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单身人士的“陪伴感”,一点都不便宜
原创 耳东 新周刊
一想到帮我擦眼泪还要收我钱,我更想哭了。/《天坑鹰猎》
所有的服务,都在尽心尽力营造氛围感,紧跟着对方迅速回归现实,伸手要钱。毕竟就是生意一场,结束后的牵连是希望和你再续“钱”缘。
“微微调暗的灯光下,男人抱着吉他,押尾光太郎的《黄昏》慢慢从手指间流出,你暂时忘记中午丢失的外卖,忘记早高峰被拥挤的人流踩得那几脚,忘记上司的阴阳怪气,眼前渐渐蒙上一层薄雾。他顿了顿,放下吉他起身,轻捻格子手帕一角,带着一丝温柔与控制靠近你,安静地为你擦掉眼泪。”
这种略显做作的网文体,恰好可以用来描写日本新兴行业——擦泪师的工作场景。据媒体报道,创办于2015年的眼泪服务——“泪活”,疫情期间升级成线上模式后订单还在增加。
为了在现代社会寻找稀缺的陪伴感,日本人发明过一连串奇葩岗位,什么出租大叔、陪散步女高中生,甚至在按摩床头的那个洞下也能有个人陪你。
客人流口水咋办?
这些奇葩的陪伴体验服务,正顺着市场的浪潮而起,慢慢地走成一盘名为“情感经济”的大棋。
妆哭花了
能打个折吗
根据相关介绍,一次服务折算下来约355元人民币,顾客可以选择一对一“催哭”或是多人沉浸式体验。对此,大海这一头的中国网民调侃:“一想到擦眼泪要收钱,我马上就不哭了,很快啊。”
每一位自称通过专业培训的治疗师依照顾客需求进入不同的身份设定,通过讲故事、播放电影、演奏乐器的方式让顾客流泪并为其擦拭,帮助他们缓解职场压力。
创办人寺井广树,曾经创造出离婚仪式、微笑葬礼等等神奇的服务,他的关键在于反着来思考问题:有结婚仪式,那可以有离婚仪式吗?葬礼上必须得哭,不可以笑吗?
于是就出现了很努力的花美男与配合地哭花妆的顾客相对而坐的一幕。
日本的“社畜”压力与隐忍文化控制着人们的情感发泄,现代生活要求人们保持冷静,拉开距离。我们在荧幕上所见的热烈自由的日剧跑,基本不会出现在大街上——快迟到了的打工人们也跑不成镜头里的样子。
我体侧八百时也这样。/《恶作剧之吻》
对于擦泪师的热烈讨论,实在是基于一种广泛的焦虑:对当代青年来说,交流感情、释放压力是需要成本的,而且成本正在肉眼可见地增高。
网络上某些鸡汤句子,十几个字就可以引来上万转,但现实中真正了解你的倾诉对象,正在通勤路上、格子间里疲于奔命。互联网带来的陪伴感是单薄且速朽的,抱着手机的时间越久,就越感觉孤独。
于是有人就抓住机会,消灭孤独,带来陪伴,按次收费,价格公道。连最没用的哭,也被做成了生意。
过来
聊个八十块的
在单身经济这条赛道上,霓虹老哥起跑最早,而在明摆着的供需关系面前,其他国家的精明生意人也在奋起直追。
早在二十年前,角色扮演、虚拟情感的概念就已经广泛流行,玩家可与游戏里的角色发展感情线,按程序设定好的模式走流程,在电脑里过另一种人生。
后来有商家动起歪脑筋,找真人当屏幕那头的虚拟伴侣、虚拟朋友,由于涉及软色情,2014年虚拟伴侣服务被整顿,电商平台的相关店铺全部下架。
而在去年,这种情感体验类服务又当了一回风口上的猪,冒着风险短暂起飞。
在2014年的相关微博下面,至今仍不断有发招聘广告的商家,循着热搜而来的好奇路人,以及配合出演的职业托儿。
在B站搜索虚拟男女友等关键词,能找到大量互动测评视频,最早从去年二月份开始,最高播放量超五百万。大概是被疫情逼出来的新型“整活”方式,视频博主们主动调戏或是被调戏的戏码一出接一出。
不同平台里,顾客联系上客服后获悉价目表,花一两块钱试听声音后再选择文字交流或者语音电话。服务内容从恋人陪聊、游戏陪玩,甚至出现了代写作业、督促写论文的类型。
同一家店里,等级从普通、男女神到镇店、传奇,价格也从半小时几十,到包月破万。电话那头的大部分是兼职的大学生,甚至会有未成年的高中生,用青涩的声音叫你一声“宝贝”。
价格高低和尴尬程度不完全对等,全看对方会不会把天聊死,再搬土味情话来救场。时间结束,虚拟伴侣们会向顾客们索要小费,或是提出续费邀请。
大多数视频里博主都会套出恋人们的收入情况。B站up主菲恩啊啊啊的视频里,虚拟小哥透露:“排名前三的男神最多能赚四五万,15天。”而通过搜索各个平台上的相关店铺可以发现,有些单一件人气商品最高月销可达500+。
