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每天凌晨1点起床后,蔡志忠都要问自己4个问题
“我像是大海孤岛上无穷多数沙粒中的一粒沙;远离红尘、在寂静彼岸、享受孤寂。双眼饮尽晨曦、落日的华丽,双耳倾听满天星斗悄悄私语。”在给朋友的一封邮件中,蔡志忠用诗一样的语言写道。
每天凌晨1点钟起床后,蔡志忠第一件事就是花上15分钟,孤寂地面对星空思考,并问自己4个问题:
1.我这辈子到这个世界上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2.今年我要完成哪些目标?
3.近段时间主要做什么?
4.今天我要如何安排?
当他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之后,立刻将自己的精力全部聚焦到手头的工作,心无旁骛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就这样,他问了自己几十年。越问目标越清晰,越问精力越聚焦。
1990年,42岁的蔡志忠功成名就,移民温哥华,过着每天无所事事、吃喝玩乐的生活。有一天,他躺在玻璃屋,仰望着天空中的白云思考,突然觉得自己这样很丢脸,追问自己要“多为别人做点什么”。没过多久,他就找到了新的目标,决定要画《漫画佛经》。于是,他立刻回中国台湾,研读佛经3年,看了数百本佛教经典,画了24本佛法笔记,出版了《漫画佛陀说》《漫画心经》《漫画法句经》等一系列佛经漫画。将漫画转向佛学和禅宗的过程,是他“完全融会贯通佛学和禅宗”的过程,使他“一直都置身于佛法形容的禅定状态中”,对他的人生和事业是一次极大的提升和洗礼,为之后走向巅峰补足了能量。
这种追问自己的方式,扎克伯格也把它做到了极致。在一次演讲中他专门提到,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就是靠不断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说,我从来不知道自己如何去做,我只是不断地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做。每当碰到困难时他都这样问自己。特别是在创业初期,有资本要以高额的溢价收购 Facebook,所有的董事会成员和股东都想卖掉公司,把公司变现为现金了事,扎克伯格就是靠这样不断地追问坚持了下来。
蔡志忠喜欢享受独处,享受思考。他说:“思考犹如置身于美得不敢发出赞叹的仙境里,生怕一丝轻微的声响搅动了眼前的美景。”
创造,就必须摆脱所有的制约,否则,你的创造力什么都不是,只是一种拷贝,一种复制品。唯有成为独立的个体时,你才能创造。当你仍属于群众心理中的一分子时,你无法创造。
创造者无法依循前人的脚步,必须寻找自己的路,舍去群众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单独前进。所有的创造者如画家、舞者、音乐家、诗人、雕刻家等,都必须放弃社会上的地位,过着波西米亚式的流浪者生活。
“孤寂是创造力的来源,孤独是寂静的彼岸。”蔡志忠说,“我喜欢孤寂,我喜欢创作。虽然画漫画50多年,但我每一天都是在享受,一生从没有把画画当成工作。”
蔡志忠很爱孤独,很享受置身孤寂中做事。“当我们的焦点完全处于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上,又能迅速完成,这时就像神灵附身一样,万籁俱寂,唯一会听到的只是笔在纸上的唰唰声和自己的心跳声,那种快乐就像一个农夫秋天收割稻子,用镰刀把稻子割下来的愉悦声音。好像整个宇宙唯有自己一人存在。”
“这时,大脑会源源不断地分泌内啡肽,一股莫名的快乐由头部缓缓向下传递,充满全身,舒畅得有如一股甜蜜的河流缓缓地通过身躯。”
蔡志忠说,这种美好感受,除非自己亲身经历,难以用语言文字跟别人形容。
每逢这种情境,他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赞叹:“生命真是美好。”
1985年,37岁的蔡志忠只身一人前往日本画《漫画诸子百家》系列,一画就是4年。当时的东京有1000多万人口,但对他而言,却有如空无一人的北极冰原。他曾这样写道:
我像走在北极的一匹狼
宇宙孤寂得唯有一人存在
偌大的冰原
唯一会动的只是山雀的眼睛
宇宙孤寂得唯有一人存在
默默无言、朝向梦想
唯一会听到的只是那颗炙热的心
本文选自《我命由我不由天》,李虹 |文
现代出版社
这是一本讲述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成长历程和成功经历的传记读物。
书中以蔡志忠个人成长时间轨迹为线,讲述了他少年、青年、壮年以及现在的故事。共分十个章节,每章一个主题,用理论和事例结合的方式,阐释一个人要想成功需要具备条件和能力,这其中穿插着其他历史名人的成功励志故事,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