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11次才“显阳”,为什么?

2021-01-19 17: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目前

核酸检测是检验

确诊新冠肺炎的“金标准”

但最近大连有一病例

做了11次才“显阳”

这是怎么回事

图源网络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核酸检测的原理是什么?

为什么检测多次才“显阳”?

除了核酸检测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筛查?

核酸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若想证实已出现的感染症状是由本病毒所引起,最准确的方法是从患者体内分离出活病毒,并进行病毒培养。

然而,此方法并不适合大面积应用,这是因为病毒培养所需时间较长,需要的场所条件也很高(P3级实验室),时效性远远跟不上临床需要。

而核酸检测作为病原学的检测手段之一,效率很高,一般情况下几个小时就可以知道结果。因此在疫情中,临床上取得病原学证据的主要方式并不是病毒培养,而是核酸检测。

核酸是遗传信息载体,是对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的统称。病毒则主要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而新型冠状病毒正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单链RNA。

核酸检测的原理,正是检测在被测者的咽拭子等样本中,是否存在病毒的RNA,如果存在,说明被病毒感染。

RNA与DNA,图源科普中国

核酸检测需要经过取样、留样、保存、核酸提取、上机检测五个步骤。

▲第一步需要采集人体的分泌物,用鼻拭子或咽拭子擦拭鼻腔或咽后壁及双侧咽扁桃体处;

▲第二步需要医务人员进行留样,将拭子头浸入细胞保存液中,折断尾部后立即旋紧管盖;

▲第三步需要将样本管放入密封袋中保存好并及时送检;

▲第四步是将样本送进实验室进行核酸提取;

▲第五步就是进行荧光PCR核酸检测,将提取物进行荧光PCR扩增反应。

在操作步骤中,扩增是很重要的一环。扩增的意义在于能让微量的遗传信息成指数增加,只要样本中有核酸基因片段,就能用PCR法加以放大,从而更清晰地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实现比对。

图源科普中国

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已在临床实验室应用多年,检测体系成熟,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周期短和可定量检测的优点,而且还能对病毒感染程度和治疗效果进行动态监测。

虽然核酸检测有灵敏度高、检测周期短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不同于从人体内直接分离出活病毒的方式,核酸检测采用的是一种间接的方式,有可能造成假阴性。

核酸检测的影响因素

可能造成假阴性的因素有哪些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刘向祎主任表示:

一般而言,新冠病毒96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被发现,可以通过咽拭子采集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往有报道,并非所有的新冠患者都能检测出核酸阳性。

图源网络

那么,为何要对一个病例进行连续11次的核酸检测?这主要是从实验室角度,对高度疑似的病例进行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确认。从时间上判断,11次检测涵盖了病毒感染的检测周期,理论上是可以测出来的。

但10次阴性,可能与试剂盒检测性能有关,还与个体新冠病毒载量、采样部位、采样量、采样水平以及实验室检测条件和人员操作有关,原因非常复杂。不排除个别特殊病例,病毒载量非常微量,可能检测不出来,因此结果一直是阴性。

刘向祎主任解释:携带病毒却检测不出,我们称之为检测“假阴性”。整个检测包括采样、运输、灭活、核酸提取、PCR反应等很多步骤,每个环节的错误操作都可能导致“假阴性”。

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以下简称“核酸检测工作手册”)建议选用高灵敏的试剂(检测限≤500拷贝/ml)。图源科技日报

刘向祎主任表示:目前检测的“假阴性”结果,主要因为采集标本不合格。采用普通棉签肯定不行,要植绒拭子。无论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主要是采集病毒含量相对较多的咽部分泌物,必须反复涂抹,刮出足够的、包裹着病毒的上皮细胞。

事实上,对标本采集,“核酸检测工作手册”做了明确规定:应当采集呼吸道标本,包括上呼吸道标本(首选鼻咽拭子等)或下呼吸道标本(呼吸道吸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深咳痰液等)。其中,重症病例优先采集下呼吸道标本;根据临床需要可留取便标本。

在实际检测操作中,每一次检测都会进行阳性和阴性质量对照,还要有水空白和内参等,以此指示整个检测过程是有效的。

核酸检测工作手册中要求规范开展室内质控:每批检测至少有 1 份弱阳性质控品(第三方质控品,通常为检出限的 1.5-3 倍)、3 份阴性质控品(生理盐水)。图源网络

其它筛查方法

刘向祎主任提醒:需要强调的是,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患者诊断金标准,但实验室检测永远是为临床诊断提供数据和信息,而不是真正的确诊。

新冠肺炎患者的确诊和其他疾病的确诊遵循同样的诊疗原则,多个指标互相印证,由医生进行综合诊断。除了核酸检测,血常规检测、肺部CT的毛玻璃状病变等都是发热患者筛查手段。

此外还会进行新冠特异性抗体(IgG和IgM)检测,抗体检测是核酸阴性的疑似患者的有效补充,而至少感染7天后才可以检出抗体。

图源中国药科大学

另外为了助力新冠疫情防控,不论哪种检测方法,在执行“核酸检测工作手册”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实验室对初次阳性结果都会进行复测,最大限度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

来源:科技日报、北京科技报社、科普中国、陕西科普

原标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11次才“显阳”,为什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