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天下 | 塔中的王子

2021-05-17 15: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静笃君按:艺术家希望能够远离当下,于是他们在内心转向了古典时代,那是一个与当下完全相异的理想化的古代。

法国古典主义学院派大师保罗·德拉罗什(Paul Delaroche,1797-1856)自1825年以来一直有作品在 中展出。在接下来的数十年,德拉罗什声名愈振。到了1850年左右,德拉罗什成为西方画坛最著名的艺术家,被德国诗人海涅称为历史主义绘画的“领唱”。1831年,当海涅来到卢浮宫的方形沙龙(Salon Carré)参观时,沙龙上正展出着德拉罗什的四幅历史主义绘画作品,其中 ,两幅涉及英国史。两幅英国史主题作品分别是《塔中王子》(1831)和《克伦威尔打开查理一世的棺材》(1831):

 

▲ 油画《克伦威尔打开查理一世的棺材》(1831)
展出于1831年巴黎沙龙
法国学院派画家保罗·德拉罗什 作
现藏于尼姆美术馆

 

▲ 油画《塔中王子》(1831)
 展出于1831年巴黎沙龙
 法国学院派画家保罗·德拉罗什 作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德拉罗什

《塔中王子》(1831)一画描绘了被理查三世关进伦敦塔并加以谋害的爱德华五世及其弟约克公爵。当时正值玫瑰战争时期,红玫瑰兰开斯特家族和白玫瑰约克家族为争夺英格兰王位疯狂互害。约克取得优势,爱德华四世(Eduard IV.,1442-1483)篡位成功。但他于1483年因肺炎突然驾崩,王位传给了长子爱德华,即爱德华五世,当时只有十二岁。爱德华四世遗命其弟格洛斯特公爵理查摄政,封为护国公,此举铸成大错。

 

 ▲ 油画《爱德华四世王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1471)
 现藏于剑桥大学皇后学院

摄政王格洛斯特公爵理查担心爱德华四世的王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母以子贵,外戚家族借机上位,于是在加冕典礼举行之前,命人宣布他的两个侄子皆为非婚生,他们都是私生子,因此不能成为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于是,爱德华五世和弟弟一起于伦敦塔被捕,此后再没人见过这两个孩子。

 

 ▲ 油画《理查三世肖像》(1520)
 现藏于伦敦古董学会

利高者疑。后世普遍认为正是后来加冕为王的格洛斯特公爵理查秘密杀害了侄儿们,他就是理查三世(Richard III.,1452-1485)。“理查杀侄篡位”这个情节被世界第一剧作家、大文豪莎士比亚写进了著名的历史剧《理查三世》,剧中理查三世被妥妥塑造成一位暴君。

 

 ▲ 油画《谋杀爱德华四世的儿子们》(1835)
 德国杜塞尔多夫画派画家希尔德布兰特 作
 现藏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宫博物馆

德拉罗什选择了谋杀发生前的一刻,专注于描绘两个孩子的表情,画面充满戏剧性张力,能立刻激发观者共情。男孩的脸是构图的色彩中心,看上去感觉距离观者极近,使观者切身感到与孩子们身处同一空间,这甚至有些残酷——观者亲眼目睹了孩子们年轻生命的最后时刻。

 

 ▲ 油画《塔中王子》(1831,局部)
 展出于1831年巴黎沙龙
 法国学院派画家保罗·德拉罗什 作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只见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小王子们正在读祈祷书。突然,他们的狗狗注意到门缝下晃动的光影因而竖起耳朵狂吠,使画面充满悬念。孩子们还不知道,是死神来了。观者比画中的孩子们更清楚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这些“隐身的在场者”,几乎就是“共犯”。

 

 ▲ 油画《塔中王子》(1831,局部)
 展出于1831年巴黎沙龙
 法国学院派画家保罗·德拉罗什 作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