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外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 | 馆藏2万件中国文物,这家法国博物馆如何打出漂亮翻身仗?
原创 李家丽 雅昌艺术网 收录于话题#博物馆12#艺术189
全球化视野之下的今天,我们关注中国艺术,海外博物馆成为不可被忽略的重中之重。诸多海外博物馆大规模、系统化地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艺术品,也成为中国艺术在世界亮相的重要途径。近期,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推出【海外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系列,试图观察在东西历史文化具有巨大差异的背景下,海外博物馆如何理解中国艺术?各大博物馆在研究与展示中国艺术时的侧重与角度有何不同?他们的研究又为中国艺术注入怎样的活力?
该系列的第十篇,我们推出的是法国的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吉美博物馆)。
吉美博物馆
如果你想在巴黎寻找亚洲的足迹,观赏中国瓷器和敦煌遗画,吉美博物馆将是你的最佳选择。
迄今为止,吉美博物馆中藏有自18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品两万余件,遍布青铜器、漆器、雕塑、绘画、瓷器等领域,尤以青铜器、陶俑、瓷器和敦煌遗画见长。其中,瓷器馆藏近万件,呈现了瓷器完整历史全貌。吉美博物馆中国展厅分“远古中国”、“古典中国”和“佛教中国”3大部分,另外西藏与尼泊尔等单独组成了“喜马拉雅山文化”展区。
艾米勒·吉美在1910年吉美博物馆一个展览上
Wikimedia Commons/Public Domain
然而,这座收藏规模如此庞大的东亚博物馆,并非源于馈赠,而完全诞生于法国实业家艾米勒·吉美的意愿,并由他亲自经营了三十余年。
吉美博物馆:献给佛教、过往和远方
用今天的话说,吉美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含着“金钥匙出生”,24岁在家族工厂生产铝材的公司担任职务,51岁担任该公司总裁,直到1918年去世时,吉美的主业都是一位实业家。
吉美富有、思想开放且充满好奇心,他对诗歌、歌剧十分热爱,尤其是在1865年的埃及之行后,吉美对远东宗教产生了毕生的兴趣。自此,他开始认真参观博物馆,搜集有关文物,结识学界人士。1876年至1877年,吉美开始了一次环球旅行,期间他搜集了大量圣物和书籍,特别是在日本,并由此萌生了建立一座宗教博物馆的念头,以用于实用目的,旨在发展科学和教育。
吉美博物馆展厅 图源:东方IC
最终,这座博物馆由创始人吉美单独出资,并没有再求助其他人或公私机构,展品也完全由吉美本人直接购得。正如法国国立吉美博物馆前总策展人弗兰西斯·马谷万曾说的那样,吉美博物馆从一开始就是由吉美打造的一座“献给宗教、过往和远方”的博物馆。
吉美博物馆内部 图源:@环球人物YOLO精英
然而,这样一个富有满腔热血的博物馆并没得到观众足够的喜爱,加之也远离巴黎学术圈,远离研究和能产出出版物的专家,沉重的运营成本,让吉美博物馆濒临永久闭馆。于是,艾米勒·吉美于是考虑将博物馆迁往巴黎。在政府公共资金的帮助下,1889年,吉美博物馆在巴黎重新开幕,从此开始了推广亚洲艺术的新征程。
《千朵花》花瓶及细节 瓷器,乾隆时期 高48cm 吉美博物馆镇馆之宝
《行脚僧像》 设色绢本 79x53cm 唐代
刺绣《佛说斋法清净经》片段 长:90.5cm;宽:27.8cm 唐代(7-9世纪) 此件绣品为敦煌藏经洞所出唯一的一件刺绣佛经
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
吉美博物馆藏中国文物2万余件,这其中自然离不开吉美的毕生收藏,但更为关键的还要属这些关键人物。
青铜象尊 商代晚期 96x45x64cm
第一位不得不提的便是来自中国的古董商卢芹斋。他是二十世纪初国际著名的文物贩子、大古董商,将许多中国国宝级的文物贩卖至国外。在巴黎的一次拍卖中,卢芹斋一次就卖出青铜器、雕塑、玉器3000余件,吉美是其中的重要买家。此外,二战期间,卢芹斋避难美国,他在巴黎费尽周折修建的备受瞩目的、收藏有大量精美中国文物的红楼,被迫置于吉美博物馆的保护之下,才得以免遭战火的洗劫。因此,为表感谢,卢芹斋向馆内捐赠了部分藏品。此外,诸如迪耶·格安迪迪尔、克里希娜·里布等人也曾向馆内捐赠各自收藏数千余件,种类涵盖瓷器、纺织品等。
唐代《普贤菩萨骑象》幡画 设色绢本 50.6x13.4 来自敦煌莫高窟第17窟
第二不得不提的人物是一批20世纪法国探险家,他们在中国或买或骗,将大量中国文物贩卖至欧洲。保罗·伯希和在我国敦煌藏经洞盗走的200多件珍贵文物便是在这一时期流入吉美博物馆的。据统计,吉美博物馆藏有伯希和带回的中国文物:绘画(220卷)、木雕(21件)、三角幡头、纺织饰品残片、丝锦和竹编经帙,其中包括敦煌盛唐时期的《阿弥陀西方净土变图》、《普贤菩萨骑象》和《行脚僧像》等。