受限于服务者的专业水平,大部分虚拟伴侣们都只能玩玩角色扮演,心理咨询远谈不上。一些无良店铺设立较低的准入门槛,又用非常手段训练员工,以拔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由于缺乏相关的规章监管以及规范管理,软色情、擦边球、诈骗杀猪盘的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在顾客与虚拟伴侣取得私密联系以后,部分虚拟恋人为了业绩,促使顾客长期为其买单,甚至会使出“PUA”捆绑大法。
当然不排除个别“能力够硬”的店铺存在,但整个行业做到规范运营、彻底清除违法行为以前,虚拟恋人们依旧难登大殿。
B站up主Mikayla_Zz的曝光视频底下的一条评论。
虚拟情感代餐
悠着点吃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0》推算,中国15岁及以上的未婚人口约为2. 5亿人,按着当下独身独往的趋势,这个数字会越来越大。
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真实所需,情感体验这块饼注定越摊越大,市场内部竞争也日趋激烈,除了上面提及的各种服务,线下还有各种挤在小区出租屋里的女仆店、执事店。线上大部分的交友软件还用上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纷纷带上了语音配对功能,系统按需匹配陌生人连麦。
想追求安全一点的玩法,还有前几年大火的各种恋爱养成游戏里,脸上一点褶子也没有的纸片人,齐齐向你(和你的钱包)招手。
没时间玩游戏也不想氪金开剧情?后退一步,连记账软件都发展出了和各种人设甚至明星聊天的功能,看多几个广告视频就能有更多的互动选项,对方还会主动向你发送信息,慢慢地就玩成交互性更强的橙光游戏,甚至忘记自己一开始是来记账的。
所有的服务,都在尽心尽力营造氛围感,紧跟着对方迅速回归现实,伸手要钱。毕竟就是生意一场,结束后的牵连是希望和你再续“钱”缘。
但这偏偏抓中了某些单身青年的胃口,这部分总是以孤独自嘲的空巢青年,偏偏愿意花钱摆脱孤单。
珍爱网联合苏宁易购发布的《2020双十一单身人群报告》。
更重要的是,这类情感服务在时间调度上确实无敌,召之即来,服务殷勤,迎合了这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的年轻人。
根据吴晓波频道发布的《人的全景:数字生活的新消费趋势白皮书》来看,万物皆可买的经济模式下,为情感买单将逐渐成为一个小趋势。
在流行独立自封的今天,这是一种顺流而下的选择,也是人们在为未来长时间的孤单状态找个舒服的靠枕。
不管国内国外、陪聊陪哭,我们都无法否认,情感经济早已崛起。服务的对象不只是单身青年们,被疏于照顾的空巢老人、大城市奔波劳碌的中年人同样需要精神上的陪伴。商业前景愈来愈广阔,花样自然也会越来越多。
当情感经济已经从一片蓝海变为一片红海的时候,谁还记得陪伴的初衷呢?/微博@回忆专用小马甲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想点哪一款情感代餐都是个人选择,但我们也需要时刻谨记,不管对面是真人或是纸片人,背后都是生意人。任何消费都会有冲动一刻,为情感“冲动”的人们,能否真的买到点自我慰藉,还得先掂掂自己的钱包和运气。
但换一个角度想,“内卷”流行的当下,情感经济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哪一个在职场中疲于应付的打工人,不想做一个月入两万的擦泪师呢?
吴晓波频道《人的全景:数字生活的新消费趋势白皮书》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
中国妇女报《测评视频火上热搜,“虚拟恋人”真能解决“无处安放的爱与孤独”吗?》
珍爱网《2020双十一单身人群报告》
二三xiaoshi《虚拟恋人走红背后》
东瀛浪人带你看日本学日语《给人擦眼泪也能赚钱?盘点日本奇葩职业》
✎作者 | 耳东
封面 | 《天坑鹰猎》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标题:《单身人士的“陪伴感”,一点都不便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