叽喳喳把屋内的人喊醒。床上的人翻了个身,嘟囔了几句。幔帐外的宫人已经开始准备皇上起床需要的用品。她们虽然蹑手蹑脚,但衣衫与衣衫之间摩擦发出的细微的声响,还是遁入床上人的耳内。
此时,床上的赵构想起几年前自己逃到杭州,暂居凤凰山的那段时间。那时,居高临下的凤凰山上不只树木蓊郁,而且众鸟喧哗。一到晚上,数以万计的乌鸦黑压压地从远处的湖山返回凤凰山林中,它们高亢嘶哑的叫声让人揪心。在赵构耳中,这是世上最难听的声音,带着危险和不祥,仿佛海面波涛汹涌,金兵追击而来,吓得他胆战心惊,一夜一夜无法成眠。于是,他命内臣张去为带领卫士和太监,日夜用弹弓驱赶乌鸦,经过近一个月,才将乌鸦赶到临平赤岸。但没过多久,乌鸦重归老巢。力有不逮,赵构和他的赶鸟队束手无策,只能让这些乌鸦来来往往,而它们所携带的令人不安的声音也一直响彻在凤凰山上。几年后,赵构重回临安,凤凰山的乌鸦声已经无法影响到他了,因为每个夜晚,对于赵构来说,都是漫长而难熬的。
过去的年月残留下来的惊恐和骇怕,已根深蒂固地刻在他的皮肉和骨头里,也让他消失了对睡眠的依恋和热爱。夜晚来临,他极其低调,很少饮酒斗茶,除去喝一点牛乳,他会令人点燃金颜香,让自己能睡一个好觉。但所有方法,似乎于他来说都是一个笑话。当然,只有当他在噩梦中大喊大叫之时,身边的人才知道,原来睡眠对于他是如此痛苦的一件事。年长日久,身边人渐渐习惯了他的辗转反侧、唉声叹气,以及噩梦和惊叫,他也不再去跟臣僚们去说一些睡眠话题,这件事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或许他们会说,皇上日理万机,胸怀乾坤,睡眠自然轻浅。
喜鹊还在窗外叫,他打了个哈欠。
一个宫人探身在幔帐外:“官家有什么吩咐吗?”
“今天可是初八?”
“是,官家。”
床上的赵构一蹬腿,跳下来:“快,伺候朕穿衣吃饭,今天是修内司开窑日。”
在离皇宫不远的修内司窑场里,师傅和窑工们已急不可耐地在等待皇上的驾临。他们之中,既有来自越州、余姚、平江府等地的技工,以及南迁到此的定窑师傅,也有来自汝窑和龙泉窑的工匠。他们在借鉴余姚、平江等地烧制工艺和技巧的基础上,对临安的土质和水质进行了反复试验和判断,用风化程度较高的瓷石制胎,在提高瓷胎的精细程度的同时,加入紫金土,大大增加了瓷胎的抗变形能力。无论是初时的制坯,还是上釉烧制等阶段,他们都极为小心,既有惶恐,又有盼望。当窑火点燃,青色烟雾缓缓升腾在窑场上空,湿泥呛人的味道让他们的期待变得越来越急迫,直到窑场的天空,重回蓝天白云。
此刻,整个瓷窑悠然安静,像一条酣睡的巨龙。他们像附着在龙身上的鸟雀,不着一言,静候着远处即将响起的车辇声。
事实上,当赵构从御辇上下来,踩着石阶信步走到这条睡龙身边时,他的心情并不比这些窑工们轻松。倒是宰相秦桧看起来比较放松,乃至跟赵构耳语了几句后,赵构紧绷的面孔松懈下来,竟然有了微微笑意。
他轻松地说:“开。”
尊、瓶、罐、炉、壶、盘、碗、碟、盏、杯、盂、洗……林林总总出现在眼前,除去爵的形制和三代(夏商周)青铜彝器的造型基本吻合外,其余豆、簋、尊、罄等均用盘、碗、罐、洗、瓶、炉诸器替代,这些祭器带着暗雅而雍容的光芒,闪烁在君臣面前。它们已然褪去入窑时的艰涩和冰冷,仿佛在泥土中等了好久好久,当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的主人时,乍然欢喜,容光焕发。一眼看上去,它们跟汝窑近似,满釉裹足,紫口铁足,形制简洁,流畅、古朴、敦厚,釉色清淡,光亮匀净,优雅、静谧。细看,这些器皿是略带粉青色的单色釉,跟汝窑的天青釉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突然,有人问:“这是烧坏了吗?”