菱格纹绮地刺绣鸟衔花枝 EO. 1191/A 长: 8.0cm;宽:13.5cm 晚唐-五代(9-10世纪)
此外,1945年,法国博物馆改组,吉美博物馆开始专精于东亚艺术,它将自己的希腊罗马和埃及收藏转交给了卢浮宫,也获得了卢浮宫的远东收藏。如吉美目前的古玉收藏大多来自由法国收藏家吉斯莱于1933年捐献给卢浮宫且而后转至吉美博物馆的的赠品,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汉玉中最为出色的一件玉雕《白玉虎》。
吉美博物馆藏中国部分文物
吉美博物馆的中国艺术:作为亚洲的一部分
虽说由宗教起家,但如今的吉美博物馆对中国艺术的展示可谓多元、丰富。在业已公开的近三年展览和所有出版物中,吉美博物馆更多的是把中国艺术作为亚洲艺术的一部分,注重发掘亚洲内部、亚洲与世界的交流和关系,且颇具学术价值。
此外,在2018年-2020年间,吉美博物馆曾为3位中国艺术家举办个展,这些艺术家无一例外地汲取中西文化养分,其中2位都致力抽象绘画创作。
作为亚洲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重视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及其在亚洲与其他洲的往来中所处的地位,是吉美博物馆推广中国艺术时最为常见的视角。
“从亚洲看世界:制图历史”宣传图
在2018展览“从亚洲看世界:制图历史”中,吉美博物馆介绍了构成宗教制图矩阵的印度教、佛教、道教后,作者邀请读者跟随郑和、玄奘、贸易商的步伐,从图像学入手,揭示制图在亚洲国家(包括中国)的征服、扩张及权力构建中所起的作用。在展览配套图录中,作者书写了大量中国——历史中亚洲的中心,与欧洲传教士的交往,及背后体现出的亚洲人眼中的世界中心城市的不断游弋。
“佛陀:黄金的传奇”宣传图
2019年展览“佛陀:黄金的传奇”,介绍了绍佛陀的生活和佛教在亚洲的传播。该展览以横向方式构思,面向亚洲不同文化区域的艺术表现方式,并揭示它们的相似性和独创性,以更好地突出亚洲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此外,还有展览“亚洲人物-图书馆的宝藏”、“茶-一千年的饮品故事”等。
聚焦中国艺术
当然,吉美博物馆也有专门推广中国艺术的活动,且就近几年来看,数量较为可观。这一类活动的视角为从某一人物、现象、媒介入手,观察中国艺术。
“从中国到欧洲的瓷器”宣传图
“中国的阴影:维克多·塞加伦”宣传图
如在2019年的展览“中国的阴影:维克多·塞加伦”与更早的“古代中国的瑰宝-梅荫堂收藏的仪式青铜器”、“伊势彦信收藏展”中,便推出了维克多·塞加伦和梅荫堂的中国艺术收藏。前者主要为中国碑拓,而后者为中国青铜器、瓷器。
《石境:中国艺术之微妙玄通》封面图
2019年的展览并不是吉美博物馆第一次关注中国碑拓。此前馆内曾出版《石境:中国艺术之微妙玄通》,破译中国碑石乃至石头在中国文人之间的关系,并“惊讶于中国艺术家的轶事和思想” (书中语),该书认为这是破译自然与创造性探索之间关系微妙而令人兴奋的游戏。
中国建筑艺术展图录封面
吉美博物馆曾推出中国建筑艺术展,但却将视角集中在“材料”上,探讨中国建筑中,木材所发挥的惊人作用,以及这一材料与中国其他的材料——木、铜、玉、瓷等构成了内在的文化关系。
《稻田》图录封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的展览“稻田”。该展览馆藏的40张关于19-20世纪中日人工林的摄影作品,展示了谷物种植在亚洲社会的万年历史及重要意义,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农民那独特的日常。在众多博物馆中,以此视角看待中国的并不多见。
吉美博物馆三大中国个展海报一览
就中国艺术家而言,2016年至今,吉美博物馆共推出3位当代艺术家展览,且多为个展。这3个展览为“禅的色彩:萧勤的绘画”(2019年)、“全权委托:茹小凡”(2020年)以及“卡特·布兰奇到江大海”(2016年)。其中,萧勤、江大海都致力于抽象绘画创作,而茹小凡则是以雕塑和画家著称。
【后记】总体而言,关于中国艺术门类而言,吉美博物馆的关注并不集中,注重中国作为亚洲一部分的关系,也使其在众多欧洲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中独树一帜。但这些观看视角并不让人觉得散漫,这可能与其创始人对该博物馆的定位有关——我建立的这座博物馆是一个复合的机构,一座哲学的工厂,而藏品仅仅是工厂的原料。
原标题:《海外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 | 馆藏2万件中国文物,这家法国博物馆如何打出漂亮翻身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