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摆脱过劳:一周城市生活
回顾最近的新闻,可以发现“过劳”是一个关键词:为曾经向往的出版机构熬夜无数却丢失署名的编辑、倒在路边的外卖配送员等人构成了这个时代“打工人”群像的一角。因此在本期内容中,我们打算将主题聚焦到“过劳生活”。
在“近期回顾”板块,我们邀请刚做了自己的个展“搞搞震 冇帮衬”的艺术家葛宇路为我们回顾他的展览,在展览期间他通过作品和活动探索了艺术和工作的关系,以自己“替班”的方式让美术馆员工得到了休息,但他又说,“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徒劳”。艺术家多是被别人书写,我希望这次能从艺术家本人的文字中看到不一样的视角。
在“主题推荐”板块,我们推荐了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关的活动,以及围绕过劳展开讨论的一系列书籍。
(本期主持:Jady Liu)
近期回顾:“搞搞震 冇帮衬”展览里为美术馆员工“替班”的艺术家自述
葛宇路在“搞搞震 冇帮衬”展览开幕现场。扉美术馆 图
位于广州扉美术馆的“搞搞震 冇帮衬”展览呈现了我的几件老作品和一件新作品,老作品网上有很多资料,这里主要说说这次的新作品《假日时光》。
在展览期间,我向美术馆提出申请,希望能够给美术馆的员工额外的假期,让她们离开工作,重回生活。作为代价,我则需要留在美术馆“顶替”她们完成原本需要完成的工作。这件作品一部分发生在办公室里,另一部分则完全发生在美术馆以外,那些休假的同事们,她们去了沈阳、重庆、云南、贵州和东北,那些地方是另一半作品真正的现场。至于展厅现场的文件和日记,只是用于确认我正在“替班”的事实。
目前展览已经结束,我共计替班九周。展期内,美术馆举办了几次有趣的讨论会:《给TA放假!》《艺术打工:从入门到放弃》还有两次公开招募观众来美术馆体验美术馆工作的工作坊。这些共同构成了这次展览的主体。
雪莹休假期间趴在东北的冰面。彭雪莹 供图
这个展览的构思源于艺术机构与创造力之间的撕裂,针对的是“每天接触艺术的从业者如何被艺术工作异化为工具,从而越来越远离艺术”这一问题。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艺术世界里特有的问题,但这种“工作脱离了劳动,人被异化为工具”的现象,似乎也是当下各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艺术家,或者说制造所谓艺术的人,应该直面这一问题,并至少在自己所处的行业里尝试发出一些声音,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
俊颖休假期间在西南,坐在车内碰见牛群。江俊颖 供图
在这个过程里,我惹了很多麻烦,在美术馆“搞了很多震”,在“帮衬”层面一无所获——我没有增加美术馆的人气,吸引更多网红来打卡拍照,也没有制作出什么视觉奇观,能让老板炫耀。
但我很开心地看到同事们能出去玩,开心地在云南看羊,在贵阳篝火,在重庆坐地铁穿过楼房,在东北的湖面溜冰,与家人,朋友团聚。
我也很愿意去想象在一个完全生活的场景中,来自她们的家人和朋友的提问:你今天为什么可以不工作?
那么答案似乎是:因为艺术。
(文:葛宇路)
本周主题推荐
两场讨论|关于社会身份
Corona×社会学会社:做骑手的大学生朋友
时间与链接:
北京时间1月23日(周六)晚8:00-10:30
https://uchicago.zoom.us/j/98341122269?pwd=WVRBenVIbXZ3bW1WbTE5ZmNoTEhFUT09
Zoom Meeting ID: 983 4112 2269
Passcode: 637576
书单及文件下载请点击这里(请用浏览器打开)
艺术劳工聊天室:身份、空间、媒介
详情请关注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间微信公众号
书单|过劳是什么?
《去屠宰场谈恋爱好吗》:“社畜”的故事
想辞职,却没积蓄;恐婚恐育,更恐惧孤独;坚持独身自由,又怕老无所依……年轻人的不安与踌躇,还在不断向未来延伸。
13则当代“社畜”童话,浪漫幻想与残酷隐喻交织,呈现在每个人生节点上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局。
《40%的工作没意义,为什么还抢著做?》:大卫·格雷伯论狗屁工作
狗屁工作的蔓延与膨胀如同病毒,充塞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工作从根本上就无用、对这个世界毫无贡献更让人沮丧的了。
恐怖的是,这是很多人面临的命运……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
深圳龙华一处城市角落里,有一群被称为“三和大神”的年轻人。他们干一天玩三天,吃廉价的食物,经常睡大街,十天半月不洗澡、不换衣服。
“三和”随着一部纪录片而火遍全网,一方面被妖魔化为中国版的里约贫民窟,一方面被娱乐化为颓废时代的精神乌托邦。在种种被粗暴简化的标签和符号背后,这些徘徊在边缘地带的“三和大神”们,其生存状况究竟如何?社会学者孤身融入三和,展开长达半年的艰难田野调查,拨开媒体猎奇的迷雾,还原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三和。
《倦怠社会》:时代的病症
韩炳哲展示了当今社会的病理形态,其中包括忧郁症、注意力缺乏症、过劳症等精神疾病。它们不是传染病,而是梗阻症,不是由否定性的、免疫学上的他者导致,而是源于过量的肯定性。
因此,一切免疫学式预防和抵抗措施都失效了。韩炳哲的论述最终以一种社会远景结束,他有意赋予其一个含有歧义的名称:倦怠社会。其中,生命变成了生存,生存导向对健康的狂热崇拜,却带来了疾病和僵死。
《24/7》:无眠时代
睡眠是人们从纷繁世界中抽身而退且暂作修整的必要行为。由于它本质上不能带来效益,给生产、流通和消费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因此永远与24/7体制的要求相冲突。资本主义对睡眠的侵蚀也愈演愈烈。以北美地区为例,20世纪初的人每天要睡10个小时,上一代人睡8个小时,如今北美成年人平均每晚睡大约6.5个小时。也许,我们将进入无眠时代。
书单|如何应对过劳?