一时,众人才细瞧,这些瓷器浓淡不一,有微微发灰的青色,有微微发黄的青色,还有炒米黄色。更让人惊奇的是,器身隐隐约约有不规整的开片,但触手却光滑凝润。也就是说,这些裂纹发生在瓷体之中。有烧制经验的窑工瞬间脸色发青,双膝着地,胆战心惊地等待着发落。这裂纹,是由于胎、釉不匀,烧制时膨胀不一所产生的釉层裂纹。空气凝固成一团冰云,谁也不知如何缓和。
赵构哈哈大笑道:“前朝汝瓷,色淡天青,也称‘鸭蛋壳青色’,其釉层薄,随造型转折变化,浓淡不拘,其有开裂纹片,多为错落细纹,如蝉似翼,多梨皮、蟹爪、芝麻花式样。而今我朝内窑瓷,色泽粉青、淡灰、青绿、米黄,更有如冰类玉的趋势。纹路明显较汝窑深、密,如鹰爪,有大有小,如文似武,疏密不同,深浅各异。这点上,倒是独具匠心,叫人惊喜。”
人们再低头时,发现这些瓷器并未因布满开裂而影响其美观;相反,这些隐约的裂痕就像天然的花瓣和纹路,让它们更显得沉稳而雅致。
赵构一眼看到了一尊瓷觚,特别醒目,命人拣出来,捧在手上。这是一尊造型端庄、釉色莹润、胎体厚重的觚,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体态修长,但又有恰到好处的丰满,釉色淡青,明澈、温润、淡雅,但它显然有别于北宋官窑、汝窑、钧窑、定窑等窑口的瓷器。
它最迷人也最具特点处,是整个容器上布满不规整的开片,仿佛整个瓷觚上贴了一层细细的牛毛。隔了两天,赵构发现瓷觚较之前发生了细微的变化:首先是釉层更莹澈,釉色变成粉青,触手如脂似玉;而觚身则多了许多又细又短的新的开片,像蟹爪,也像鱼子,看起来是那么雅致美好。自此以后,修内司窑烧制出来的瓷器,开片纹深浅不一,多是小开片纹路呈浅黄,大开片纹路呈褐黑,成为有别于其他窑口瓷器的显著特点。而后世历朝的人们将这些开片,根据纹路、形状、深浅粗细、疏密和颜色等特征加以命名,出现了蟹爪纹、牛毛纹、网状纹、鱼子纹、冰裂纹、鱼鳞纹、百圾碎和金丝铁线等诸多雅称。
国有大礼,器用宜称。一鼓作气,修内司步入紧张有序的烧制礼器时间,却显然面临一个极大的难题。首先,之前皇家礼器,多青铜、玉等,如果逐一按原型原貌来复制,基本不可能。但作为替代铜和玉器的青瓷祭祀用品,在造型、规格上,又不能随心所欲,必须严格按三代礼器的形制制作。礼器局的官员跟内窑的工匠,夜以继日地进行试验,从器物成型,到上釉,再到烧制,无数次地推倒重来,无数次地想方设法,终于成功。
在其后几年间,修内司官窑经过独具匠心的大胆尝试,为南宋王朝早期的兴旺,烧制了一批祭祀用的精美瓷器,主要有各式仿商周秦汉青铜器和玉器的陈设瓷器,如贯耳穿带弦纹壶、贯耳穿带方壶、鹅颈瓶、琮式瓶、纸槌瓶、鬲式炉、弦纹三足炉、螭耳弦纹炉、贯耳觚、尊、花插等,还有日用的各式洗、盘、碟、碗及杯等。在工艺上,继承了北宋汴京官窑、河南汝窑等北方名窑瓷器的特点,合与天造,厌于人意,造型古朴刚劲,釉质浑厚;又吸收了南方越窑、龙泉窑等名窑的烧造技术,薄胎厚釉,釉色典雅玉润,风姿绰约。官窑瓷器的横空出世,进一步将宋朝独特的审美发扬光大,也预示着这个王朝的胸襟以及对崛起的热望。
选自《一色千年》
内容简介:
南宋官窑瓷器,是沉沦中崛起的文明因子,是废墟中蜕生的绝色花朵。
它的美,在气韵,在风致,在素雅,在低调,在极简,在返璞归真,在存世稀缺,在后世人的念念难忘。
这本书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南宋一百五十余年建朝史中,人与瓷之间直接或隐秘的碰撞,时有交叉,互为陪衬,各自沉浮,又同生共死。
书中再现南宋官窑的独特风貌,以及宋人绚烂的精神生活和物质文化,别样解读了隐匿在官窑瓷器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编辑推荐:
“杭州传统文化丛书”是一套旨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弘扬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坚持“讲故事、轻阅读、易传播”,充分呈现时代特色、全域特色、故事特色、开放特色。
整套丛书包括一部专著和十个系列一百余册图书,内容涵盖城史文化、山水文化、名人文化、遗迹文化、辞章文化、艺术文化、工艺文化、起居文化、风俗文化、思想文化等方面,既有全面展示,又有亮点凸显。
为了吸引更多读者尤其是年轻受众,丛书一改以文史专家为主要作者的习惯做法,邀请省内外作家担任主创团队,组织文史专家、文艺评论家把关提升,以丰富的历史故事承载传统文化,以细腻的对话和情节蕴含文化思想,但愿成为一套令人开卷有益、爱不释手、喜欢推介的好书。
作者简介:
指尖,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槛外梨花》《河流里的母亲》《雪线上的空响》《最后的照相簿》《一色千年》等多部文集。
《一色千年》指尖著 杭州出版社 2020年9月出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