《乐业》:如何重新出发
你有多久没有发自内心地觉得“我想工作”了?学生时代,每个人都有对工作的憧憬。而在真正踏足职场之后,这些愿景往往会随着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而被磨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开心地混日子;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养家糊口是支撑自己工作下去的唯一动力。本书作者川村元气在世人眼中无疑是事业上的成功者,但不知从何时起,他发现自己也已经深陷于这样的低迷状态中。困惑之下,他决定向业界前辈求教,寻找突破瓶颈、重新出发的力量。
《慢教授》:引入“慢原则”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就连大学的象牙塔内也难以容下安静的书桌。校园的时钟滴答作响,大学变得像公司一样,不断催促教授们速度能再快些,效率能再高些,成果能再多些,却全然不考虑这些考核会如何破坏我们的学习和思考。
在《慢教授》一书中,伯格和西伯两位教授呼吁在学者生活中引入“慢原则”,用“慢”来修复人文学科的生态。整本书以学者的职业生活作为方法,从教学、科研到同事相处,依次展开,揭示并分析了当今学界的绩效文化和速度焦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种种解困之道。在提升教学、科研和学院生态的同时,又能减缓个体所承受的焦虑和压力。
《马可瓦尔多》:在城市寻找大自然
马可瓦尔多是位城市小工。在充满着水泥和沥青的城市森林里,他却试图寻找大自然。春天花坛里冒出来的蘑菇,秋天城市上空的候鸟,都能让他那灰色贫乏的世界变得多彩肥沃。他有一双敏锐善感的眼睛,时刻捕捉着四季的变化和都市的隐秘。对他来说,“生命中除了以小时计酬的薪水、额外的工资补助和家庭津贴外,还有某些东西可以期待。”
《瓦尔登湖》:做自给自足的隐士
1845 年初春,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附近的瓦尔登湖畔走来了一位年近三十的男子。他手持一把斧头走进森林, 用白松木为自己建造了一间简单但实用的小屋,然后在那里住下来,离群索居、自由自在,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体验。他用很少的时间凭借双手维持生计,将大部分时间用来接近自然、探索自然,使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
线下活动推荐·海报集
上海·展览 | 这不是一个口罩:走近艺术疗愈
详情请关注神兽之间微信公众号
上海·招募 | 进食障碍:回收计划/招募
详情请关注ED Healer微信公众号
上海·讲坛 | 公共艺术落地老龄化社区
详情请关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 | 历史的底稿——十七世纪以来中外报刊珍藏展
详情请关注上海年华微信公众号
深圳·展览 | 一树屋邨2期,盛大入伙
详情请关注一树Arbre微信公众号
深圳·展览 | 围屋之变 —— 2021年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前展
详情请关注Uarts微信公众号
宁波·读书会 | 切入历史腹地和个体经验的旅行
详情请关注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海口·展览 | 月亮
详情请关注无墙幼儿园微信公众号
广州·展览 | 致甜蜜的生活——二十世纪以来岭南风物研究展
详情请关注广东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佛山·展览 | 家和危险
详情请关注华侨城盒子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重庆·展览 | 山城防御体系:立体城市的行动指南
详情请关注Organhaus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推荐
线上讲座 | 探寻被遮蔽的历史——中国的社会主义女权革命
详情请关注小镇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线上研讨会 | 城市和基础设施如何适应极端气候危机下的运行
详情请关注英国驻华使馆微信公众号
线上沙龙 | 706“新空间主义”第一期: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
详情请关注706青年空间微信公众号
线上对谈 | 从艺术到艺术:对话华睿思
详情请关注北京中间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线上讲座 | 当代台湾录像艺术的前世今生:历史,美学,科技
详情请关注OCAT上海馆微信公众号
线上研讨 | “传统的频率” 线上研讨会
详情请关注广东时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线上研讨 | 政治经济与日常城市主义间的城市理论:一部都市化史诗里的欲望机器与权力
详情请关注SIEW LAB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和我们联系,请发邮件至shenjw@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